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種併發症」,幾乎所有的糖尿病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而在糖尿病引起的各種併發症中,70%為心血管疾病,尤以冠心病最多見,因此:糖尿病與冠心病可以稱之為「等危症」。
老樊今年51歲,去年來我院接受體檢,結果空腹血糖12mmol/L(正常值為3.89~6.1mmol/L),確診患有糖尿病。
聽說糖尿病很害人,會造成失明、腦梗塞、心梗、腎衰、截肢等問題,所以老樊非常重視,開始接受正規治療。
這幾天,老樊胸悶憋氣,到醫院做心電圖,發現嚴重的心肌缺血,做心臟造影發現3支大的血管都有嚴重狹窄,已經不能支架,需要外科搭橋解決。因為有糖尿病,家屬一直在猶豫做不做搭橋。家屬問,去年才發現糖尿病,血糖控制得還可以,怎麼心臟血管就堵了呢?到底咋回事?
首先,糖尿病對人體血管的損害是瀰漫性的、長期的,也就是所有血管都長期受到損傷,逐漸血管內皮受損,斑塊形成,導致心血管狹窄,最終導致冠心病。也就是說,老樊去年發現糖尿病,控制得挺好,只代表這一年糖尿病對其血管的損傷得到一定控制,但之前到底患糖尿病多少年,沒有人知道,因為之前老樊從來沒查過血糖,他極有可能患糖尿病多年,血管早已出現嚴重的狹窄,只是最近才表現出來而已。
第二,引起冠心病的原因很多,不僅僅是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控制不好,都會導致心血管斑塊加重,引起心血管疾病。除了「三高」,遺傳基因、肥胖、抽煙酗酒、久坐不運動、熬夜、壓力大、飲食不健康等,也都會導致心血管斑塊形成,狹窄加重,從而導致冠心病。
第三,糖尿病患者血壓、血脂控制要求更為嚴格。很多糖尿病患者以為血壓低於140 / 9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低於3.4mmol/L就行了,其實這是對沒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者的要求。事實上,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會伴有血脂異常,這是因為胰島素不僅起著調節血糖的作用,還參與脂肪的代謝。
比如將血液中過多的脂肪轉化貯存起來,而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缺乏,在血糖得不到控制的同時,脂肪也不能進行有效貯存,造成血脂的升高,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所以,糖尿病患者血壓要低於130/8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要低於1.8mmol/L,才能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反之,當血脂得到有效控制時,胰島素的利用率也會得到提升,血糖也更容易得到有效控制。
最終,老樊還是因為心絞痛發作、藥控制無效,不得不選擇外科搭橋。老樊的病例告訴我們:
- 人過了中年,一定要注重體檢,發現「三高」要積極控制;
- 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控制血糖,還要控制血壓、血脂,而且其要求要嚴於健康人;
- 健康生活要伴隨我們一生,不管有沒有「三高」,我們都需要終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八三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 王星
文章刊登於《家庭醫藥·就醫選藥》,本文有刪改。
版權聲明: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歡迎轉發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HCKgG8BMH2_cNUgDq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