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威和速派入手竟然不到13萬,合資B級車到底在經歷什麼

2020-04-16   汽場

汽車市場飽受疫情肆虐,各大車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依靠品牌力勝出,消費者高度認可;還有的品牌通過營銷取勝,比如車企大咖親自上陣、大玩網絡直播,還有的網紅帶貨,看起來十分火熱。

但不管車企採用的是怎樣的方式,當吸引了市場焦點和消費者關注之後,最終落地都免不了降價,畢竟現在這個時期,市場營銷和真金白銀的降價是一套組合拳。

儘管現在車價下降已經司空見慣了,但當聽到君威和速派的價格已經探到13萬左右的時候,我還是不禁大吃一驚,實實在在的B級車,現在竟然降維打擊到和緊湊級同一水平,實在不得不讓人唏噓。

曾幾何時,君威可是B級車的經典之作,運動氣息濃厚,可以說是美系車在國內市場的代表,自從2003年進入國內之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一直都比較高。

而斯柯達速派作為和邁騰、帕薩特的同級別、同平台、通動力的兄弟車型,它的實力非常強勁,奈何被大眾壓了一頭,堪稱是最低調的實力派。

君威和速派的境遇也說明了一個問題, 在目前屋漏又逢連夜雨的大環境下,它們面臨著更大的問題。

合資B級車正在遭受豪華品牌的降級打擊,包括了BBA和所有的二線豪華品牌。

奧迪、奔馳、寶馬的緊湊級入門車型對合資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印象,像奔馳A和寶馬1系,它們憑藉自身出色的產品力以及幾乎可以媲美B級車的超大空間,極大搶占了合資B級車的市場,二線豪華也緊隨其後,在傳統的普通合資B級市場攻城略地,我們之前做過統計,2019年雷克薩斯前10個月的整體銷量為160,914輛,同比增長21.5%,已經超過2018年全年(160,468輛),表現相當出色;沃爾沃10月在華銷售14039輛,同比大增26.7%,中國市場今年前10月銷量為12.4萬輛,同比增長15.2%;捷豹路虎10月實現同比增長16.2%,連續四個月實現雙位數增長。

豪華品牌銷量逆勢增長的份額就是普通合資B級車的市場份額。那豪華品牌為什麼能逆勢增長呢?

以往豪華車型的定位就比較高,價格高是理所當然的事。但這兩年的豪華品牌在價格方面開始走親民路線了。

像奔馳入門級A級的官方指導價是21萬起,寶馬的1系,官方指導價還不到20萬,奧迪A3指導價18.86萬。

而沃爾沃S60的官方指導價是24萬起,網上的經銷商報價20萬出頭。

20多萬的價格,是選擇豪華品牌,還是選擇普通合資品牌的B級車,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很好做選擇。

更關鍵的是,豪華車型在空間方面的表現向來都不錯,別看BBA的入門車型都是緊湊級車,但實際上都是A+的表現,而沃爾沃、凱迪拉克基本也都是中級車起步,空間表現已經不能說夠不夠用了,而是怎麼樣才能更舒適。

更何況,豪華車型的基礎配置向來都很高,也就是說它們的入門級車型的體驗非常不錯,和普通品牌的入門版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價格優勢,更有品牌品勢,豪華品牌下探對普通品牌B級車來說就是降維打擊。

既然普通合資品牌在承受降級打擊,那它們就會把這種降級打擊傳遞下去。

現在大眾和日系B級車的終端價格基本也都到了15萬元價格區間,當然這個價格包括君威和速派降到了不到13萬,它們並不都是現金降幅,而是一個綜合資源包,譬如說你需要購買一定裝潢,還需要完成置換購車、全險這些要求,4S店才能做到這個價格。

說到這,有人就開始吐槽,能做到這個價格區間的車型是低配車型,動力版本最差的年款車型,即便是這樣,裸車價不到13萬的B級車,難道不香嗎?

不到13萬的君威和速派,可以說開啟了2020年車市合資品牌降價的大幕。

前不久,2月底3月初的時候,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補貼10億的購車補貼活動。隨後,長安歐尚、奇瑞、長城、吉利、廣汽傳祺等也相繼跟進, 5億到20億不等的補貼金額落到具體車型上,最高優惠幅度可以達到2.41萬元。

可以明顯看出,這一輪的車價下調和19年的降價有所不同,去年降價是擠干水分,而今年則是為了活下去。

對於頭部品牌和優勢品牌而言,由於它們的實力雄厚,市場口碑不錯,用一時的降、一時的利潤,來鞏固市場份額,扛過市場震盪期,一旦車市轉暖,會得到更高的收益回報。

而對於弱勢品牌和中小品牌而言,沒有大樹庇護,價格戰只會讓它們進退維谷。如果不跟進降價,根本就無法參與競爭,只能陷入惡性循環,難以自拔。反之,跟進了降價,如果失血過多,又會傷及根本,最終難逃淘汰的厄運。

應該說,已經開啟的價格戰對很多品牌來說一場殘酷的競賽,誰都想跑贏,但誰能跑贏,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