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山東,再硬核一些

2020-02-12     大朴國學


這幾天,被山東搬家式支援湖北的新聞刷屏了,很多朋友把各種連結發給我。

說實話,作為一個山東人,感到很驕傲,也很自豪,當然,這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因為山東人歷來如此,這很硬核,也很山東。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山東人經得住每一次的考驗。

因為拍攝《大道魯商》的緣故,很多朋友問過我同一個問題,說為什麼山東知名的企業家不多?我說這個問題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但是有一點是值得關注的,山東人不張揚,但是遇到重大變故的時候,山東人,山東的企業家很多都會挺身而出,雖然他們挺身而出的方式,還是在背後默默的做貢獻,而不是把自己放在聚光燈下,把自己放到風頭浪尖。

那不是山東人的性格,最終,大家記住的是「山東人」,而不是一個個具體的人

拍攝《大道魯商》期間,我採訪了很多在外地經商的山東企業家,我有一個觀點,大家也都非常認同,山東人的好口碑,是我們的先人們幾千年下來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和資產。

很多山東企業家,在外地,甚至是海外,因為是山東人,而被特別禮遇的情況時有發生,作為一個山東人別輕易的壞了這來之不易的好名聲。

這次援助湖北的山東團隊中,也有很多我的朋友,真心的祝福他們,不辱使命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

看到這些最美逆行者的時候,第一個浮現在我腦海里的孟老夫子那句話: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管是過了幾千年,這種浩然正氣,永遠都能震撼人心,永遠都能激勵更多的人投入到解民於倒懸的事業中去。



再想到兩個山東和湖北有關的典故,他們也是一身浩然正氣,救民於水火的孤膽英雄

一個是孤身一人,從山東徒步一千多公里到達楚國,止楚攻宋的墨家的創始人墨翟。而他首先需要征服的,也是他的老鄉魯班。

公元前440年前後,墨子約29歲時,楚國準備攻打宋國,請工匠魯班製造攻城的雲梯等器械。

墨子正在家鄉講學,聽到消息後非常著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帶領三百名精壯弟子,幫助宋國守城;一面親自出馬勸阻楚王。

墨子從魯地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腳爛,毫不在意,十天後到達楚的國都郢(叫郢地的地方很多)。到郢都後,墨子先找到魯班,說服他停止製造攻宋的武器,魯班引薦墨子見楚王。

墨子說:「現在有一個人,丟掉自己的彩飾馬車,卻想偷鄰居的破車子;丟掉自己的華麗衣裳,卻想偷鄰居的粗布衣,這是個什麼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這個人一定有偷竊病吧!」

墨子趁機對楚王說:「楚國方圓五千里,土地富饒,物產豐富,而宋國疆域狹窄,資源貧困。兩相對比,正如彩車與破車、錦繡與破衣。大王攻打宋國,這不正如偷竊癖者一樣?如攻宋,大王一定會喪失道義,並且一定會失敗。」

楚王理屈辭窮,借魯班已造好攻城器械為由,拒絕放棄攻宋的決定。墨子又對楚王說:「魯班製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勝的法寶。大王如果不信,就讓我與他當面演習一下攻與守的戰陣,看我如何破解它!」

楚王答應後,墨子就用腰帶模擬城牆,以木片表示各種器械,同魯班演習各種攻守戰陣。魯班組織了多次進攻,結果多次被墨子擊破。魯班攻城器械用盡,墨子守城器械還有剩餘。

魯班認輸後故意說:「我知道怎麼贏你,可我不說。」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贏我,我也不說。」楚王莫名其妙,問:「你們說的是什麼?」墨子義正辭嚴他說:「他以為殺了我,宋國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製造的器械指揮守城,同宋國軍民一起嚴陣以待!即使殺了我,你也無法取勝!」這番話,徹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頭,楚王知道取勝無望,被迫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劃。


當墨子完成了他止楚伐宋的計劃之後,他徒步返回魯國。

被他救了的宋國人,當他在雨夜途徑宋國的時候,不願意收留他,讓他避雨,他只是壓了壓自己的帽子,繼續前行,消失在雨夜的深處。

墨子和墨家旗幟鮮明的反對戰爭,並發明了很多戰術、戰法、器械幫助被攻打的地方守城。

後來的墨家巨子孟勝,用自己和180名墨家弟子的生命,英勇就義,幫助楚國的陽城君守城。

楚悼王重用名將吳起,當他去世後,那些之前嫉恨吳起的大臣們要把吳起殺掉。吳起最後故意伏在楚悼王的遺體上,最終被亂箭射死,也有很多箭射中了楚悼王的遺體。按照當時楚國的法律,這是大罪。之後繼位的楚肅王要殺光那些射殺吳起並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這中間就有陽城君。陽城君得到消息以後,馬上就逃跑了。楚肅王要派兵收回陽城君的封地,而替陽城君守城的正是墨家巨子孟勝。孟勝覺得既然受陽城君所託,如果無法完成守護的任務,只有一死。他的弟子徐弱就勸他,事已至此,一死也對陽城君沒有任何幫助了,而且這樣還會讓墨家遭受巨大的損失,也有可能讓墨家就此消失。而孟勝則認為,他與陽城君交情匪淺,又受重託,若不一死,以後恐怕再不會有人信任墨者了。他覺得把巨子之位傳給宋國的墨者田襄子,不會讓墨家絕世。徐弱聽了孟勝的話,就先去赴死了。孟勝命令三個人去傳位給田襄子,然後赴死,前後跟隨孟勝赴死的有約180人。三個去傳令的弟子,完成任務後,旋即返回陽城君的封地,與孟勝共同赴死。


幾千年來,齊魯大地,用自己的文化滋養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善良淳樸的人民,也湧現出了眾多的點亮中國文化夜空的先賢大哲,他們忠肝義膽,他們熱情好客,他們淳樸的甚至讓人覺得木訥,他們善良的讓人以為自己「很傻」,他們保守,不懂時尚,甚至很土……….



相比於其他省份,山東雖然的區域不算太大,但是,山東卻格外被眷顧,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或丘陵,適合發展農業,距今約六千年至七千年的北辛文化(輻射山東西部絕大部分地區),是中國遠古文化的一個中心。北辛文化孕育了中國最早的農耕文明,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的起點,距今7000-6000年前,考古出土的粟,還有很多的工具,還有不少的經過馴養的動物。這裡不僅出現了墨子、魯班,還有中國的造車之神奚仲,能工巧匠發明了大量的器械,可以說這裡是中國最早的手工業的發源地,工匠精神的原初。這裡還孕育出了後來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龍山文化是一個時期的指稱,其命名之地是濟南章丘的龍山),也是東夷文化的發源之地。



山東這片土地上不僅有銳意進取的齊文化,也有內斂自省的魯文化,還有頗為神秘的東夷文化。1984年,在孔子誕辰2535周年紀念儀式上,曲阜孔廟首次排演了挖掘整理的周禮舞樂,在海內外引起巨大轟動。

必須說明的是,這並不是真正的周禮,更不是全部的周禮。

周禮,其實是周朝進行社會教化和行政管理的一套縝密而嚴格的禮法制度。


周公制禮,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周禮的創建,宣告人類徹底擺脫野蠻,從而進入文明的時代。


而制定周禮的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封於魯國,被後人尊為儒學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


姜太公與周公旦,兩位卓越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以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治國理念,分別在各自的封國實施人類社會文明的探索,使齊魯兩國呈現不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形態。其後,齊國出現了重商主義的一代名相——管仲和晏嬰,魯國出現了道德主義的思想大師——孔子和孟子。

類似的區別甚至一直延續至今。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禮」和「仁」是其思想核心。禮是外化的行為規範,而支持和引導這種行為規範的,則是內心的「仁」。


在「禮崩樂壞」的春秋後期,魯國出現以復興周禮為己任的孔子及其儒家學派,也就毫不為怪了。

孔子之後,曾子、墨子、孟子等思想大師相繼而來,群星璀璨,共同裝點出魯文化明亮而美麗的夜空。

齊文化崇尚功利、注重革新;魯文化則尊崇仁義道德、恪守傳統;如果說,齊文化是一種開放的、擴張性較強的文化,那麼魯文化則是一種內斂的、自省意識較強的文化。

這幾年一直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經落後了,為什麼落後了的山東,應該多一些齊文化的銳意進取,自我革新,勇於自省,就像孔子的弟子曾老夫子說的那樣: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極力自省存誠,自立自新,在尊重傳統與銳意進取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僅展現了山東人的古樸與熱情,也展現出了山東發達的農業,完備的工業基礎,山東也極有可能是各個省份中,工業體系最為完備的一個省份。

希望疫情結束後,山東能夠更快的完成自我的革新,不要再躺在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先輩們的功勞簿上了,奮起直追,造就更硬核的山東,也能夠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JQMTHABjYh_GJGVlq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