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教育比較成功的家庭,大多有這7個錦囊妙計,你做到了幾個?

2021-03-29     兩口育兒

原標題:總結教育比較成功的家庭,大多有這7個錦囊妙計,你做到了幾個?

今年央視春晚的相聲《如此家長》,形象地塑造了一對望子成龍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而疲於奔命的情景,再現了孩子面臨的巨大壓力。

語言和內容雖有些誇張,卻讓很多人產生共鳴,笑過之後又倍感無奈。

相聲中的家長明知道這樣做很有弊病,但又怕孩子不能在考試中脫穎而出,因而挖空心思地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希望藉助外界的力量讓孩子拔苗助長,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被無數父母奉為真理。

對孩子來說,本身正常的學習負擔已經很重,再增加繪畫、書法和鋼琴等課外活動。不但影響正常的學習,身體也可能承受不住,容易讓他們產生厭學心理,從而把學習視作負擔,使人不由得對孩子的處境感到心疼。

其實,這些做法都違背了教育的初衷,讓孩子普遍感到不快樂,剝奪了他們幸福生活的權利。

對於這些亂象,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已失去了教育的本意,迫切需要做出改變。

那麼,教育是為了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感受呢?

不少名人早就對教育的本質有過探討,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 奧地利心理專家阿德勒則認為:一個人成年後的幸福感與幼兒時的遭遇有關,並留下那句廣為流傳的名言。
  •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認為:很多人都在關注孩子的未來,但卻恰恰忽略了他們的現在,讓孩子違背規律地成長,這是不可容忍的。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家委會理事長朱永新說:當前應該倡導一種教育理念,那就是成人比成才重要、幸福比成功重要,因而提高父母的基本教育素養是最根本的事。

他還認為,即便孩子考上北大和清華,工作後有了百萬年薪,如果感到不幸福,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

許多家長對補課十分迷信,以為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根據大數據的統計,這種做法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相反有的孩子不補課,更有時間和精力去做他喜歡的事,將來的發展更好。

因此,教育不是為了簡單地讓孩子學到一些知識,而是要通過學習、鍛鍊和培養,使他們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要讓他們感到快樂和幸福。

那麼,作為父母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感到幸福呢?

01丨經常陪伴孩子

有的父母應酬多,經常以工作忙為藉口而忽略孩子的存在,也有的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寧可下班回來打遊戲和看電視,也不願陪伴孩子。

其實,與孩子一起散步、說話和讀書等,都是一種很好的陪伴,不管與孩子談論和交流哪些話題,都會在他腦海里留下印記。

即便他現在可能不懂,以後對他也會有幫助,甚至成為他學習和工作的動力,更重要的是,與孩子在一起,有利於家庭關係的融合。

因此,不管自己再忙,也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希望孩子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必須改正自身的懶惰行為。

02丨讓孩子愛上閱讀

有人說,黃金有價,知識無價。

書籍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它通過一個個人物或者動物的命運,傳遞作者的願望和理想,從而構築孩子的價值觀。

閱讀主要從家庭開始,既能讓孩子認識未知的領域,獲取很多有用的知識,又能豐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因而閱讀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

因此,要讓孩子多閱讀,提高閱讀的興趣、能力並養成習慣,如果孩子不識字,可以與孩子一起親子共讀,讓父母讀孩子聽,在孩子識字之後,可以由孩子讀父母聽。

孩子不懂的知識,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如果他愛上閱讀,今後會主動地找書學習,這比父母的耳提面命更加有用。

03丨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比如:吃飯、與人交往和過馬路等,都需要遵守禮儀和規則,並自覺地形成習慣。

孩子是否喜歡學習,取決於是否有學習的習慣,一旦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用父母監督,一般都能主動地學習。

根據心理學研究,通過連續21天的不間斷訓練,孩子的習慣就能養成。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培養起愛學習的好習慣,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做事不拖拉,這是教育成功的一個標誌。

04丨有獨立的空間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興趣愛好,不可能千篇一律。如果希望孩子成才,父母就要給他一個獨立的空間,放手讓他有展示才能的機會和舞台,讓他順利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不能設置過多的條條框框,或者胡亂干涉孩子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他的發展,還會束縛內在潛能的發揮,最後導致孩子一事無成,變成永遠也長不大的人。

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條件,幫助他找到自信,這是極為重要的。

05丨尊重孩子的想法

童年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其性格、追求和價值觀都在這個階段初步養成,會深刻的影響將來的成長。

從歐洲文藝復興以後,特別是聯合國制訂《兒童憲章》後,兒童才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被人承認。

在歷史上長期把孩子作為父母的附屬品,沒有把他們當作是一個獨立的人,因而極其忽略對他們的關心,導致孩子人不被人尊重,也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

因此,父母如果愛孩子,就要尊重他的想法和願望,讓他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發展的道路。

06丨培養健康的人格

在孩子的人生中,分數不僅僅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道德和人品,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的父母經常關注孩子的學習,卻很少關注其思想品德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和理念非常危險,對孩子的人格培養並無幫助,還可能起到誤導作用。

因此,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高尚的品德遠勝於考試的分數,經常給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傳遞和灌輸正確的價值觀,為形成健全的人格體系奠定基礎。

07丨相信孩子的內在潛能

科學研究證明,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找到這個點,孩子的潛能將被激發出來,如果經常處於父母的指責和抱怨中,他們將得不到成長和鍛鍊。

所以,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允許他不斷地嘗試,並經常給予欣賞、鼓勵和肯定,這樣能幫助孩子順利的發展。

很多教育學家通過認真地觀察和總結,認為在教育方面比較成功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大都有一些特別的方法,被人稱之為「錦囊妙計」。因此,這些妙計值得父母作為參考和借鑑,不要讓相聲中諷刺的現象再度發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Q8rgngBrsvY2_UuLu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