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表彰大會在11月16日召開,此次大會江蘇省共有七個區縣獲得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的榮譽稱號,加上此前兩批表彰名單,江蘇省現在共有1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縣,大家知道都是哪些優秀的市縣嗎?這些市縣又有什麼優勢呢?
2017年9月18日,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公示,江蘇省分別有蘇州市,無錫市,南京市江寧區,泰州市姜堰區,金湖縣共五個市縣獲此殊榮。
在這五個市縣中,蘇州自然環境蘇州地區河網密布,市區是江南水網的中心和全國河流最密集的地區,周圍是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農業發達,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
無錫市的太湖水環境綜合整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示範,堅持鐵腕治污、科學治太,至2017年已連續九年實現太湖安全度夏,太湖無錫水域水質好轉幅度大於全太湖,6個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穩定達標。
南京市江寧區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稱,有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方山風景區、陽山碑材、南唐二陵、楊柳村古建築群、佘村明清代建築群等眾多景區,其中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位列中國四大療養溫泉之首,是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泰州市姜堰區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區內溱潼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是5A級旅遊景區、世界聞名的麋鹿之鄉,河橫村是聯合國生態環境「全球500佳」。
金湖縣是美麗的蘇北水鄉,擁有水面420平方千米,灘涂44平方千米。境內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三面環抱,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東貫穿腹地;境內水面廣闊,河網密布,長堤環繞,綠樹掩映,田園方整,稻穀飄香,荷盪連連,一派湖色水鄉的自然風光。素有「堯帝故里」、「荷花之鄉」、「魚米之鄉」、「淮上明珠」、「水鄉金湖」、「蘇北小江南」之美譽。
2018年12月12日,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公示,江蘇省分別有南京市高淳區、建湖縣、溧陽市、泗陽縣共四個市縣成功入選。
第二批的四個市縣中,高淳區被譽為「江南聖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銀」的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坐擁先天的山湖資源,具有江南典型的生態特徵。高淳地勢總體東高西低,地貌分為低山丘陵和平原圩區兩大類型。東部是蜿蜒起伏的低山丘陵,西部是一望無垠的湖盆平原,為固城湖、石臼湖環繞,水網密集。
建湖地處黃海之濱,背倚蘇北平原,素有「水鄉明珠」之美稱。建湖縣境內生物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植物資源育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地被植物等三大類,1000餘種,僅草本植物就有115種,分屬25科。動物資源有陸生動物和水生動物近1000種。
溧陽屬太湖水系,位於太湖湖西水網區,境內河網縱橫,庫塘星羅棋布。溧陽有水域面積42.6萬畝。干河主要由南河、中河、北河、丹金溧漕河、溧戴河、竹簀河、趙村河。庫容量在1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庫有2座,分別是沙河水庫、大溪水庫,且水質一直保持國家II級飲用水標準。溧陽的天目湖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通過省級預驗收,國家旅遊度假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進入試點行列。
泗陽縣是中國唯一的「意楊之鄉」和「中國綠色板材之鄉」,截至2012年,泗陽縣成片楊樹林有60多萬畝,楊樹年生長量約100萬立方米,四旁植樹5000萬株,活立木蓄積量600萬立方米,總株數超過10億株;是「中國洪澤湖·青蝦之鄉」, 擁有保持純自然生態的水面65萬畝,水產資源優勢明顯,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大力實施退圩還湖、濕地修復、原种放流等生態保護工程,優化水域生態環境。
2019年11月13日,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公示,江蘇省分別有南京市溧水區、鹽城市鹽都區、無錫市錫山區、連雲港市贛榆區、揚州市邗江區、泰州市海陵區、沛縣共七個市縣獲此殊榮。
此次獲得榮譽的七個市縣中,南京市溧水區是秦淮河的發源地,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國家衛生城、國家生態區,具有水鄉風韻、田園風光、山地風貌的特點,林木覆蓋率達35%,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4%,建有無想山國家森林公園,空氣品質達國家二級標準,東屏湖、中山湖等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素有「天然氧吧」、「南京後花園」、「城市綠肺」之稱。
鹽城市鹽都區在2016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縱湖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鹽都區境內野生動物資源中,魚綱類有30多種,爬行綱類有20多種,鳥綱類有30多種,哺乳綱類有10餘種;野生植物資源有數十科幾百個品種。
無錫市錫山區,錫山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始終走在無錫市前列,多項工作在全市取得開創性、顯著性成效。全區文明指數測評連續八年保持全市第一,連續5年獲得省級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考核獎勵。
連雲港市贛榆區擁有62.5公里的黃金海岸,23萬畝灘涂面積,擁有全省最長的沙灘海岸,108萬畝近海10米等深線淺海域,7000平方公里的海州灣漁場;山區、平原、沿海各占三分之一,山川秀麗、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素以「享山川之饒,受漁鹽之利」的魚米之鄉而為人稱道;有諸多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蹟,既有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又有富有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可謂集山海風光於一體。
揚州市邗江區是古揚州的發祥地,「邗」字古語意為「水邊的古邑」,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譽,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蜀岡瘦西湖中嵌於此,境內有禪宗「四大叢林」高旻寺、千年古剎大明寺、邵伯湖、宋夾城、漢廣陵王墓、唐城遺址、隋煬帝陵等名勝古蹟。
泰州市海陵區全區水面廣闊, 資源豐富。河流縱橫,水網密布,境內水域廣泛,約四分地一分水。境內地熱礦泉水資源豐富,地熱水埋深650米-1800米,水溫38℃-70℃,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碘、溴、鍶等微量元素。
沛縣水脈縱橫,是濱湖之城、綠色之都,沛城東距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不足5公里,擁有62公里湖岸線、400平方公里湖面。 沛縣歷史悠久、資源富集,是江蘇省和華東地區的煤炭主產地,探明煤儲量24億噸,年產原煤1200萬噸,占全省70%。
通過對江蘇省這1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縣的簡單介紹,大家最喜歡哪一個示範縣區呢?對江蘇省內的這些示範縣區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