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活蝦價格「大跳水」,為何買的人反而不多?商販:4點原因,太現實!

2024-07-27   吃貨峰子

導語:進入三伏天,活蝦價格「大跳水」,為何買的人反而不多?商販:4點原因,太現實!

喜歡吃海鮮的朋友都知道,煙台的休漁期是從每年的5月到9月,而這期間上市的海鮮,如果是活的,那必定是養殖的,如果是冷凍的,有一部分則是休漁期前捕捉的。我們在購買海鮮時,為了保持海鮮的新鮮度,通常都買活的,最起碼能保證這海鮮更鮮美,口感和味道也會更佳。

進入三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會感覺到胃口不是很好,這時候更應該吃一些新鮮的海鮮,特別是大蝦。每年的夏天正是鮮蝦大量上市的季節,這時候的大蝦雖然都是養殖的,但是絕對新鮮,而且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其肉質和魚肉一樣鬆軟、易消化,且沒有腥味和骨刺。同時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鎂等豐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對於心臟和血管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最主要的是價格也相當的實惠。

來到早市,你經常會看到接連好幾家都打著「新鮮大蝦,只要*元」的大牌子,但是光臨的人卻是寥寥無幾,每年都瘋搶的局面沒有出現,為啥今年活蝦價格「大跳水」,反而買的人卻不多?我連續問了幾個商販,據商販透露:這4點原因,太現實!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原因一:供大於求

這是市場上的自然規矩,當供大於求的時候,肯定會出現滯銷的現象,同時價格也會隨之下降;就像水果一樣,大蝦也會出現大小年的現象,每到大年,大蝦就會蜂擁上市,這時候由於供大於求,市場就會出現疲軟現象,導致購買力下降,另外由於夏季來臨,很多東西都需要冰箱來冷藏,所以買的大蝦也只需要一頓的量,不可以買更多保存,這導致大蝦賣不出去。

原因二:心理因素

大家可還記得2023年8月24日,這一天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染水排海計劃,這一西方國家縱容的做法,遭到了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同時,百姓們也紛紛陷入恐慌,雖然時隔一年,但是老百姓吃海鮮還是有陰影的,日本進口的不敢吃,國內養殖的也怕水質污染,能少吃還是少吃吧。

原因三:蝦的品質

其實,現代人買東西,最注重的依然是品質,特別是對於海鮮一類,如果味道好,鮮香美味,可能價格貴一點,但是買的人依然會很多,但是,現在養殖的大蝦逐漸失去了大蝦本該有的鮮味,而且肉質也會更柴,腥味也會越來越重,這也是導致大蝦滯銷的原因之一。

原因四:藥水蝦

現代人買東西的理念是「天然無公害」,但是很多商家卻耍小聰明,一直打擦邊球,為了多出產量,過多的投放蝦苗,靠著藥水來維持水質,這產出來的大蝦我們稱之為「藥水蝦」,雖然一隻蝦的含藥量微乎其微,但是架不住長此以往,吃的多了也會積少成多,所以,這也是大蝦滯銷的一個因素。

大蝦的營養價值很高,海大蝦還含有碘,對我們的健康極其有益,據科學分析,大蝦可食用的蛋白質占16%~20%左右。但是,進入三伏天,活蝦價格「大跳水」,為何買的人反而不多?商販:4點原因,太現實!對於漁民,養蝦一定要尊重自然,尊重科學,這樣才會有好的活路,不要自己把路走死了!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