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啼笑皆非的街拍
竟成了全網爆火的國畫!
砍一株燦若朝霞的桃花
送予外表刁蠻,內心溫柔的愛妻
婚姻保鮮的秘訣,是瑣碎日常里的小情趣
借力一棵生長旺盛的大樹
拉伸筋骨,做引體向上
身心放空,哪還顧得上路人的指指點點
穿一身招搖過市的情侶裝
在成都的街頭閒逛,秒上熱搜
見不得光的小秘密,還得低調保守點好
如此劍走偏鋒的漫畫作品
來自80後網紅畫家@王斌的江南
畢業於我國八大美術院之一
卻偏偏不走「正道」
將細緻、嚴謹的傳統國畫
打造成漫畫版「歡樂喜劇人」
爆款登上《商業周刊》封面
天南地北的網友們看了,卻各執一詞
「如此離經叛道,簡直是對國粹的褻瀆」
「相比把國畫供之高閣,他只是換了種方式尊重傳統」
國畫與漫畫相遇,能碰撞出什麼樣的驚喜?
一位個性低調,創意卻獨闢蹊徑的藝術家
內心藏著一個怎樣自由有趣的靈魂?
今天,就帶大家走進「不正經」的寶藏畫家王斌
在古意與幽默的交織中,感受國畫的魅力
從情趣滿格的表達中,品讀生活百味
顛覆想像,國畫也瘋狂!
逗比鑑賞大會,不笑算我輸!
相親在即,邀請哥幾個,捋個鬍子助助興。
聽聞隔壁姑娘,亦有秀髮如斯,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這緣分,妥了!
行走江湖,雜技什麼的,都是大夥心照不宣的保留技能——
點石成金,吊環勾手,一言不合再buff個泰山壓頂……
好傢夥,這是咱能免費看的嘛??
情場失戀,官場失意,
爬上偌長的竹子枝頭,沉默反思。
談資也好,笑話也罷,
在高處看到的,不只是獨特的風景,更有百味人生。
不羨鴛鴦不羨仙,唯嘆古人花式秀恩愛
親親抱抱舉高高,愛滿自溢的時候,
哪管什麼場合,周圍的眼光,
只要對面的人是他/她,就要大膽秀出來。
給成天膩歪在一起的sweetheart,比個心。
50分的我,加上50分的你,
這輩子都要一起犯傻,將「逗比」進行到底。
在奼紫嫣紅的花海中,摘一朵最艷麗的玫瑰,贈予心動的姑娘,
即使未來的航行,波濤洶湧,起起落落,
也要如《鐵達尼號》中的Jack和Rose那樣,生死不棄。
三年抱倆,五年抱仨……
一家人聲勢浩大地出門,鬧騰的娃們,
毫無例外,總是成為團寵。
忙裡偷閒,給枯燥乏味的生活加點糖
桃花壓枝的季節,手捧一把,出腳又是一把,
看一場唯美夢幻的花瓣雨,摘一顆豐滿甜美的果子,
任誰不驚嘆,這春光瀲灩,佳人如夢的時光。
萬木叢中,涮幾樣小菜,搬來麻將桌就開打。
贏家吃串,輸家飲酒,快活似神仙!
嬉鬧的聚會中,忽有黑熊光臨。
男人護駕,眾人扭成一團,
慌亂之中,倒把這愜意耍雜的「熊孩子」,成了矚目的焦點。
一盆冰鎮熱帶水果,滿屋子盛放的夏荷,
烈日下,打個盹兒,再啜飲一杯茶,
「心靜自然涼」的境界,約莫如此。
荒誕、離奇,滿屏的異想天開。
王斌的畫,無關宏大敘事,卻又合乎性情。
雙眼觸及畫紙的瞬間,無處安放的幽默,會將人牢牢鎖住,
難怪有不少被觸動了心弦的網友,直言不諱地評價:
「這是我見過最正經的畫家,畫出最不正經的畫。」
打破常規,
國畫也可以如此有趣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湖北美院教授沈偉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王斌的畫,顯然還是國畫——
技術上來自傳統工筆畫的訓練,圖像上受到經典範本的啟發。
他畫的美人,雖五官精緻,衣著靚麗,
但氣質卻是賈玲的既視感,嬉戲打鬧,恣意快活,讓人忍俊不禁。
他畫的駿馬,總是翻著白眼,挺著大肚腩,
用玩世不恭的態度,蔑視著整個世界的一切。
成百上千幅天馬行空的作品,有的取材於歷史典故、社會話題,
有的從詩詞文化、時政流行中汲取靈感……
構思精巧,筆觸古雅且老練。
當爐火純青的技術,遇上詼諧有趣的現代思維,
不僅重塑了我們對古人的刻板印象,更為厚重、傳統的國畫增添了新鮮的趣味,
讓觀者沉浸於一番逍遙天地中,流連忘返。
「我只是換了個方式尊重傳統。和「經典」打打鬧鬧,與其像朋友一樣相處。」
而這種對待「經典」的全新眼光,追根溯源,
都離不開王斌對國畫深沉的愛,及其深厚的美術功底。
1984年,王斌出生在湖北一個普通家庭。
他打小自學國畫,
2007年從湖北美術學院「國畫專業」畢業後,
陸續與武漢畫院、李可染畫院等簽約,
後又憑藉著在國畫方面極高的造詣,成了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
正所謂「畫如其人」。
王斌身上,亦全然吸收了「傳統」與「現代」兩種特質,
初見,或有幾分矛盾,細品,卻又覺得和諧。
作為典型的水瓶座,他對各種現代的「高科技」並不感冒,
可只要在任何時候,從朋友的對話,或街邊熟悉的一剎中,捕捉到靈感,
便會立馬投入到創作中,廢寢忘食。
靈感爆棚的時候,幾天就能創作出一張別致的畫作,
可若真要慢下來,前後花費的時間,又都是好幾個月起步……
「相比於數量,我更在意質量。」
在王斌眼裡,「繪畫」最重要的是表情達意,
若用固定的方程生搬硬套,便是犯了大忌。
「我從不刻意設計風格,畫畫也不打草稿,主打一個「就是怎麼舒服怎麼來」。」
這樣的「隨緣式創作」,雖然很不穩定,卻也因為無以復刻的「不確定性」,
讓王斌的畫作,愈發顯得靈動、獨特。
深處鬧市的「隱士」,
內心安定,自是逍遙
在畫畫這條路上,王斌像個孤獨的武林中人,
任他人華山論劍,定要爭個高低,
他卻一言不發,獨居山林一隅,
以「時代」為畫鏡,「傳統」為良師益友,
只將自己的生命體驗,與讀者共享,
不疾不徐,至真至誠,
怎麼都不亂了內心的節奏。
王斌常把自己的粉絲,處成知心好友。
每當新作誕生,總會第一時間分享,
不少人求來原圖作頭像、手機屏保,
卻不想,被別有用心的人「偷」了去,
抄襲、盜圖,時有發生。
可王斌,終究還是不忍辜負粉絲們的期待,
他毫不避諱地分享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希冀有人,能從自己的畫作中得到樂趣;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國畫」這門流傳了幾千年的藝術,
能以一種全新的蛻變,走向大眾。
「人這一輩子,總還是得讓一些善意的執念推著向前。」
「繪畫」對王斌而言,是一件陶冶性情的事,
用什麼技法表達,並非關鍵,只有境界,才最重要。
「就像小說里的吸星大法,吸收各門功力,再把這些功力全部打散、化解掉,留下的就是自己的東西。」
比起創作時的鬼馬,生活中的王斌,分明顯得安靜、低調。
他過著一種隱居般的生活,
每天從早開始畫畫,一直到晚上睡覺才作罷。
一邊動筆,一邊聽聽評書,
到飯點了,就給自己做頓樸素的家常菜,
畫累了就到小區的湖邊走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是而已。
他凡事都抱著一種「不爭」的態度,嚮往平淡、單純、自然的狀態。
為此,他習慣為自己的人際做減法,
把「保持內心的寧靜」,作為修煉自己的首要目標。
在這個「靜」字里,來回馳騁,世事都能變得豁然開朗,
創作的作品,無需刻意雕琢,
也能將這份對生活的熱忱,如一呈現。
「天地廣闊,只要內心洒脫自在,哪怕只於方寸之間,也自是逍遙。」
誠然,「藝術」沒有統一的標準。
但只要鑑賞的人,在和它對眼的瞬間,
內心能受到觸動,或捕獲一份久違的安寧,
它,便有了存在的意義。
圖源:微博@王斌的江南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