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子地鐵暈倒搶救無效身亡,人到中年別拿命換錢,惜命是福

2020-09-25     深情解讀

原標題:45歲男子地鐵暈倒搶救無效身亡,人到中年別拿命換錢,惜命是福

在微博上看到一名45歲男子乘地鐵時暈倒搶救無效身亡,上了熱搜。我心頭一震,不由得嘆息,哎,又是這樣的悲劇,可憐他的妻兒了。

這名男子在北京做銷售,住得比較遠,經常乘坐地鐵上下班,大概是長期壓力太大,熬夜喝酒陪客戶,太累了,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網友們的評論也是說不完的憐惜:

「不要用生命去換錢」

「 做銷售的,業績壓力很大吧,人到中年往往會因為上有老下有小而忽略自己的身體,哎。」

「中年人更難了,房貸車貸工作壓力生活瑣事 上有老下有小 還每天起早貪黑 身體扛不住啊,可惜了一路走好。」

「突然我不想買房子了,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兒。」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容易累,也容易孤獨。

就如張愛玲所說:「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之前在一個自媒體群裡面,無意中看到一位男性寫作者說了一句話:「有沒有覺得,人到中年,總想死呢?」

沒人回答他的問題,但我猜想,大部分中年人的常態都差不多一樣:累和孤獨,總覺得沒人懂自己。

這是怎麼了?這就是焦慮導致的。人到中年,應該放寬心態,別給自己太大壓力,要求太高,更別拿命和健康去換錢,惜命才是福。

中年人如何度過危機,讓自己平安順利地過日子?

一:擺正心態是關鍵,切莫被攀比心影響

我們總說要擺正心態,這不是一句無關痛癢的雞湯,而是發自內心地告訴你,心態好的人,活得不差。

每行每業的人,都會面臨著激烈競爭,切莫拿別人的成功來對比自己的失意,總覺得自己太晚了,來不及了,別人這個年紀都已經混得人模狗樣了,而我還是個小羅羅,心裡非常焦急。

沒必要。

神經系統科學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腦25歲才真正成熟。

奧普拉·溫弗瑞說:「人人都有一個終極宿命,大器晚成者就是那些按照自己的計劃,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終極宿命的人。」

何為大器晚成者?

里奇·卡爾加德在《大器晚成》一書中給出解釋:就是指比預期較晚發揮潛能的人,他們通常具有他人原先起初沒有看到的天賦,並且會頻頻以新穎和出人意料的方式,發揮自己的潛能,讓身邊最親近的人都大吃一驚。他們並不打算迎合父母或社會的期望,但他們會按照自己的計劃,穩紮穩打,不斷前行,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實現人生的終極目標。

所以,你著什麼急,為什麼要在看到別人買了豪宅豪車後,你也要跟著買,能力不夠也逼自己,精力不足也要硬扛,為了多賺點錢,拚命加班加點,總覺得,趁現在自己還撐得住,再多賺一點。

卻沒想到,意外比明天先來。

別拿別人的成就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終極宿命」,別給自己設定太高的標準,夠不著的時候不僅累也備受打擊。

二:職業遇到瓶頸,別硬撐,應該發展副業

每一個職場人到了中年的時候,仿佛著了魔一樣,遇到瓶頸,無法再向前了,這時候的他們非常焦慮和不安,不知所措,經常失眠,坐臥不安,又不知應該如何應對這種狀況。

當職業遇到天花板,別硬撐著,可以嘗試發展副業,另闢蹊徑。在另一條蹊徑上,不求取得大成就,獲得多大的財富,只為了能給你帶來安慰和滿足。

時下許多職場人士,到了35歲後,面對升職無望,他們便將一部分精力和時間用來發展副業上,比如寫作,出書。

如何發展副業?

副業並不是所有的兼職都去做,也要拒絕門檻低,沒價值的兼職,門檻低的工作,必然多人瘋搶,收入低,更重要的是消磨了你的時間,卻毫無實際意義上的精神所獲。

在臨公子所著的《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能力》上里給出兩點建議:

1你的長板就是你的興趣點

人一生的時間有限,不應該拿去補短板,而應該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

2花時間去發展一個興趣愛好,永不吃虧

作者上大學的時候就報名去參加ps培訓課,後來用ps將培訓的錢賺回來。

我有個同事喜歡練瑜伽,下了班就去訓練,後來考了教練證,每次兼職上課的總收入比全勤上班的收入還高,又輕鬆,一次課程也就一個小時,就頂得上一天上班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又不會太艱難,自己又能得到鍛鍊。

轉變思路比墨守成規更重要。

三:累了一定要休息,心煩了一定要傾訴

男人聽多了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便免疫了,覺得男人輕易向別人吐露心聲,缺乏男子氣概。

其實,是人都有情緒,都需要宣洩,這是正常的現象。

適當地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前進。當你心煩時,焦慮時,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慾望太多,又渴望及時滿足?

緩解焦慮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

1.克制自己的慾望,減少每次要做的事,儘量一次只做一件事。

2.面對現實,看清自己的真實能力,別對自己要求太高。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0-PzXQBLq-Ct6CZpc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