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農林大用一場催淚電影,給學生上了開學第一堂「思政課」

2023-08-01     繪彩平凡

原標題:浙農林大用一場催淚電影,給學生上了開學第一堂「思政課」

親情可能是這個春節檔最火的概念。春節檔票房奇蹟《你好,李煥英》讓無數觀眾為母愛感動,而《有家》則講述了一個孝子歷盡艱辛喚醒植物人母親的故事。

在重型「催淚彈」的轟炸下,浙農林大00後大學生們紛紛表示「沒扛住」,「看哭了」。

「用自己的孝心與毅力,去對抗命運給他的枷鎖,讓我感受到了『生而為人』的力量。」浙農林大的學生汪雨琪說。

電影《有家》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男主人公朱有家的家庭遭遇變故,母親意外變成了植物人,他克服常人難以承受的困難,勇敢挑起照顧植物人養母和重病養父的生活重擔。20年艱辛守候、7300天的精心照料,朱有家終於喚醒了沉睡的母親。

有趣的是,這個電影主角「朱有家」其實有真實的人物原型,他們是兩位全國道德模範,其中一位就是浙江農林大學學生,他背母上學的故事曾感動了很多人。

於是,當《有家》在浙江農林大學放映,就成了一堂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課。電影放映完以後,學生們都大為感動,展開熱烈討論。

「電影改編自我們校友的真實故事,感慨良多。」集賢學院新文科201班汪雨琪說,「世事無常,但我們仍需堅守,需堅強,需對抗。這就是我看完電影《有家》最大的收穫。」

中藥201班的楊甯兮說:「每一個陷入困境的人都應該懷抱希望。他的天使就在不遠的地方。」

「如果讓我經歷有家的人生,我能否像他一樣堅持下來?恐怕很難很難。」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徐翰林同學說,「古人言:『百善孝為先』,有家以自身言行,完美詮釋了中華傳統美德——孝道。這部電影不僅將一位百折不撓的人物呈現在觀眾面前,更是將中華優秀文化中孝敬父母、與人為善、自強不息的精神傳遞給世人,可以說將作品做到了高於生活。」

在電影中,還有一些師生不僅看到了親情和孝道,還看出了扶貧工作的重要性。

中宣部有關部門肯定了《有家》「思想內涵積極向上,演員表演細膩樸實,故事情節催人淚下,『有家』的雙關意蘊突出,是一部有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現實主義作品」,同時指出「在大投入大製作大場面影片盛行,靠高片酬和明星吸引票房的今天,該片的教育意義和社會價值尤為寶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ba1d7a3948dfdca26f41e5be5c7cf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