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呂特最近可是緊張得不行,一邊盯著俄烏衝突的戰火紛飛,一邊還得操心朝鮮半島的風吹草動。上來就對著韓國總統尹錫悅就是一頓猛聊,核心思想就一個:讓朝鮮千萬別去摻和俄烏那檔子事兒,朝鮮要是敢往俄烏戰場派兵,那就是往火藥桶里扔鞭炮,局勢非炸不可!現在,朝鮮只是被傳出可能派兵的消息,呂特就這麼緊張,是不是有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思?
不過話說回來,這局勢緊張也不能全怪朝鮮。
咱們先聊聊這局勢升級的事兒。北約和美國,那可是出了名的「攪局高手」。從俄烏衝突一開始,他們就在那兒煽風點火,搞得兩邊是越打越烈。現在好了,局勢得不到控制,他們就開始怪別人要來「添亂」了。這邏輯,簡直就像是你到我家來打我,然後我還不能反擊,不然就是你「升級」了局勢一樣?
北約派兵去中東,去東歐,現在又想把手伸到亞太地區,在朝鮮半島邊緣的軍事部署,又何嘗不是一種挑釁呢?
北約當初往朝鮮半島派兵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想的?人家朝鮮在自家地盤上都沒動呢,北約就急匆匆地把兵派過去了,現在倒好,還不允許人家朝鮮有啥反擊的舉動了。這雙重標準,玩得可真是溜啊!
朝鮮和韓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雙方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爆發衝突。但這次尹錫悅的表態和呂特的警告,卻讓半島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之前韓國一看形勢不對,就趕緊向日本和美國求救。現在半島的局勢已經形成了3對2的局面,美國、韓國、日本一邊,朝鮮和俄羅斯一邊。俄羅斯和朝鮮已經形成了同盟關係,俄羅斯也明確表示了,如果朝鮮和韓國真的打起來了,那俄羅斯肯定會站在朝鮮這一邊的。
再說說朝韓那邊。朝鮮和韓國,那可是老對手了,一直以來都是劍拔弩張的。朝鮮那邊金與正副部長也是連發聲明,直指韓國軍方是無人機事件的「主犯」或者「共犯」,還扯上了美國,說如果朝鮮的主權被侵害了,那美國就得負責。飆狠話這塊,朝鮮沒輸過。
這時候,俄羅斯那邊也來湊熱鬧了。普京直接向國家杜馬提交了批准《俄朝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的法律草案。這條約裡頭,可是明確說了,如果一方受到武力攻擊,另一方就得立馬提供軍事援助。這簡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節奏啊!而且,雙方還要建立聯合行動機制,加強防禦能力,防止戰爭,確保和平與安全。這意思嘛,就是咱倆得聯手,誰也別想欺負咱們!
這不就是說,如果朝鮮和韓國真的打起來了,那俄羅斯就要出兵幫忙了嗎?
這下子,北約可是真的急眼了。他們本來就一直想要把手伸到亞太地區來,現在朝鮮和俄羅斯這麼一聯手,他們的計劃可就泡湯了。所以,他們就開始喊話朝鮮,說朝鮮要是敢往俄烏戰場派兵,那局勢就要大亂了!
回到正題,朝鮮要是真給俄羅斯送兵去了,北約得急眼,這咱們能理解。但問題是,這局勢的緊張,從北約和美國那些大佬們一開始插手的時候,就已經是「箭在弦上」了。北約往朝鮮半島派兵那會兒,人家朝鮮還沒動呢,你們就急吼吼地把「傢伙什兒」都搬過去了,現在倒好,反過來指責人家朝鮮?
其實,不管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韓國與朝鮮……這些地區的衝突和動盪,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重新劃定勢力範圍,重新分配話語權。美國北約這些大國們,總想著自己的私利和霸權,這種爭奪往往都是以犧牲普通民眾的利益為代價的。
回到半島局勢上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朝鮮還是韓國,都在這場「棋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然了,咱們中國這邊呢,一直是秉持著和平穩定的原則來看待半島局勢的。
其實,中方一直都非常重視半島的和平穩定。早在2017年,外交部長王毅就曾堅決表示,必須盡一切努力避免朝鮮半島發生戰爭。他當時說:「即使是百分之一的戰爭可能性,也不能冒險。如果朝鮮半島真的發生戰爭,將產生無法想像的後果。」王毅的話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年,但現在聽起來仍然振聾發聵。
話說回來,無論各方的目標是什麼,通過協商和對話來解決問題,始終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