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蟒的天敵是什麼?為什麼?

2022-09-28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巨蟒的天敵是什麼?為什麼?

一位養蛇20多年的老師傅告訴我:90%的人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大蛇,它體長1000米,一口就能生吞100頭牛。

蛇大成蟒,蟒大成蚺,蚺大成蛟,蛟大成龍」,是一句流傳民間的俗語。

民間也有關於「走蛟」的傳說,說蛇經過500年變成蛟,再經過1000年,走蛟成龍的事情。

雖然關於蛇變成龍的事情都是傳說,世界上真有體長超過1000米的大蛇嗎?我們知道一般的蛇也就2到5米,超過5米的蛇則是蟒。巨蟒又是什麼呢?

巨蟒是什麼?

顧名思義,巨蟒也就是體型特別大的是蛇類。目前,全世界共有20多種巨蟒,基本都生活在亞熱帶和熱帶比較潮濕的地區。

巨蟒區別於普通蛇的最大特點就是巨蟒的體長可達6~10米,少數種類可以超過10米,體重可達50~60千克

巨蟒喜歡棲息於水里、樹上或在陸地遊走。巨蟒的腹部還有鱗片,行走起來就跟推土機一樣會翻土。

蟒蛇主要以捕食鳥類、鼠類、中小型野獸以及兩棲動物喂食。

蟒蛇捕食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就是埋伏伏擊為主,依靠靈敏的感知力和嗅覺感知獵物,用身體纏繞,使其窒息後再吞下。

巨蟒生吞的捕食方式,讓很多人害怕,但巨蟒一般是無毒蛇,並不咬人,其棲息地區遠離人類居所,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對人類並沒有什麼太大威脅。

所以巨蟒是一種看似可怕,但實際上距離我們很遠的一種蛇?

老師傅告訴我,秦嶺曾經有一條蛇,它長達1000米,一頓可吃100頭牛,後來走蛟失敗後,消失在了秦嶺山脈中。

秦嶺附近也有關於巨蟒的傳聞,有人說在挖隧道的時候見過巨蟒;有的人還說自己親眼見過走蛟失敗的巨蟒屍體掛於樹上;有人還說自己遇到過如水桶一般粗的蟒蛇。

實際上巨蟒對自然環境還是很挑剔的,一般只會生活在年平均氣溫不會低於25°的地方,比如我國的廣西廣東雲南地區,以及亞馬遜熱帶雨林中。

世界上最大的蛇。

1、亞馬遜森蚺。

亞馬遜蚺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蛇,其體長可超過10米,體重高達250斤,最粗的部位可以跟成年男子的腰一樣,主要生活在南美洲。

2、綠森蚺。

綠森蚺又名綠水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之一,體長最長可達8米,體重可達100多斤,主要在亞馬遜河流附近活動

3、網紋蟒。

網紋蟒是無毒蛇,是世界上最長的蛇類,最長可達12米。最長的網紋蟒是在印度尼西亞被發現的,長度可達14.85米。

4、緬甸蟒。

緬甸蟒也是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水源附近,平均體長7米,個別可達接近10米,體重90公斤左右。

歷史上最大的蛇。

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蛇是泰坦蟒,泰坦蟒的平均長度可達12米,體重超過1噸。據說泰坦蟒能吃下半噸重的食物。

萬幸的是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這是因為泰坦蟒需要在平均氣溫32度下生存,只有那個時期地球才是偏暖的。地球氣溫的下降,導致了泰坦蟒滅絕。

蛇的壽命跟哪些因素有關?

很多因素都對蛇的壽命有影響,即使是同種類的蛇,不同的環境壽命可能有差別。

1、溫度。

蛇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1.3億年,但是進化過程卻非常慢,這跟蛇的習性有關。我們知道在極寒地區沒有蛇的影子,這是因為其活動受到了氣溫的制約,所以壽命自然也受到氣溫的限制。

主要原因就是氣溫會影響蛇體內的包括酶在內的催化效果。

當氣溫較低的時候,酶的催化就慢,蛇類活動減弱,蛇會去造個溫暖的洞躲起來了冬眠。

當氣溫過高,酶的催化變快,蛇類活動就變得頻繁。如果溫度進一步升高,蛇會出現不適,會找相對涼快的地方躲起來。

總之,溫度是會影響蛇類壽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危及生命的。

2、體型。

一般來說蛇的壽命還跟蛇自身的體型大小有關。

就拿我們農村常見的菜花蛇、銀環蛇,這種小型蛇,體長不超過2米,壽命差不多3~7年之間,取個平均數也就5年。

體長2米~5米之間的蛇在自然環境下差不多能活10~20年。比如大家熟知的眼鏡王蛇,壽命在5~12年之間。玉錦蛇在6~10年之間。

體長5米以上的蛇有專門的科目,被稱為蟒或蚺。這些蛇普遍生活在熱帶地區,這裡面就有亞馬遜森蚺,網紋蟒,緬甸蟒,壽命大概在15~20年之間。

目前有記載的最長的蛇是亞馬遜森蚺,長度可達10米,重量居然有250斤重,最粗的地方跟成年人男子的軀幹差不多,這種蛇當然是恐怖的。

一般人工環境飼養的蛇會比野外更長壽一些,即使一些中小型蛇平均也能活10年。

3、天敵數量。

蛇類是有天敵的。比如野豬、貓頭鷹、刺蝟、蜜罐、黃鼠狼、大型飛禽等。

如果蛇類生活在天敵比較多的地區,蛇恐怕活不過平均壽命,這也是自然界的一種平衡。

小結:蛇的壽命受到溫度的影響,這點最為重要,因為蛇是變溫動物,溫度影響其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另外,體型大的蛇普遍可活10年以上,小型蛇壽命較短,平均5年左右。

老師傅所言的蛇是什麼蛇?

老師傅所言的蛇也只是個神話故事而言,秦嶺並沒有這麼長的蛇,大機率說的是一種名為關於燭九陰的神話故事。

在《山海經·大荒北》中記載了一種名叫做燭九陰的蛇,書中寫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說的就是這蛇體型巨大可達千里,全是紅彤彤的,它閉眼天就黑了,它睜眼天就亮了,從來不睡覺、不休息,有呼風喚雨的能力。

老師傅告訴我,巨蟒最怕的就是雷電,很多大蛇都被雷劈死了。那麼巨蟒有天敵嗎?有怕的東西嗎?

巨蟒怕什麼?巨蟒的天敵是什麼?

1、巨蟒怕什麼?

巨蟒跟大多數蛇類一樣嗅覺發達,尤其怕葛藤、草苦這兩種植物的氣味。

據說巨蟒還怕充滿臭汗的衣服,遇到巨蟒直接把臭衣服扔過去,巨蟒就會俯首就擒。

2、巨蟒有天敵嗎?

所謂天敵就是一種生物以另外一種生物為食,並處於絕對壓制的地步。

比如老鼠的天敵就是貓、蛇、貓頭鷹等等。

眾所周知,大型食肉動物是幾乎沒有天敵的,比如虎豹豺狼。巨蟒這種體長可達10米,體重高達100斤以上的陸地王者來說,在自然界是幾乎沒有天敵的,但有兩個意外。

第一個就是人類。

可以說人類是自然界所有現存動物的天敵。一些人看上了巨蟒的皮,也會非法捕獵巨蟒來獲取經濟利潤,所以蟒蚺在全球很多國家都是保護動物,其數量已經岌岌可危。

就我們國家而言所有蟒蚺都是保護動物,一些小型蛇也是保護動物,不得隨意獵殺或販賣。

第二個就是人類的活動影響。

蟒蛇包括蚺需要生活在原始森林,比如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頻繁和對資源的索取,導致巴西的熱帶雨林在過去的20年縮小了接近3成,這使得包括巨蟒在內的動物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其種群數量也收到了制約。

總之,巨蟒這種體型巨大,攻擊力強的陸地王者在自然界是幾乎沒有天敵的。但是人類包括人類活則影響到了包括巨蟒在內的動物的生存,可以說人類就是巨蟒的天敵。

巨蟒那麼大,為何野外很少有巨蟒的屍體。

不管是蚺,還是蟒,還是普通體長不到2米的小蛇,其死後屍體會迅速地消失。有的蛇會死在洞裡,有的蛇死在野外,蒼蠅會迅速下卵,長出蛆蟲,加速蛇屍體的腐敗過程。

這個過程在熱帶地區會更快,再加上一些腐肉動物消化,即使是亞馬遜森蚺,幾天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所以野外看不到蛇的屍體,並不是蛇「走蛟」了,而是確實野外蛇的屍體消失的就是這麼快。

野外遇到巨蟒怎麼辦?

一般人在野外遇到巨蟒的幾率極低,而且巨蟒一般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如果真的在野外遇到巨蟒,直接快速離開就行了。

野外遇到巨蟒的機率雖然低,但是遇到小蛇還是有可能的。

野外遇到蛇怎麼辦?

今年露營熱持續火爆,有不少人選擇了野外露營過夜,除了準備好露營的裝備,還要做好野外露營的防蛇工作。

1. 做好防蛇的充分準備。

要防蛇首先就不要選擇蛇易出沒的地方,像非市政公園的草地、水邊、茂密的灌木邊,都有可能有蛇出沒。露營地區應該選擇有人管理的公園或露營營地,可提前購買市售驅蛇粉,撒在露營區域,對於打算露營過夜的人,也可以購買彩燈,蛇也不會貿然闖入。

2. 感覺有蛇時候可以這麼做。

蛇是一種非常敏感的動物,怕震動。如果你感覺到有蛇或者擔心有蛇,可以用力跺腳或者用竹棍、等上漲敲擊地面,都可以有效驅蛇。

3. 不主動惹蛇。

野外遇到蛇也不用怕。蛇是爬行動物,爬行的速度最快也只能趕上人的步行速度,所以只要還有一段安全距離,你可以選擇馬上跑,蛇的耐力也有限,無法追上全力奔跑的人。

如果你跟蛇的距離只有幾步怎麼辦?

這種情況下,切莫直接撒腿就跑,因為這會驚嚇到蛇,因為你要對它發起攻擊。正確的做法是,緩步向後退,慢慢移動,直到距離蛇有一段安全距離後,再跑。

如果你發現蛇挺直了腰板,試圖跟你比一比「身高」的時候,你可要小心了。

四目相視後,蛇對人發起攻擊前,會比一比「身高」,這個時候就是非常緊急的時刻了。如果要跑一定要用「S」型走位,切莫走直線,這是因為蛇只能看到直線。

4. 徒手抓蛇

「打蛇打七寸」,「野外碰到的蛇都是無毒的,不要怕,上去撕爛」。

這些不負責任的話,大家還是不要相信,因為蛇一般不會在你注意到它的時候發起攻擊。

據統計,絕大部分蛇咬事件都發生得很突然,被咬人事先沒有發現蛇,又驚嚇了蛇,所以野外放蛇是第一位的。

遇到蛇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畢竟要即使無毒,被任何動物咬一下,幾百上千元就沒了。

如果很不幸,你真的被蛇咬了,這份急救指南請收下。

被蛇咬了怎麼辦?

不要驚慌!不要驚慌!不要驚慌!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首先確定是無毒還是有毒。

蛇有沒有毒很好分辨,看下被蛇咬的傷口是否只有兩個毒牙印。

如果有兩個毒牙印,這就是有毒蛇,需要立刻開展自救。如果是半圈牙印,那就不要擔心,簡單用清水多次清洗傷口,酒精或碘伏消毒,不放心也可以去醫院檢查。

2、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

不要急,毒蛇的毒素是靠血液流動傳播的。冷靜下來後,你需要立刻撥打120電話,或者聯繫家人送醫,切勿劇烈跑動或走動。同時一定要記住蛇的樣子。如有可能拍下蛇的照片,這樣醫生才知道用哪一種抗毒血清。

3、等待中記得包紮好。

毒蛇的毒素隨血液流動傳播,所以可以用外套衣物或繩子在距離傷口靠近心臟的位置,也就是傷口的上部結紮,以減緩血液的流動,另外還有牢記不要結紮得太死,每隔十多分鐘鬆開重新結紮。

小結:野外被蛇咬後,最關鍵的是就是不要驚慌失措,首先確認毒蛇的種類,記住蛇的樣子,撥打120等待救援外,自己也要學會結紮傷口,大部分情況下都會沒事。

總結:

巨蟒由於體型巨大,攻擊力不弱,在自然界幾乎沒有天敵,真要有天敵的話,人類當然是巨蟒的天敵。由於人類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巨蟒在世界各地的數量大量減少。在我國所有的蟒蚺都是保護動物,不能隨意捕殺。

野外遇到巨蟒的幾率非常低,但巨蟒跟其它蛇類一樣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迅速離開即可。

野外的一些小型蛇反而是與我們接觸最多的。在野外一定要做好防蛇,如果不幸被蛇咬了,一定不要緊張失措,要記住蛇的種類,大部分情況下都會沒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ef3180a4b8a09aa04f7711b565f4b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