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是個高薪的女性經理人,負責跨國採購,好不容易有三天假期,才能回家休息。
「不過,每次回去,反而都傷痕累累的回來。」
她的母親看到女兒回來很高興,很想要有多點時間「陪」她一下。
不過,有些話會把成長過程的不愉快記憶在剎那間勾回來。
小燕很累,到附近SPA按摩。痛得哇哇叫。
母親忽然進來,坐在她旁邊,說:「唉,都是你自己活該,誰叫你要那麼累,老是飛來飛去!」
小燕形容,聽了這句話的感覺,彷佛被天上掉下來的磚塊硬生生砸中了。
她沒回什麼,但心裡不舒服了兩天。
她很想對媽媽說:「你以為我是自己喜歡累啊?這是工作!如果不是這份工作,你怎麼還有傭人伺候?」自知不可出口。
爸爸去世後,小燕挑起了家庭重擔;供養母親和高齡祖母,甚至外祖母。爸爸一直讓家人過得不錯,只不過,在他去世後,她才發現爸爸的公司已經有十年經營不善,舉債度日。
被爸爸養在深宮中的母親、從小只需動嘴就有人服務的母親是完全不清楚的。
小燕覺得委屈的,不只這些,她成長過程中那些微弱小卻沉重的孤獨,這一想又全被喚回來。
「你考不好活該,誰叫你昨天晚上要看電視。」考不好,因為媽媽的標準是一百分,小燕是個自我要求很高的小孩。
不小心丟了東西,媽媽說:「是你自己不小心,誰叫你那麼粗心。」
在學校旅行中受傷了,媽媽說:「都是你自己找的,誰叫你要出去玩。」
失戀了真的很難過,媽媽說:「是你自己活該,那個男的本來就不是好東西。」
雖然現在做得不錯,但她剛入社會時也碰過大裁員,媽媽說:「當時叫你當老師你就不要,現在你就知道了。」
上次回家也很累,一臉倦容,媽媽說:「嘛弄得那麼累?那麼愛錢做什麼?」
唉,沒有一聲安慰。不是冷水,就是冰水。只能說可能是她的本意良善,表達不善吧。
或者就是因為沒有一聲安慰,小燕才變成一個難不倒的女人。她碰到什麼事,都會警告自己,不要回家說,免得二次受傷。
小燕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或許這也應該感謝母親吧?但是,如果她將來有孩子,她鐵定不要當冰箱媽媽。
刀子嘴有兩種,一種可歸於詼諧,一種歸於諷刺。刀子嘴也未必是豆腐心。
不帶一句髒話重話,卻讓人傷痕累累。
一個家庭中,當一個男人越來越不想回家說自己的心事,或女人越來越不想跟某個朋友連絡,都是怕自討沒趣。
潑冰水的人都不自覺,會說:「我又沒說什麼?」正因不自覺,所以數十年可能未曾反省。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打破一缸愛。「你辛苦了。」會比「誰叫你這麼辛苦。」話少且具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