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個澡孩子差點送命,寶媽們一定要記住,孩子的這4個地方不能碰

2019-12-07     母嬰說

「醫生醫生,快趕緊看看我的孩子怎麼了?」兒科這一聲急促的呼喚把大家的視線拉到了一位母親的身上,只見這位母親抱著自己的孩子從醫院門口狂奔而來。而母親懷中的孩子似乎已經陷入了昏迷。

「趕緊把孩子抱到急診室。」兒科大夫張醫生說到,就這樣一大幫子的醫護人員和一位滿臉焦急的母親都向急診室跑去。

經過醫生的初步診斷,孩子是因為在洗澡時,寶媽過分清洗孩子囟口,引起了腦部感染。

洗個澡還能洗出腦部感染?這位媽媽當時就已經懵了。她告訴醫生,孩子已經兩個多月了,前幾天看見孩子囟門比較髒。所以就決定給孩子好好清洗一番。只是她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番好心,卻辦了壞事兒。

很多寶媽都會給孩子洗澡,有的媽媽天生比較愛乾淨,看不得孩子身上有髒東西,所以洗澡也是常事兒。

但是媽媽要知道,孩子身上有些部位即使再髒都不能過分清洗。



一、寶寶的囟門

寶寶的囟門很脆弱,但是也不是說就一定不能洗,只是寶媽們要注意洗的方式。

給寶寶洗囟門時一定要手法輕柔,不能太過用力。寶媽也不要想一次性就能給孩子清洗乾淨。小孩子囟門的污垢,一次洗不幹凈就分成多次洗

給孩子洗得太勤或者太過於用力都是會傷了囟門,而這個部位很容易造成寶寶腦部感染。

二、清理鼻子

有些寶寶因為感冒的原因,會出現流鼻涕的現象,等這些鼻涕乾了以後就會變成鼻痂粘在寶寶的鼻孔裡面。

很多有強迫症愛乾淨的媽媽就會看不下去,用手、棉簽、清鼻器給孩子的鼻腔進行一番清理。但媽媽們不知道的是經常給孩子清理鼻腔內的分泌物,會損害鼻粘膜,導致孩子鼻腔內的分泌物會更多。

有些媽媽還會拿指甲給孩子挖鼻孔,這是萬萬不能的,指甲上的細菌會造成孩子鼻腔內部感染,手指如果太過用力,伸得過於深就會影響寶寶的鼻腔軟骨發育,導致孩子的鼻孔變大。影響到孩子的容貌。

在面對孩子流鼻涕的時候,可以輕輕地幫孩子捏個鼻涕,鼻痂也就隨著鼻涕出來了,沒有必要再去給孩子清理鼻腔。



三、乳痂

很多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頭上都會有一層厚厚的、鱗片狀、帶硬殼淡黃色或黑褐色的油膩斑塊。 這就是寶寶的乳痂。

很多爸媽看見孩子的乳痂時都會手痒痒,忍不住去給孩子摳掉。但是在這裡告訴所有的爸媽,孩子的乳痂一定一定不能摳,即使你手再癢也要忍住。

乳痂俗稱搖籃帽,是寶寶出生後不洗頭,上皮細胞分泌物和灰塵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乳痂對於寶寶自身來說沒有任何的危害性。

通常情況下乳痂是會自然脫落的,所以家長沒有必要強行給孩子摳掉。



但是如果孩子的搖籃帽比較嚴重,家長看了很難受可以給孩子的頭皮上抹一點植物油,輕輕的按摩15分鐘,讓寶寶的頭部乳痂軟化。再用柔軟的寶寶牙刷輕輕地剝去頭皮的乳痂即可。

四、耳屎

耳屎是耳朵的分泌物,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經常掏耳屎已經是一種愛乾淨的標籤。但是對於寶寶來說,經常清理耳屎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耳屎可以保護寶寶的耳朵,防止水、微生物和小蟲子等進入耳內。很多家長擔心寶寶耳屎過多時會阻礙孩子的聽力。



在這裡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媽媽,太過於杞人憂天了。耳屎大多數情況下會自動地排出去,用不著我們過於操心。

反而經常給小寶寶掏耳朵,非常容易弄傷耳膜,頻繁給他掏耳屎,還可能會引起外耳道炎。家長給孩子掏耳屎時,稍有不慎就會弄傷寶寶的耳膜,導致不同程度聽力下降。

關於我上面說的這幾個問題,寶媽們有沒有犯呢,如果有犯那就趕緊改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1Af324BMH2_cNUg0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