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歷史上首位武狀元?武狀元還有女性?講你所不知道的武狀元

2019-07-15     歷史見證者123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武狀元的那些事。



歷史上的首位武狀元

我們知道,中國的科舉制度是從隋朝開始的,但由於隋朝的科舉資料失軼,所以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卻是在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 高中科舉甲榜第一名的孫伏伽(貝州武城人,即今河北省故城縣人)。而武科舉的出現要比文科舉要晚一些,由女皇帝武則天始創,公元702年,由兵部 主持武舉考試,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

武則天下詔:「朕聞武之道憑經緯而開國,春秋之功,借生殺而成歲。……可令文武內外官五品及七品以上,清官及外官刺史都督等,於當管部內,即令具舉,且十室之邑,忠信尚存,三人行,我師猶在,會須搜訪,不得稱無,薦若不虛,自從異之曲,舉非明士,豈漏貶責之科,所司明為條例,布告遠近,知朕意焉。」



那首位武狀元是誰呢?他就是唐代齊州全節(今山東濟南章丘)人——員半千 (621~714)。

員半千本應該叫劉餘慶,其元祖原為彭城(今江蘇徐州)劉氏,其十世祖劉凝之為南朝劉宋起部郎,劉宋滅亡後逃奔北魏,以忠烈自比春秋時吳國的伍員(即伍子胥),北魏皇帝因此封賜其姓氏為「員」。後來員半千因拜當時名士王義方為師,義方非常欣賞餘慶的才能,對他說:「五百年一賢,足下當之矣!」故改名為「半千」。

員半千自幼喜讀詩書,住在晉州(今山西臨汾)時被舉為童子,連宰相房玄齡都對員半千大為讚賞。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員半千連中八科制舉(歷代臨時設置的考試科目),並因此被授予武陟縣(今河南武陟縣)縣尉,還因當地旱災,私自開倉放糧,被關進監獄。幸運的是,後來河北道存撫使薛元超巡察至武陟縣時察覺了此事,於是下令將員半千無罪釋放。



唐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元),出獄後的員半千參加了唐高宗李治開設的岳牧科制舉。唐高宗李親自在武成殿召集各州舉人問「如何運用天陣、地陣和人陣?」

輪到員半千時他侃侃對答:

師出以義,有若時雨,天陣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戰,地陣也;卒乘輕利,將帥和睦,人陣也」。

員半千這番高論博得唐高宗李治的讚賞,遂將其對策擢為上策。

長安二年(公元702年),一代女皇武則天正式開設武舉選拔武將。這一回,考試考上癮的員半千又報名了,而且還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的第一位武狀元,但史書上並沒有對他的武藝進行記載。

員半千一生侍奉過5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武后則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直到唐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才去世,享年94歲。

歷史上最後的武狀元

聊完第一位武狀元,再來介紹下最後一位武狀元——張三甲。

張三甲,字鼎臣,號魁軒,清光緒丙子年(1876年)十月五日生於直隸開州(今河南濮陽市)戶部寨村的一個清貧但尚武的家庭。自幼因受父輩薰陶學習武藝,精通刀、劍、戟、弓箭、軟鞭等兵器,尤以大刀起舞稱著鄉里。

後來父親送張三甲到楊什八郎村拜開州武林高手楊國昌為師。在楊師傅精心教練、指點下,張三甲武藝日臻上乘。百八十斤的練武刀耍起來如盤龍翻舞,套數多變,跑馬射箭又百發百中。楊國昌去世後,張三甲又拜師於清廷藍領侍衛杜回春門下,經這位大內高手點撥,張三甲武藝又精進了。



光緒丁酉年(公元1897年),張三甲赴大名府參加鄉試得中武舉,全家及武友為之慶賀。後來參加會試武舉的人多為豪門子弟,衣著華麗,只有張三甲布衣打扮又無資進禮,被人看不起。但會試前恭親王奕忻在校場看諸子演練,見到三甲虎背熊腰,又套路精熟,十分欣賞,主動收在門下,於是三甲沒費分文有了名望之師。

殿試時張三甲舞動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一會兒蛟龍潛水,人刀伏地;一會兒鯤鵬展翅,凌空於半空。光緒帝龍顏大悅,欽點其狀元及第。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朝廷以武科「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下詔取消了歷唐、宋、金、明、清數朝的武科舉制度,張三甲成為開州有史以來第一名、也是封建社會科舉制度下最後一名武狀元。

唯一的女武狀元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武狀元是明朝時期「不愛紅妝愛武裝」、生於甘谷縣張家坪村(今甘肅天水)的張玉景



張玉景自幼習武,15歲女扮男裝做了武監生,擔任鄉里的武術隊長。明成祖永樂三年進京接受選拔,暴露了女兒身,犯了欺君罪,但朱棣十分好奇這樣的奇女子,親自召見,並為張玉景臨死還替家鄉父老爭取瓦房建築的心愿所感動,親賜她女狀元稱號,命她做了皇宮中的武術教官,供職至39歲病逝。

順筆提下,明朝時武舉制度並不只考兵器套路,而是「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把軍事謀略置於軍事技術之上。

唯一做了宰相的武狀元

歷史上厲害的武狀元,非唐朝的郭子儀莫屬。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市華州區) 人。唐朝名將,政治家、軍事家,唐玄宗開元初年武舉狀元。

唐朝經「安史之亂」,差點亡了國。也正為如此,亂世出英雄,造就出了郭子儀、李光弼等蓋世英才脫穎而出。郭子儀對於唐朝有再造之功,最後做到了太尉、中書令、代國公、汾陽郡王等高官,他是武狀元中唯一兩度拜相的人。郭子儀不但平定「安史之亂」有大功於唐,而且兩退吐蕃,兩復長安,說服回紇,威服叛將,唐代宗曾說過「郭令公要是想當皇帝的話,天下就不是我們家的了」。



郭子儀還是少有的得以善終的武將,史書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在唐朝廷有崇高的威望,聞他之名,少數民族部落往往不戰而退。郭子儀能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單純靠著武功高強、軍事強大,而是以德服人。我們熟知的《打金枝》就是演繹他的兒子郭暖與昇平公主的家庭趣事。夫妻二人口角,郭暖竟然失口說出「你仗著父親是皇帝嗎?我父親不稀罕當皇帝」這樣的混帳話,在那個時代是誅九族之罪,但唐代宗對前來告罪的郭子儀說:不痴不聾,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間的事,不用理他。郭子儀並未因為皇帝的寬恕而罷休,還是杖打了郭暖幾十棍才拉倒。

從武則天開科取士,到清末最後一位武狀元誕生,上共產生了293位武狀元,成為中國歷史一段獨特的風景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AmBGwBmyVoG_1Za9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