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記者亞速鋼鐵廠冒死採訪,意外撿到一支手槍:北約軍官專用?

2022-05-11     佐羅軍事

原標題:我國記者亞速鋼鐵廠冒死採訪,意外撿到一支手槍:北約軍官專用?

我國記者亞速鋼鐵廠冒死採訪,意外撿到一支手槍:北約軍官專用?

為了讓世界各國了解烏克蘭戰場前線的真實情況,日前俄軍允許一部分國際記者進入頓巴斯、馬里烏波爾、以及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進行報道。據鳳凰網報道,鳳凰網戰地記者盧宇光跟隨俄方組織的記者團全程參與了報道。

鳳凰網盧宇光的戰地記者在亞速鋼鐵廠戰場進行報道時,意外撿到了一把手槍。據他描述這把手槍是在亞速鋼鐵廠的地下室中撿到的,外形十分小巧,並稱這把手槍是那些北約軍官們才會使用的,是北約軍官才會佩戴的袖珍版白朗寧手槍。

根據在俄烏戰場前線撿到的一支手槍,就能確定這是北約軍官的專用手槍?這個推斷實在是有點太牽強了。外界一直在猜測有北約方面的人員被俄軍圍困在馬里烏波爾,但通過一直小手槍來推論,有點武斷。

這其實一支白朗寧FN1906手槍,早在一百年前就面世了,是現代袖珍自動手槍的典範。在1904年,著名槍械設計師白朗寧設計了一款微型手槍,推銷給美國柯爾特槍械製造公司,可是柯爾特公司高層認為該槍結構過於複雜而沒有採用。於是白朗寧將這款微型手槍推薦給了比利時的FN公司,在1905年完善成功了這一款半自動微型手槍,定型為M1906半自動微型手槍。

白朗寧FN1906手槍在中國也有大量使用,該槍也曾被國人稱為「掌心雷」,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白朗寧FN1906手槍一度非常受歡迎。很多著名領袖都把白朗寧1906作為防身手槍,例如當年孫中山的配槍就是一支白朗寧1906手槍。由於性能優良,白朗寧FN1906手槍在中國也一直使用到七八十年代。

白朗寧FN1906手槍小巧玲瓏,但威力十足。發射一種6.35X15.5毫米的鎳銅合金被甲彈頭的半底緣自動手槍彈,有效射程大約25米,具有較強的侵徹力,彈匣容量6發。

白朗寧FN1906手槍的重量只有350克,小巧袖珍,比一個成年人的手掌還小,握在手裡別人幾乎都看不到,所以深受一些特工人員和軍政領導的喜歡,都拿這款手槍當作防身用的武器。

白朗寧FN1906手槍曾經生產了數百萬支,此外在西班牙、德國和捷克等多個國家還有上百種仿製品。例如著名的西班牙「狗牌擼子」就是l1906的仿製品。

在過去,有個「一槍、二馬、三花口」的俗語,是中國人心目中對三種著名半自動手槍的排名。此外還有「四蛇五狗張嘴蹬」等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槍二馬三花口四蛇五狗張嘴蹬」。其中的「五狗」就是指「狗牌擼子」。

在電視劇《亮劍》中,楚雲飛曾送給李雲龍的一把「擼子」手槍,讓李雲龍愛不釋手。後來又被李雲龍送給秀琴騙妹子,那支白朗寧手槍,實際上就是白朗寧FN1906手槍。

儘管《亮劍》中使用的道具並不是勃郎寧1906,而是使用了一支白朗寧1910手槍。但原著里描寫的和電視劇中的台詞顯然都是白朗寧FN1906。

在原蘇聯地區,FN1906白朗寧手槍的應用也十分廣泛。2018年烏克蘭安全局逮捕俄新社記者基里爾∙維辛斯基,就搜到一支白朗寧FN1906手槍,然後俄羅斯指控烏方栽贓陷害。

而且,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盧記者手裡的這把槍只有套筒和握把,沒有槍管和槍機結構,也就是一個空殼。此外,槍身上的圓形標誌也與原版的白朗寧1906手槍不一樣。因此很可能是一支來路不明的山寨手槍。

白朗寧FN1906屬於一款袖珍式自衛手槍,如果真有北約軍官進入馬里烏波爾,他應該帶一支制式的全尺寸戰鬥手槍才對。這支白朗寧的作品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說是北約軍官的配槍可就有點牽強了。

而且,這支手槍也不太可能是盧宇光自己撿到的,因為軍隊作戰完畢是需要打掃戰場,收繳武器,不太可能將手槍遺留下來。因此,很大可能是俄軍交給他一支手槍並聲稱是在鋼鐵廠地下室發現的。

使用白朗寧FN1906手槍作為北約軍官在馬里烏波爾的證據,顯然是有點亂攀扯了。我們相信北約可能會派出一些人員赴馬里烏波爾指揮烏軍作戰,也可能真的有「大魚」在亞速鋼鐵廠,但不能用一款老式的袖珍手槍這種明顯不符合邏輯的證據去推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4a953ae3dd5598ae2f0a13ded069e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