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小眾,桌遊和推理小說的緣分不盡於此

2023-05-09     地核桌遊工作室

原標題:同樣是小眾,桌遊和推理小說的緣分不盡於此

有沒有可能,誰來出一本《卡坦島殺人事件》什麼的跨個界?

有沒有可能,誰來出一本《卡坦島殺人事件》什麼的跨個界?

文章/老陸

說起看書,不同人的喜好可以說是千差萬別,但幾乎所有人都會喜歡的,就是小說。而小說的種類也是百花齊放,比如歷史小說、言情小說、科幻小說、武俠小說等等,而在這些裡面,我的偏好就屬於偏小眾的那一種,就如同桌遊在遊戲圈的的地位相似,那就是推理小說

(世界上最知名的偵探之一——赫爾克里·波洛 圖源:豆瓣)

你在小時候最早看的書,會為你這輩子的閱讀喜好打下基調。我在小時候最早看到的書,大部分都是我父親的藏書——除了兩套完整的連環畫和幾本圍棋、象棋、麻將的入門書籍外,還有一本現在想來絕對是盜版的——1分鐘推理故事集。

當年那本書找不到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讀的都是這本(圖源:孔夫子舊書網)

於是,我猜測這就是我現在喜歡歷史、桌遊和推理的根源所在了。只不過我的象棋和圍棋下的都不太行,麻將也不太像樣子,推理的思維也沒培養出來,就剩下了看書這一個習慣。不過也還好,這樣對我來說,有書可讀,有桌遊可玩就足夠了。

隨著書讀越多,遊戲越玩越多,我突然發現桌遊和推理小說是如此的類似,不僅僅在現在的國內同為小眾愛好,而且還有著一些潛在的趨同

比如,無論是推理小說還是桌遊,都是更依靠人的觀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小說中玩家要跟隨作者的步調,根據線索來試著推理案情、兇手和動機,而桌遊中則是要做到運籌帷幄,以保證自己的勝利。這種對思維的考量就是一種趨同。

奎因的挑戰讀者,這是他(們)的首創,也成為了推理史上的經典環節

而這種趨同,也讓我們看到了大量推理機制推理主題的桌遊,例如最早的「兵抓賊」類的遊戲(《傑克先生》系列),例如後續的各種解謎、密室、推理類遊戲(《大搜查!》《推理事件簿》等)。也有在近些年來突然在國內火起來的劇本遊戲,儘管後來的有些劇本存在抄襲詭計的情況,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兩者相輔相成的體現。

反過來,桌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推理小說中出現的次數就沒那麼多了,而僅有的出場也是那些傳統的棋類。在西方最常出現的就是西洋棋/西洋棋。比如早在1932年作為線索出現在《埃及十字架之謎》的西洋棋子,最出名的則應該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四魔頭》中那場賭上命的西洋棋賽。再近的就是阿圖羅·佩雷斯-雷維特的《佛蘭德斯棋盤》了。

而作為推理大國的日本,則是更喜歡在推理中加入東方的傳統棋類,例如圍棋,你可以在很多作品中看到圍棋的影子,而最出名的作品當屬竹本健治(代表作《匣中失樂》)的涙香迷宮》,其中的措辭能看出竹本本人對圍棋的了解與熱愛。國內方面,則有吳圖創作的《耳赤迷局》。此外,將棋作為日本的傳統棋種,也有很多作品都會涉及(基本均無中譯,目前已知的是貴志佑介《鬼火之家》中的一篇「盤端迷宮」)。而之前提到的西洋棋,則是有北村薰以各種術語命名各章節的《盤上之敵》

而最值得介紹的,則是另外兩本作品。第一本是宮內悠介的作品《盤上之夜》,這本作品主要還是屬於科幻作品,但裡面的背景則是廣義桌遊下的各種棋類,其中的關於麻將的一篇有些輕推理的色彩,但整體看起來還是偏向科幻作品,但有些社會派的影子在其中。第二本則是歌野晶午的《密室殺人ゲーム》系列,其中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第一篇都巧妙地運用了一些桌遊的元素在其中,如果想要了解的話,可以前往B站搜索一下解讀,也許會給你耳目一新的感覺。

密室殺人遊戲這個系列由於過於兇殘,很難出版,因此大家可以去B站看看解說就行

又比如我們都習慣將大部分桌遊都歸類到德式或者美式之中,而那些重度偏低的我們則是會歸入聚會類遊戲,而在推理小說中,按照日本的分類方式則主要是本格派與社會派兩大類,在近代則是又衍生出了相對較輕鬆的日常推理。

在很多推理迷們看來,本格派屬於傳統且經典的流派,如同大部分玩家看待德式遊戲一樣。而主打背景和思考的社會派(包括歐美的間諜小說、硬漢派都納入其中),則是被認為多靠氛圍取勝,而非注重推理的本質,如同德式玩家認為美式遊戲常常恢宏但過於偏重運氣而非完全通過玩家的思考取勝一般。

布洛克的《八百萬種死法》是硬漢派中的代表作,而馬修·斯卡德系列也是經久不衰的硬漢偵探形象

而在社會派讀者看來,本格派的作品對於細節和線索的設置太過重視,以至於大部分作品的文筆稱不上優雅。這一點也使得在七十年代後期本格派受到衝擊,也衍生出了變格派這一種陰森誇張的文風,在八十年代則出現了極致追求詭計的新本格派。而對應在桌遊上,變格派可以說類似於前些年流行過的「美皮德心」作品,而新本格派則可以對應近年來再度復興的「厚重」的傳統德式遊戲。

以上四本,依次為本格派、社會派、變格派及新本格派的代表作品

最後一個相似點,就是在國內市場,無論是桌遊還是推理小說,都屬於那種印量小,絕版快的產品。我已經無數次在大概發行一兩年後去找一本推理小說時,發現好像除了孔網已經沒有合適的店鋪去入手了,而另一些經典作品可能七八年都等不到一次再版。有些桌遊也是,可能好幾年才能等到一次加印,而等到的時候可能數量也有限。

新星版的「國名系列」溢價幅度已經快超出了想像,但可能很快會有新版本上市

斷貨許久的《奧丁的盛宴》終於加印,銷量證明了一切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宣傳和推廣,玩家/讀者的不斷增加也給了出版商更多的底氣,更大的市場空間也使得 引進速度和引進量都在提升。我們更快地見到一些更好的作品。

可能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推理桌遊出現,但我真的希望,能有一天會看到一本完全以桌遊為核心的推理小說出現,看看到底會有什麼更新鮮的故事等待訴說。

文章作者

點擊圖片 閱讀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ca96bdbd571b752a7560f50d03aa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