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汗藥,在我國的古典小說,武俠小說中,都非常普遍,普遍到幾乎是個黑店,都會有這種蒙汗藥的手段,孫二娘的十字坡酒店的蒙汗藥,幾乎可以當成麻醉藥使用,而生辰綱中白勝的麻醉藥,可以藥翻十幾個大漢。韋小寶也是一個蒙汗藥的高手,著了他的道的人,並不少數。於是,蒙汗藥成了一種品牌的存在,非常神奇。
如果從藥效看,比如孫二娘的蒙汗藥,灑在水裡和放在酒里的功效完全不一樣,在酒里的蒙汗藥更加烈,而且效果更好。孫二娘的蒙汗藥霸道之處在於,效果幾乎和麻醉劑差不多,被麻翻的人,毫無知覺的就被大卸八塊了。而白勝的蒙汗藥,藥效沒有孫二娘霸道卻可以讓人天旋地轉,喪失戰鬥力,卻並不喪失意識。
從這兩個蒙汗藥高手身上,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信息: 第一,蒙汗藥的確可以讓人暫時昏厥,並且可以有和麻藥類似的效果。
第二,蒙汗藥可以溶於水,遇到酒的效果會更加強,而且無色無味,不易被察覺。
第三,蒙汗藥有時效性,再沒有解藥的情況下,會在藥效結束後漸漸恢復。
第四,蒙汗藥材料並不昂貴,也不稀有,而且配置難度也不大,否則不會如此流行。
如果從現代角度來看,一些麻醉劑,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果是服用的話,一些致幻性質的毒品,也可能會讓人在過度興奮中昏迷。清朝末年,鴉片流入中國,事實上,在這之前,鴉片就是絕好的止痛鎮靜的藥材,也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
但古代對於這些記載,並不多見,這種下三濫的招式,正史中不會過多記載。但華佗的麻沸散,東晉的五石散,均有短期麻醉和過多服用致幻的效果。
但華佗死後,麻沸散失傳,到了東晉的五石散,又是極為難找,價錢極為昂貴的藥材,即便是達官貴族,也很難找到,所以才成了上流社會的奢侈品。很顯然,價格低廉的蒙汗藥不會是這些。
歷史上似乎並沒有太多蒙汗藥的原型。但在本草綱目上記載,曼陀羅花可以提煉出一種可以令人麻醉昏厥的藥物,藥物無色無味,可以溶於酒水裡,似乎成了蒙汗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令人可惜的是,曼陀羅生長在長江流域,並不是特別常見。白勝孫二娘這些人想要大範圍使用,顯然有些奢侈。
另一種可能的藥物,叫做草烏,草烏也具有麻痹神經,使人昏迷的功效,但也有劇毒,大量服用會中毒而死。草烏主要生長在華北和東北,如果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至少孫二娘這些人的蒙汗藥,可能會採用草烏。
至於說蒙汗藥的解藥,前面也說了,少量蒙汗藥頂多讓人昏迷,但不致命,基本上可以在一兩個小時就恢復。就算是要解藥,一般會採用催吐,或者服用甘草汁作為解藥。這些都算是解除蒙汗藥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