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的。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開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直射地球赤道。《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每當秋分快要來臨的時候,村裡老輩人總會說「早秋分,大雪封門,晚秋分,單衣過冬」,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如何判斷早秋分和晚秋分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一候雷始收聲
到了秋分時節,陰氣始盛,故不再打雷了。
二候蟄蟲坯戶
隨著天氣變冷,蟄居之蟲開始藏入穴中,並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禦寒。
三候水始涸
由於秋天降雨減少,氣候乾燥,湖泊河流水量變少,而沼澤、水窪則處於乾涸狀態。
前半句的意思是,如果秋分節氣來得比較早,那麼當年冬天可能會比較寒冷,降雪量也會很大,以至於會出現大雪堆積封堵門戶的情況。後半句是說如果秋分節氣來得比較晚,那麼這一年的冬天可能會比較暖和,人們甚至可以穿著單衣度過寒冬。
早秋分是指秋分出現在農曆八月上旬,而晚秋分則是指秋分在農曆八月下旬或更晚。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根據秋分的時間來判斷,如果秋分在酉時(17:00至19:00)之前,即為早秋分;如果秋分在酉時之後,則為晚秋分。
2024年秋分的具體時間是9月22日(農曆八月二十)20:43:27,由此可以看到,這個時間是在下旬,而且在酉時之後,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它直接稱之為晚秋分。
合理飲食
秋季氣溫比較乾燥,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溫潤的食物,如山藥、蓮藕、百合、銀耳等,有助於潤燥。同時也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如梨、蘋果、葡萄、菠菜、芹菜等。
一定要減少辛辣食物和油膩食物的攝入,如辣椒、花椒、火鍋等,以免加重秋燥症狀。
早睡早起
秋分時節一定要順應天時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這也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來說,每天晚上 10 點前入睡,早上 6 點左右起床較為適宜。
注意保暖
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後氣溫會逐漸下降,也要注意添加衣物,尤其是早晚時段,要注意保暖。
可以準備一些長袖襯衫、外套、長褲等,或者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適度運動
秋天一定選擇適合秋季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等,以增強體質。
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強度不宜過大,避免過度勞累。運動後要及時更換汗濕的衣物,防止著涼。
調節情緒
秋季萬物凋零,容易讓人產生悲傷、憂鬱的情緒,一定要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可以通過聽音樂、閱讀、旅遊等方式放鬆心情,以緩解壓力。
寫到最後
按照老輩人留下的俗諺來看,今年的冬天可能不會太冷,這是因為2024年是晚秋分,屬於單衣過寒冬的情況。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的俗諺正在慢慢的淡出我們的生活。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俗諺都是老輩人根據經驗總結出來的,因此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馬上就要秋分了大家一定要記得合理飲食、早睡早起、注意保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渡過這個秋天。大家如果還有別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同時也歡迎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