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當爸媽的都深有體會
每天早上叫伢起床就是一部戰鬥史
「我數到3,否則……1、2……」
「快點起床,都七點啦,還不起床就遲到啦!」
「快去洗臉!」「快點吃飯!」「快點走了啦!」
在老母親/老父親
使盡十八般武藝後
這部戰鬥史終將畫上句號
但武漢有位媽媽,叫伢起床時
怎麼叫都叫不醒
並且,伢真的沒有裝睡!
到底怎麼回事?
小女孩沉睡不醒 到底是什麼怪病?
10歲女孩真真(化名)是個敏感的女孩。最近,她經常跟父母說「上學沒意思」。
為緩解壓力,父母周末帶她出去吃大餐、到遊樂場玩,孩子笑得很開心。
13日早上,又到了上學的日子,媽媽叫真真起床,她「嗯」了一聲後倒頭又睡,這次無論怎樣都叫不醒。
媽媽一摸她渾身鬆軟,猶如昏迷,嚇壞了,連忙趕往武漢兒童醫院。
急診科醫生馬耀玲介紹,真真當時處於昏迷狀態,趕緊安排多項檢查排查原因。誰知檢查結果顯示,真真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徵都在正常範圍內,神經內科專家做腦電圖等檢查也是正常的。
最大可能性是,真真睡著了。但令人疑惑的是,給她做動脈血氣分析時,穿刺針頭穿過皮膚,絕大多數兒童會疼痛到「顫抖」,可真真還是毫無反應。
這是什麼「怪病」?
身體檢測不出毛病 醫生聊起「王俊凱」叫醒女孩
根據經驗,馬耀玲推斷,真真沒有器質性問題,也就是說,她的身體沒病。
馬醫生把真真送到留觀室繼續「睡覺」,讓父母在床邊放她平時愛聽的音樂或者她喜歡的明星表演,自己則在一旁跟真真聊天,進行心理暗示:
「真真,這是不是你喜歡聽的歌?阿姨也覺得很好聽。」
「真真,聽說你最喜歡TFboys里的王俊凱,阿姨這裡有他們的貼圖和照片,要不你看看,如果你喜歡,阿姨可以送給你。」
這一招果然見效,「睡」到大約11點,真真醒來,她告訴醫生:「你們說的話我都聽得見,但就像是睡著了一樣,動不了。」
為摸清楚孩子的「心病」癥結,該院急診科蔡小芳主任請真真單獨聊天,孩子說,最近正好和同學鬧彆扭,連帶不想上學,又沒能和父母好好溝通,壓力無處排解。
15日,真真核磁檢查結果也出來了,顯示正常。蔡小芳介紹,真真突然昏迷,結合之前的檢查,可診斷是癔症,孩子需要做心理輔導。
怎麼會得癔症?青春期孩子更易中招
武漢兒童醫院兒童心理門診主任楊少萍介紹:
癔症是指有敏感多疑、情感豐富、富於幻想、善於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性格特徵的人,在一些精神因素的作用下,急劇發生的一種心因性的疾病,屬於神經症範疇。
青少年時期是高發階段之一,女孩更多見。
癔症的表現很多,如頭痛、嘔吐,甚至失語、癱瘓、歇斯底里等多種表現。
不過,對患者本人來說,這些都是真實感受,並非「裝病」,因此家長事後千萬別責罵他們。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人際關係是他們非常重視的方面,也是苦惱的主要來源之一。」楊少萍建議,家長別溺愛孩子,對他們的物質需求百依百順。其實,相對於吃好穿好,孩子更看重的是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溝通。
除了分數,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的交友情況、與師友的相處情況等。如果孩子找家長尋求幫助卻一再受挫,他們會向父母關閉「心門」,可能引發其他問題。
楊少萍提醒家長,在孩子青春期到來之前,家長自己要學習,做好知識儲備,對孩子的變化心中有數,萬一發生問題,要清楚如何應對和引導。同時也要引導孩子了解青春期知識,讓他們遇到身體心理的變化時,不至於驚慌失措,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來源:武漢晚報新媒體
編輯:費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