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串也要出「第一股」,喜姐炸串能借著煙火氣殺出重圍?

2023-05-14     快消

原標題:炸串也要出「第一股」,喜姐炸串能借著煙火氣殺出重圍?

文丨任子勛

五一前後爆火的淄博燒烤,再一次「暴露」了人間煙火氣的力量;而僅有少量直營店、卻也赴港上市獲批的「麻辣燙第一股」,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加盟商的能量。如今,喜姐炸串的創始人放言,將衝刺「炸串第一股」、跑出萬店規模,甚至「讓100個員工全款買房」……炸串,真的這麼好賺?

口號遭遇現實

不能否認,喜姐炸串擁有一副好「皮囊」。

其官網顯示,喜姐炸串隸屬南京無邊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小吃品牌,是一家集餐飲連鎖運營、標準化食材研發生產、市場營銷、品牌建設為一體的新型餐飲企業。從2019年成立至今,喜姐炸串門店已達到2258家。

近日,公司創始人王寬寬對外披露,公司已進入上市輔導,並將在2025年衝刺IPO。然而,其加盟商之一的李華(化名)最近卻在考慮閉店。他告訴快消君,「還沒回本」。

李華加盟喜姐炸串,是在2020年。彼時,他專門去其他喜姐炸串的門店觀察了一陣,覺得生意不錯,於是動了心。

細究起來,喜姐炸串「制勝」的第一點,是解決了刻板印象中的炸串——它們大多和路邊「髒攤」掛鉤,小店、凌亂的就餐環境、不穩定的出餐表現等等。但喜姐炸串通過標準化門店模型和出餐流程讓這門生意變得「體面」。再加上主打的是小店模型:員工只需要3-4人,門店實用面積只需要30平方米左右。

看起來小的投入和容易上手的操作,讓不少加盟商覺得「可行」。而更誘人的是其可能帶給加盟商的收益。

喜姐炸串的加盟費不算便宜——根據招商文件,在縣城單店整體投資需要30萬元左右,在地級市需要40萬以上,但與之匹配的「未來」是:在縣城核心商業街、步行街,單店年度凈利潤能達到35.4萬元,在地級市核心購物中心與美食街及步行街等位置,單店年度凈利潤更是能達到113.4萬元。(註:喜姐炸串標註了數據僅供參考)

可是,在親自「試水」後,李華發現這門生意並沒有那麼容易。

首先,保護半徑。當喜姐炸串門店越開越多時,門店之間產生交集的可能性也隨之越大。很快,另一家喜姐炸串開在了李華門店附近。「兩家店只隔了一條馬路,我在商業街的中間而它在另一頭,之間的距離大概在四五百米,剛剛超出喜姐炸串的保護距離。」可後果是,新店讓李華門店的收入直降近4成。

李華心中苦水難倒,因為根據招商文件,門店保護範圍視商圈不同而有所區別。比如,部分綜合體如果體量較大或有完全不同的人流動線,喜姐炸串有權視情況再開設一家店;對於非綜合體內的街邊店,如果500米內有綜合體,則喜姐炸串視情況可再開店……換言之,究竟怎麼開,開在哪,決定權在喜姐炸串手中。

再次,訂單多不必然意味著盈利大。比如李華所嘗試過的線上團購,他認為自己並沒有賺到多少。「以抖音團購為例,一份原價賣10元的商品在抖音團購上賣7元,被平台抽點後,商家到帳可能只有5元,還要再扣掉人工等成本。最後只有喜姐炸串賺到了原材料的錢。」另有加盟商向快消君抱怨,今年原材料漲價讓團購這項業務變得更難做了。

一定程度上,不論加盟商運營情況幾何,喜姐炸串均穩穩地拿到了其「進貨」的錢。

當然,也並非所有加盟商都沒有賺到錢。張帆(化名)與李華本在同一個省份,但張帆在2020年調研了一番之後、得出一個結論:當地的喜姐炸串過於飽和了,如果不能去一個增量市場,那麼這門生意可能會很難做。

帶著這樣的想法,2022年,他去了武漢。他告訴快消君,彼時,武漢只有不到10家門店,喜姐炸串希望他們能早點開業,以此來形成品牌的規模效應。早早進入地方市場的他在今年繳納了意向金,準備待尋找到合適的門店地址後開設自己的第二家店。

張帆表示,即便是新市場生意並非容易。以推廣為例,張帆需要在線上提高門店的曝光度。他回憶稱,曾連續三個月階段性地充值用於在外賣平台上提高自己門店的搜索排名,每次200元,雖然算不上多,但消耗得非常快。他還發現,這種額外投入競爭不過那些只做外賣的門店,後者能省出更多錢用以推廣。

另外,隨著喜姐炸串加速擴張,紅利期是短暫的。張帆聽到消息說,武漢2023年預計新增100家喜姐炸串門店。加盟商們如何在紅利期過後延續增長是一大挑戰。張帆認為,今年並不是一個適合新手加盟的理想環境,他的門店收入下降了大約20%,並將其歸因為消費還處在恢復期。

而李華所處的市場已步入更殘酷的洗牌階段。「我所在片區已關閉了3家喜姐炸串門店,甚至有一家加盟商為了這門生意虧了30多萬。」不過,舊店關門,總會有新店再次開業……

可是,喜姐炸串有關加盟事宜的公開平台上,卻有很多「勵志」故事,「生意一開始特別慘,一天營業額200多塊,慢慢做到最高27萬一個月。」「月入10萬,30萬開店成本」;「關掉3家奶茶店,轉行賣炸串」……

規模擴張難題

直至今天,喜姐炸串依然在描繪遠大願景。

近日,王寬寬還放出狠話:「幫助1000個創業者年賺100萬!讓100個員工全款買房,讓20個員工財富自由!」

在某次採訪中,他坦言,「其實喜姐的本質是一家食品供應鏈公司。」而他的生意就是食品供應鏈加渠道。之所以選擇這個炸串,一是具備供應鏈屬性;二是具備供應鏈附加值;三是能夠通過供應鏈賦能門店。

而門店正是其所言的「渠道」。王寬寬還道出了自己的邏輯——以終為始,這叫產品倒做或者是項目倒做、品牌倒做。

讓他引以為傲的是,如今喜姐炸串已在全國建立9個總倉,覆蓋29個省級行政區域和304座城市。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費、每天為加盟門店提供物料,都能賺到錢。而他自己最經典的故事,莫過於「9平小店日流水最高7萬元,坪效7777.8元/平/天」。

可萬店規模真的可行嗎?諸多品牌放開加盟的當下,加盟商夠用嗎?

有觀點認為,喜姐炸串存在很多現實挑戰。

一位餐飲行業內人士向快消君指出,炸串行業存在兩個根本性痛點。第一,無論是從行業來說還是具體到與炸串相關的技術,門檻都不高。第二,炸串是一種小吃,這個行業中的品牌從「出生」到熱度下降,周期不長。

也正因為如此,諸如炸串這類連鎖加盟生意常常背負輿論壓力,被認為是受資本方的影響。

企查查顯示,喜姐炸串目前已經完成4輪融資,分別為2021年10月披露的2.95億A輪融資;2022年4月披露7500萬人民幣A+輪融資,以及2022年8月的戰略輪融資和2022年10月的戰略融資。有媒體披露,截至目前,喜姐炸串融資總金額約為3.7億人民幣。

而快消君查詢工商信息注意到,王寬寬作為最終受益人的受益股份從今年3月8日的61.72%經過多次變更後已下降到4月14日的49.87%。喜姐炸串的未來,王寬寬的話語權究竟有多少也值得追問。

業內,有觀點認為,主打加盟制的餐飲連鎖在門店規模逐漸提升時,一個良好信號是多店係數提升,即有多少老加盟商能留下來開更多店。張帆也表示,一家門店的盈利能力會有上限。對於追求收入增長的加盟商來說,需要通過「做加法」開更多門店來實現這一目標。

可加盟商往往在開首店時便遇到各種難題,需要品牌方指導。在張帆與李華處,喜姐炸串表現出了督導管理上的差異。

張帆表示,門店督導每個月會來一至兩次,不定期的抽查產品質量和衛生等等,並按相關標準處罰。但在李華看來,門店督導的表現不如他曾經加盟過的奶茶品牌——雖然二者屬不同賽道,但在門店經營上、從原材料管理到製作標準化,都有一定相似之處。

「奶茶店督導會來店裡檢查原材料保質期,指導開水器多長時間清理一次,以及產品製作流程中出現哪些問題等。而喜姐炸串的督導更多是檢查物料擺放以及是否有串貨等情況。」李華表示。對此,張帆也認為,由於喜姐炸串門店數量不斷新增,督導精力有限。

想走向萬店規模,喜姐炸串不僅要解決督導問題,還要走向更下沉的市場。但在前述餐飲人士看來,以喜姐炸串目前的價格定位,並結合炸串下沉市場的現狀來看,存在壓力。一方面,喜姐炸串在一二線等城市的客單價超過20元。這個價格是否算實惠,放在不同市場需要打上問號。另一方面,下沉市場存在各種開店時間久且享有口碑的夫妻店,喜姐炸串的競爭力也有待考證。

不過,王寬寬在今年宣布了二代門店模型,他表示門店模型在45平方米左右就能開,是未來鄉鎮可以開設的店型,同時要將價格帶拉到9.9元一份。

當然,這尚停留在需要「見證」中,而在下沉市場,王寬寬有關喜姐炸串的夢想又會迎來怎樣的回應。通過標準化門店以及自建供應鏈,他的萬店計劃以及造富計劃,真的可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dac2421334ed40994311d54592da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