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家長們總愛用孩子互相攀比,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比性格比成績,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更優秀一點。卻沒有想到,孩子也會私下偷偷「攀比」自己的家長。
學校里總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平時不聲不響,在班級里像一個「透明人」。老師平時關注不到,也和班級和同學們格格不入。
這是性格內向的原因嗎?或許是的。但一個人的性格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或許你一直以來注意不到的細節影響了孩子。
一位小學班主任在網絡上分享出了自己多年來帶班的「經驗之談」。她發現,那些來接小朋友放學,或來學校開家長會都打扮得很精緻的家長,孩子的衣著也普遍得體大方。
雖然小朋友們在學校都穿著同樣的校服,但有些小朋友能將衣服拉鏈一絲不苟地拉到合適的位置,衣服上沒有多餘的線頭或褶皺,看起來更加精神,充滿活力,性格也更開朗外向,更有自信。
偶然發現這一規律的她,在課餘時間觀察了班級里更多的同學。她發現與開朗外向的同學相對的,那一部分平時看起來不怎麼說話,不受人關注的同學們,他們的家長在衣著上可能就會顯得比較隨意。
還有一部分家長,即便是參加重要的活動也不對自己的形象加以修飾。一般這種家庭里的孩子會出現兩種極端情況,要麼是過分關注自己的外貌,要麼受到影響,和家長一樣邋裡邋遢。
這位老師還想再進一步了解情況,於是她和班級中的幾位同學談話。她發現衣著比較隨意的母親的孩子似乎並不太喜歡受到別人的關注,談話之間眼神躲閃,說話聲音很小。有幾位同學甚至出現自卑心理。
而打扮得體的母親的孩子回答問題聲音清晰洪亮,談話時落落大方,他們通常會看著對方的眼睛,流露出自然的微笑,讓人覺得心情舒暢。
老師覺得,教育不應該只關注成績,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同樣重要。那些出現心理自卑的同學更需要得到關愛。
兒童性格和母親形象有關是偶然的情況嗎?並不是。這兩者之間看似沒有任何聯繫,但是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他們最信任、也是相伴時間最久的一位老師。她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小朋友的行為和觀念。
在小朋友的世界裡,自己和家長是密不可分的好「戰友」。他們會在私下偷偷攀比。如果家長的社會地位高、薪資水平高、打扮精緻得體,他們會從內心深處生出一股自豪感和成就感。
反之,他們可能會覺得難堪,從而想盡辦法將自己藏起來。久而久之會變得更加孤僻,形成自卑心理。
形象對孩子性格是否真的有影響,家長們紛紛發言
關於小學班主任提出「小朋友的性格和母親形象有關」的規律後,不少家長加入了討論,有贊同也有反對。
有人表示不需要太注意形象,只要舒適乾淨即可,化妝更是沒必要,會讓小朋友過分在意外表的光鮮,而忽略了內在的修行。
有的人平時出門會化精緻的淡妝,面對兒童關於外貌的攀比,她能主動引導他拒絕攀比,告訴他有時間要多多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改變著小朋友的觀念。
每一位拋出觀點的家長說得都有道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引導。
我們要讓他們知道,衣著要根據場合的改變而做出調整,在適合的場合穿合適的衣服。既不要刻意不修邊幅,也不要過度在意自己的外表,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凡事掌握好分寸才是最重要的。打扮固然沒有問題,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現階段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在什麼年紀做什麼年紀該做的事,切不可因為打扮而耽誤自己的學習,那就得不償失,以後後悔也來不及了。
寫在最後:
對於教育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不可否認的是,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夠吸引別人的注意,得體的衣著打扮是對其他人的尊重。在某些重要場合,外在形象甚至會影響最後的結果,決定你是否能夠成功。而小朋友們內心的想法也需要家長們多多關注,遇到問題及時引導,免得走彎路。
在成長的過程中,你還發現有哪些細節會對小朋友造成影響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08674530_12111125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