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本該是個美好的季節。
網友 @Miya 最近遇到了一件怪事,他剛認識了一位從芬蘭來新加坡的朋友,來的理由就是為了躲蚊子。
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北歐的雪景和極光,卻很少人了解北歐的蚊子(冰島除外)。
畢竟像芬蘭這種高緯度國家,夏天的平均溫度都超不過20度,而蚊子適宜生存的溫度最低都要25度。
殊不知芬蘭的蚊子才是真正的大魔王。
「芬蘭的蚊子是我見過的最混的混蛋。」
擁有著10年出國旅行經驗的網友 @Alex 至今都心有餘悸:」可怕到非洲都自愧不如。「
Goole搜索「芬蘭蚊子」出現的圖片(包含誇張成分)。
芬蘭本地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你對付不了蚊子,那你就對付不了芬蘭。
畢竟它們已經變成了芬蘭的另一支軍隊。
「我們北約為什麼要吸納芬蘭加入?」
「你想想他們強大的空軍。」
拉布蘭旅遊局推出的一款T恤:
」拉普蘭空軍「。
而芬蘭的蚊子也絕非浪得虛名。
它不僅體型大(越往北越彪悍)。
芬蘭蚊子的頭骨。
而且數量多(芬蘭的蚊子不是叮一下就走,是一團黑雲撲過去一直吸一隻吸)。
芬蘭人夏天的主題就是滅蚊。
攻擊力強(連牛仔褲都能咬穿,蚊子包跟桌球一般大,而且會疼上3-7天,疼的無法入睡的那種)。
芬蘭北部的很多郊野都有蚊子警示牌。
別人的夏天是露胳膊露腿,
而芬蘭人的夏天是全副武裝。
在芬蘭人眼裡,最可怕的根本不是冬天的寒冷和長夜(冬天的赫爾辛基每天日照不過4-5個鐘頭),而是夏天的蚊子。
人們喜歡芬蘭的冬天,最大的原因其實是……蚊子都死絕了。
只有你接觸過芬蘭人才會對這一點理解的更透徹:
」當年從赫爾辛基去羅瓦涅米的夜火車上,同車廂的芬蘭大姐教我芬蘭語的蚊子怎麼說。當年覺得人家只是想閒聊隨手拽個詞來,現在大徹大悟。「
無獨有偶,國內最強的蚊子的也在高緯度地區。
」這樣密集的蚊子,國內也能感受到。夏天去東北、新疆的濕地就行了,例如吉林白城的向海,阿勒泰的福海,個頂個的咬得人想跳湖自殺。「
」大慶的夏天,出門自帶蠅甩子,據說因為蚊蟲太密集,夏天沒有夜宵攤子。「
大慶特產,一是石油,二就是蚊子。
民間還有「蚊子賽飛機,張開翅膀兩米七」的說法。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雖然同樣是蚊子,它們的內卷程度卻有著本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