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季火一季,這高分國綜回歸更能打了

2023-02-08     電影鋪子

原標題:出一季火一季,這高分國綜回歸更能打了

縱觀內娛,明星遊戲類綜藝層出不窮,

但能做到既長壽,口碑與人氣還居高不下的,少之又少。

「明偵」系列,算難得的一個。

如今,新的一季如約而至,一回歸就拿下了9.2分——

《大偵探》第八季

帷幕拉開,依舊是熟悉的配方。

延續「角色扮演+推理遊戲」的核心模式。

離奇案件懸疑燒腦,嘉賓們在探討解謎間不忘拋梗接梗、並聚焦當下社會議題。

簡單為沒追過的小夥伴介紹下規則:

七位嘉賓分別三種身份,偵探、真兇和玩家。

其中只有真兇可以撒謊。

找出真兇不是偵探的專屬任務。

如果玩家投出了正確的真兇,也能獲得徽章獎勵。

若任務失敗,則兇手獲得全部徽章。

下面鋪子帶大家捋一捋本季第一個案件——

M207年,落日鎮迷霧森林日不落公館內,發生了一起命案。

死者傳媒大王甄火火被發現死於202房間。

死時眼睛被黑布蒙住,雙手被反綁,心臟處中刀。

蹊蹺的是,甄火火的死狀與七年前一樁懸而未破的「落日大學花季少女雙屍命案」如出一轍……

案發前,除死者之外,身在公館中的有五人,分別是張搖滾(張若昀)、蓉天真(楊蓉)、大磚家(大張偉)、魏新聞(魏晨)和鷗迪嘉(王鷗)。

幾個素不相識的人因論壇上一則神秘信息,不約而同來到了日不落公館。

案發時大雪封山,所有人員不能進出。

因此,殺人兇手就鎖定在前來參加聚會的這五人之中。

案發後第一個發現屍體的是大磚家,他被202房間裡散出的濃煙引來,撞碎門上的玻璃,看到躺在地上的甄火火……

背景交代完畢,接下來眾人照例分頭搜查案發現場,以及每位嫌疑人房間裡的線索。

一輪搜證之後,案件逐漸顯現出它的輪廓——

在場的嫌疑人每一個都有殺害甄火火的動機。

而甄火火與七年前的「少女雙屍命案」有著莫大關聯:

M200年1月20日和25日,落日大學接連發生兩起在校女大學生遇害事件。

當時死亡現場均留下了《日落》歌詞卡片,此案至今未破。

而在去世前不久,兩名女生還曾接連遭遇「性侵門」與「私照門」事件……

這兩起案件都曾由甄火火名下的雜誌社大肆報道。

一場對無良媒體人進行的報復?

真相遠不止這麼簡單……

隨著第二輪搜證的開始,線索逐漸豐滿且環環相扣

比如通過甄火火房間裡突兀的煙餅、地上異樣的血跡等種種跡象,可以推測出大磚家最初看到的那具「屍體」不過是甄火火自導自演的一齣戲碼。

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讓真兇有機可乘,最終遭遇殺害……

給愛好推理的朋友帶來了沉浸式的解密快感

第一期節目末尾迎來一個大反轉。

在蓉天真的錄像里,無意中拍到了身後那座大時鐘。

仔細看,時鐘指針快速旋轉,最終停在了10:20。

也就是說,先前玩家推理分析所依託的時間線被整個打亂了。

不僅如此,這個不易察覺的細節還成為了破局的關鍵。

兇手混淆時間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為了保證大家觀看過程中的推理樂趣,這裡鋪子就不多劇透了。

隨著偵查進度推進,又有另外幾起陳年舊案被勾連出來……

M190年6月21日,

落日鎮東北郊的迷霧森林裡,發現了女性殘破衣物、屍骨及一雙女式童鞋,現場也留下了寫有《落日》歌詞的卡片。

這樁27年前發生的母女被害案的頭號嫌疑人王水水,手腕處有和甄火火一樣的落日紋身。

他後因神經錯亂進入落日精神病院治療,於M199年死於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徵……

M167年,一對父子賈大壯和賈鯊鯊。

於迷霧森林內失蹤,後被判定為死亡。

而鷗迪嘉的爸爸就姓賈,或許她的身上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繼續向前推,甚至能追溯到更早。

M160年,

《落日》的原唱歌手艾莉,同樣被銳器刺穿心臟,雙手被麻繩反綁,雙眼被黑色絲絨布蒙住……

時間線之長,被害者之多,作案手法之雷同,讓人看得頭皮逐漸發麻……

由此也衍生出諸多懸念:

這些案件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聯?

是同一人橫跨40年的作案?還是模仿或復仇?又或者是一撥人的有組織犯罪?

在場的這些嫌疑人身上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條條線索編織起一張巨大的網,

拿捏劇本殺精髓,吊足觀眾胃口,

不少詭計陷阱也讓人大呼想不到。

在場景設計上,也看得出來節目下了本,

陰森而華麗,氛圍感很足。

好幾個場面都讓人背後一涼。

不管從先導片還是第一案來看,節目的劇本與製作都保持住了之前的水準。

但這樣也並不是說《大偵探》第八季完美無缺。

比如,一些觀眾認為第一案中的核心詭計與日本推理小說《霧切》中「利布拉女子學院」事件里的天平結構建築物高度相似。鍾出現的時候硬核劇本殺玩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再比如搜證與解謎的過程縮短了。

不少與案件有關的事實真相全靠嘉賓口述,減少了推理樂趣。

不過除了推理爽感與微的氛圍感,大偵探系列最難得的,還是它最終落腳的現實意義

每一期都聚焦多個當下尖銳的社會議題。

校園霸凌、家庭暴力、容貌焦慮、兒童保護……

在引發共鳴的同時,也試圖向觀眾傳遞真善美的價值觀。

這一季中依舊延續了這樣的表達。

比如「少女雙屍命案」中,

長相平平、成績普通的受害女生郝平凡,曾遭遇優秀學長「特優秀」的強姦。

她鼓足勇氣公開特優秀的罪行,得到的不是鼓勵和支持,反而是對她外表的攻擊、指責她品行不端、勾引在先。

媒體更是帶節奏、引導輿論。

「仙人跳還是被侵犯?」

「論天之驕子性侵普女的真實性分析」。

甚至在郝平凡死後,無良媒體為了博眼球直接妄下結論:兇手的目標就是行為不檢點的女孩……

「受害者有罪論」的導向始終存在,

本該由加害者承擔的痛苦與指責,卻大半都被施加給了被害者。

而就在「少女雙屍案」發生同時,落日鎮另一被殺害的男孩卻無人知曉,只因他的死沒有八卦價值而被一筆帶過。

直指無良媒體的道德缺失。

還有當年,張搖滾因與死者共用一台電腦被誤認為是死者隱私照片的竊取者。

傳媒大王甄火火更是通過對輿論的操弄與一些失實的報道將張搖滾描繪為整個殺人案件的兇手。

雖然因為證據不足張搖滾被無罪釋放,但是學業和前程都遭受影響,同時也受到受害者家屬和網民的指責謾罵……

探討的是輿論與網暴的巨大殺傷力。

也呼籲我們在面對鋪天蓋地的新聞時,要擦亮雙眼:

「真正的人其實不是在你聽到的裡面,而是在你見到的裡面。

用眼睛辨別事實,而不是用耳朵捕風捉影。」

《大偵探》身為一檔綜藝節目,從最近幾期的立意與製作水準而言,甚至已經超越了不少以「懸疑、劇情」為標籤的影視作品;

而更打動人的地方在於,

在這檔綜藝里,沒有一個人物是「天生惡人」,悲劇的發生必有其根源性的內核。

它試圖探討人性惡的根源與善的回歸,

在娛樂之餘,帶來一點思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af16588432f68eeea926d2ed496ed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