專家神奇論文:用靶向腸道菌群調控人體物慾,可提高廉政文化效率

2023-05-16     瑜說還休

原標題:專家神奇論文:用靶向腸道菌群調控人體物慾,可提高廉政文化效率

2023年5月15日,身為人大教授的網友「老徐說道」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貼出一篇五位專家專家合著的題為《通過靶向腸道菌群調控人體的物質需求慾望有望提高廉政文化建設效率》之論文截圖,並如此評論道:

「這個科研成果,老徐隔行如隔山,但感覺非常厲害。

期待繼續推進,把『靶向腸道菌群調控人體的權力需求慾望』、『靶向腸道菌群調控人體的異性需求慾望』等成果,早日搞出來」。

「老徐說道」貼出的張成崗、鞏文靜、李志慧、高大文、高艷五位專家合著的這篇論文截圖,僅是其摘要部分,我們不妨就欣賞一下這段話吧:

「摘要:廉政已成為我國在政治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複雜多樣的現實問題使得如何提高廉政文化建設效率成為重中之重。雖然通過思想教育、加強學習、增強信仰、繳煉意志能夠提高廉政效率,然而系統性腐敗和塌方式腐敗等問題的層出不窮,說明還需要進一步尋找其他方法,從而促進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提高反腐倡廉的工作效率。無獨有偶,在國內外生命科學領域以及生物醫學研究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我們實驗室發現『飢餓源於菌群』,並通過大量臨床研究證明靶向腸道菌群進行調控即可生理性地減少和消除飢餓感以及控制人體的『攝食慾望』,進而意識到由腸道菌群所組成的『菌腦』有可能是人們對於物質記憶尤其是食物記憶的物質基礎,從而促使我們提出『物質需求慾望源於腸道菌群』的新認識,而『精神追求則是人腦天生功能的表現』,由此形成了『菌心說』學說和『雙腦論』觀點,使我們意識到在胎兒出生後從自然界『主動接種』到人體內胃腸道中、具有『相對獨立遺傳體系』的人體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腸遭菌群基因組DNA系統在人體過度活躍、失控、異常和紊亂,有可能是導致人們貪污腐敗甚至物慾橫流的生物學誘因和物質基礎。將異學常、紊亂、失控的腸道菌群通過科學合理的生物技術進行糾編和調適為輔助,配合當前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學習工作,就有可能協助提高廉政文化建設效率,挽救容易被『物慾』控制的目標人群。落實前沿生命科學研究和先進生物技術為社會發展的新貢獻」。

先看一下個人感覺比論文摘要更為精彩的網友評論吧:

1、一位自稱醫生的網友說:從我的專業角度講:《雙側睪丸切除術可以有效預防行賄賂提高廉政文化建設效率》。

2、處方不會是中華,茅台吧?

3、這五位作者應該去德雲社說相聲,絕對蓋過郭德綱!

4、小母牛翻了五個跟頭,這五個牛X朝天了。

5、前清敬事房的工作也是靶向作業,但是也沒什麼用。

6、簡單講就是中醫可以包治各種疑難雜症。

7、中國果然有高人,「春池嫣韻」!

……

我們暫且認為「老徐說道」轉發的這個截圖為真實論文,那麼,何以網友們幾乎沒有一個人買帳呢?

其實,並不是說,這些專家都是偽專家,事實上,這篇論文排名作者第一位的張成崗,標註的單位是「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輻射醫學研究所,全軍軍事認知與心理衛生研究中心」,這說明,其還是一個軍事醫學領域的專家呢!

如果說這五位專家是研究「靶向腸道菌群調控」領域的高人,相信也不會有幾個人會懷疑吧?但是,當這些人的論文,硬是將這一研究與「廉政文化效率」隔空聯姻後,人們才會看到這一論文的題目後,就不禁要「撲哧」一聲笑出來了——我們的專家們,難道是負責研究如何「專業搞笑」的嗎?

說白了,所謂《通過靶向腸道菌群調控人體的物質需求慾望有望提高廉政文化建設效率》的科研成果,目的不就是說要控制官員們的食慾,讓他們不想吃嗎?——於是乎,官員們就沒有了貪吃的慾望,就能控制他們的大吃大喝了。

但是,即使這些研究能達到此一效果,官員不能貪吃了,這就一定代表他們不會貪污腐敗了嗎?就一定代表可以實現廉政文化的效率提高嗎?——不貪吃那幾口,難道說明貪官們就不會伸手要錢、要物了呢?顯然,專家們並沒有找到這一邏輯鏈存在的必然性與說服力吧?

這樣看來,這一研究成果,最終很可能唯一可以達到的目的,那就是幫助貪官們減了肥,消滅了「將軍肚」而已,或許,這五位專家能成為減肥藥產品的創新者和成功者,但卻與什麼「提升了廉政文化效率」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吧?

本是在研究醫學領域的「腸道菌群」,為何這五位專家一定要如此跨山越海,與「廉政文化效率」進行拉郎配呢?其實也並不難理解!

因為,我們的一些研究機構,要想得到國家研究經費,就要千方百計地跟「政治正確」扯上關係!如果其研究課題能跟現在國家大力落實的「廉政文化建設」攀上了親戚,則研究經費就會「不盡長江滾滾來」了!

事實上,這篇論文完全可以將其中的「廉政文化」部分去掉,就是只論述如何通過腸道菌群控制人們的食慾,以達到包括減肥在內的飲食健康之目的,這才是這篇論文研究的真正內容,事實上,其中的「廉政文化效率」,完全是畫蛇添足硬接上去的「壁虎尾巴」!

為了拿下研究經費,就不顧科學態度,硬往高大上的社會領域方面擠和靠,顯然這是缺乏科學態度的表現,也讓這樣的論文顯得不倫不類,最終徒增笑話耳!——這也是為何在我國,一些專家還有另一個別名「磚家」的重要原因吧?【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4da77d9095d02b9b6dece1e62cfca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