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的造富神話,十年前早有預兆

2019-07-23     光明財經資訊




7月22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正式上市,從整個盤面運行來看,集合競價階段大幅上漲,開盤後多數股票呈現出回落走勢並觸發30%臨停,但是隨後再次呈現強勢拉升,安集科技、天宜上佳、西部超導均觸發60%上漲臨停。

|科創板的造富神話

這一天,科創板就創造了造富神話:一天之間就誕生了125位億萬富豪!而且22位是出自同一公司!

2019年7月22日,資本市場見證了專屬於科創板的狂歡。 在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中,有17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這些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經過科創板上市首秀,均實現了可觀的帳面財富。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收盤時間,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的平均漲幅達到139.55%,總成交額約為485億元,平均成交額達到19.40億元,平均換手率為77.78%,以收盤價計算的靜態市盈率平均為120倍。

昨天的「最牛股」當屬安集科技,簡直是史無前例怕也是後無來者的「瘋狂」。截至當日收盤,安集科技股價漲幅高達400.15%,市盈率達到178倍,盤中最高暴漲520.6%。由於安集打新中一簽的金額為1.96萬元,盤中最高到243.2元時,股民中一簽可賺逾10萬元。

但是,「科創板首富」卻沒有誕生在這個「神奇」的安集科技中,而是出自於科創板編號第一股華興源創,華興源創實控人陳文源夫婦以83.83%的持股比例,穩坐「科創板首富」寶座。

就公司造富能力而言,睿創微納造就億萬富豪數量最多,達22人;第二位的杭可科技造就12位億萬富豪;嘉元科技位列第三,造就了11位億萬富豪。

|十年前首批科創板企業的現狀

毫不意外,科創板的造富效應確實顯著,造就了125位億萬富翁。

巧合的是,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上市首日,其股東之中也同樣誕生了125位億萬富豪,此番科創板「造富神話」與之如出一轍。然而,創業板歷史數據顯示,首批新股首日上漲明顯,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首批上市股股價表現差異拉大,其中既有10年上漲10倍的牛股,也有跌回發行價甚至破發的股票,還有面臨退市的股票。

回顧歷史,2009年9月17日,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第1次會議召開,青島特銳德(300001)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風機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舉行開板啟動儀式。

當時,上證指數從2640點左右漲到3340點,漲幅近26%。


中小板指從4000點附近,一直漲到5600點附近,累計上漲近1600點,漲幅近40%。


從首批上市的28家創業板公司分析,平均市盈率為56.7倍,按照當時的發行市盈率水平,還是處於相對偏高的狀態。


十年間,當時的首批創業板企業的走勢命運如何呢?


首批28家創業板企業名單中,多數創業板上市公司還是獲得了正向收益率。但是,實現翻倍以上累計漲幅的創業板企業占比不算高。

既有愛爾眼科這樣表現亮眼的上市公司,也有金亞科技陷入暫停上市的局面。




從數量來看,十年前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僅有28家上市公司,而十年後,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則達到773家左右,企業數量上發生了飛躍式增長。

從市值規模上看,當年市值規模最高也僅是百餘億,如今創業板市場已有三家破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分別是溫氏股份、邁瑞醫療以及寧德時代,而東方財富和愛爾眼科也非常接近千億市值。總市值規模至今已成為數萬億級別的市值規模了。

從2009年至2019年,從開板到擴容,創業板在這十年時間內完成了跨越式發展,多項數據獲得了亮眼的成績。

對於科創板市場的重要特徵則是試點註冊制度,未來科創板市場的容量規模有望大幅膨脹。


十年一對比,會發現創業板企業的成熟性與穩定性還不錯,雖然存在企業生命周期相對漫長,但是十年前首批上市的創業板企業到如今也基本都是扛過了市場變遷,依然堅挺存在的。

今天的造富神話,一切皆有跡可尋!

圖|攝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PWWImwBmyVoG_1Z-by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