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完「苗王」沒有不良反應,我是這樣做的

2022-10-19     丁香媽媽

原標題:寶寶打完「苗王」沒有不良反應,我是這樣做的

帶寶寶接種麻腮風疫苗可能是家長們都要面對的一道難關,畢竟它被稱為「苗王」,為了避免寶寶接種後出現明顯不適,在寶寶接種後護理就很關鍵了,你是怎麼護理的呢?

一起來聽聽丁香媽媽星球的媽媽 @珍珠媽媽故事吧。

打疫苗是每個小朋友都繞不過去的「坎」,在珍珠還小的時候我並沒有這個感覺,隨著她長大,接種過的疫苗越來越多,總有好多小孩的媽媽在育兒群里問我,問我珍珠接種過 xx 疫苗沒有,接種後有沒有發燒?有沒有腹瀉?有沒有食慾不好?我都是怎麼處理的?

老實說,珍珠 Ⅰ 類 Ⅱ 類疫苗都接種了,至今還沒有發生過疫苗反應。想想這一年半,13 價肺炎打了,輪狀病毒疫苗也吃了,好多人說麻腮風疫苗是「苗王」幾乎所有的小孩都發燒,但是我們緊張了將近半個月,除了出了幾顆疹子,別的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珍珠從沒發生過疫苗反應,我感覺我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遵醫囑」。

孩子身體情況不好的時候

不接種疫苗

每個接種疫苗的單位應該都有提醒「應避免在孩子生病、腹瀉的時候接種疫苗」,這一點我是嚴格遵守的。我們所在的社區醫院只在早晨給孩子打疫苗,因為還要排隊,所以每到接種日我們起得都比較早。有時候該打針去了,卻看著珍珠有點怕冷,或者精神不好,那我儘量就陪她多待會,仔細觀察感受一下,判斷她是真的不舒服,還是因為剛睡醒的反應。

如果是真不舒服,那就乾脆晚上一兩天等她狀態好的時候再去。雖說儘量不要推遲疫苗接種,但是晚上一兩天也總好過發生疫苗反應甚至生病,不僅孩子難受,還影響接種效果。打針不是目的,建立免疫屏障才是。

容易起反應的疫苗遵醫囑護理

我們這個社區醫院負責登記和打針的大夫都挺負責的,在接種麻腮風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這些容易出現發燒反應疫苗時候,都會囑咐家長「多給孩子喝水」。 對此我也是非常認真地執行了,沒事就給孩子喂幾口水,在她能吃輔食了以後吃飯的時候還會多給幾口粥或者湯,多吃幾塊水分大的水果,變著花樣的給她多喝水。

多喝水、多排尿,即使是發燒,也會很快退下去。發燒不可怕,擔心孩子難受才是真的,多喝水就能避免和解決發燒的問題,太經濟實惠了。

讓孩子多休息

避免疲勞

這點不是醫囑,是我自己發揮出來的,但我感覺很有用。得不到充分休息,或者太累之後,人的抵抗力會下降,咱們大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

有些疫苗接種之後在體內產生免疫反應的時候也會使抵抗力暫時下降,不僅容易發生疫苗反應,還容易得病。這時候我一般是讓孩子多在家玩,避免去公共場所,也儘量別進行劇烈的活動,因此去遊樂場、逛公園這種活動是絕對控制的,並且能多睡覺就多睡覺,睡覺養神。

多吃消化好的東西

且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

有些疫苗在建立免疫反應的時候會影響消化系統,會覺得腸胃不舒服,消化功能差。

大人能表達自己的難受,但孩子不會,所以在剛打完疫苗的兩三天內,我就儘量給孩子吃好消化的和她愛吃的東西,不會對腸胃造成太重的負擔。

但我發現,有的媽媽把孩子所有的輔食都停掉了,我感覺也沒有必要,像水煮蛋這樣能提供優質蛋白又好消化的食物完全可以給孩子吃上。

上面幾點都是我親測有效的方法,就算是孩子有發燒、腹瀉、食慾不好這些反應,這幾個護理要點應該也能用得上。

接種疫苗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繞不開、逃不掉的日常,接種疫苗能幫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可不能因為會有反應就不給孩子打針呀。

本文專家

歐陽學認

審核專家

醫學博士 兒科主治醫師

推薦閱讀

星球是一個學習型媽媽的經驗交流社區,為你提供真實靠譜的孕育經驗和感同身受的理解陪伴,歡迎你一起來交流。

直接參與話題發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4ca3f025295ecedbdef1429c72c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