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不足有待提升——《拯救嫌疑人》

2023-11-03     妙看影視

原標題:改編不足有待提升——《拯救嫌疑人》

今天聊聊中國電影《拯救嫌疑人》。

片名Last Suspect / Who's The Suspect (2023),別名中國版七天。

本片改編自韓國電影《七天》。

主要情節就是金牌律師陳智琪意外捲入一場陰謀,她女兒恩恩被人綁架,她被要求為一名死囚做無罪辯護。

陳智琪無奈只能聯繫發小警察金志雄合作調查,而故事情節不斷反轉,愈發撲朔迷離,直到最後殘忍血腥的真相。

近期改編作品有點點扎堆,接連上映了多部改編作品,我對改編作品的態度是本土化做得好就是佳作,哪怕原作品比較一般,改編改良後能夠適合本土觀眾口味,那就是好作品。

前段時間的《消失的她》《超能一家人》《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二手傑作》,到這部《拯救嫌疑人》,還有未來即將上映的《無價之寶》《瞞天過海》,這些作品改編水準良莠不齊,優秀者可以吊打原作,讓觀眾愛不釋手,平庸者亦步亦趨畏首畏尾,在抓不住原作精髓的同時,還拍不好本土化元素。

《拯救嫌疑人》的改編算不上是最差的改編,但是離改編佳作還差得有點遠。

按照10分制來看,《拯救嫌疑人》應該比《七天》少1分。

改編原故事時,有許多問題急需處理,比如發生地點、法律框架、劇情Bug、反轉處理等。

韓國電影《七天》是按照韓國法律體系拍攝的,韓國法律體系是一種混合法律體系,結合了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點。

我很想看看改編後怎麼解決法律體系的問題,結果是……沒改。影片直接將故事設定在一個類似香港的架空城市,同時採用和韓國一樣的混合法律體系,不涉及陪審員等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採用了和原片一樣的背景。

【本段對比原版和改編版的區別,會有劇透,謹慎閱讀】

整體來看,故事劇情保持了基本一致,除了細節上有所出去,其他部分都做到了照搬。

細節部分的修改無傷大雅,主要是一些與時俱進的元素,可以充分利用十幾年後的先進技術。

比如片中毒品名稱,從「天使之粉」改成這裡的「天使之吻」。

比如陳智琪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接到綁匪電話場景,從餐廳改到了馬路上,場面更大更好看一些。

比如陳智琪私自進入梁昕苑房間的方式,原片中梁昕苑門鎖是先進的進口門鎖,開鎖匠都打不開,從而引出梁昕苑認識兇手的推論,在這裡陳智琪帶著金志雄輕鬆打開門鎖,直接刪掉了後續推論。

比如恩恩食物過敏送藥的一段戲,原片中就是發生在郊區的一次交接,劫匪利用大型犬完成運輸後駕車揚長而去,這裡送藥過程增加了很多動作戲,你別管打鬥合不合理,至少很熱鬧。

這些都屬於小修小改,影響有限。

【本段對比原版和改編版的區別,會有劇透,謹慎閱讀】

說完細節方面修改,我們再看看情節方面的大的改動。

《拯救嫌疑人》中大大提前了找到兇器的時間,並且把兇器用在了影片最後的一次反轉。

原片中死者是長期吸毒的毒蟲,並且毒品就是由被捕的鄭鐵鎮提供的,而這裡的梁昕苑是被人誘騙誤食毒品迷藥。

原片中最初被捕的鄭鐵鎮本就是個毒販,還長期家暴老婆,本身就不是個什麼好鳥,因此後續有什麼變化並不會顯得突然;而這裡的丹溫一開始都是以人畜無害的形象出現,後期突然就變了,給人很刻意的感覺。

原片很自然的引出了藏在房間裡的第三個人,而這裡為了引出絲巾男,增加設置了梁昕苑的工具人同事,專門在樓下小飯店盯著。

為了與時俱進,增加時代感,《拯救嫌疑人》增加了有關網絡暴力的控訴。基本等於是把原來的無良媒體擴大到了無良媒體加網絡暴民,更加符合網絡時代特徵。

原片中綁架女兒恩英的就是一個人,並沒有幫凶,綁匪的行為也符合她的特質,本片則增加了身高一米九的幫凶,目的就是為了圓上片中的動作戲。

原片中還有大律師劉智妍和序幕里庭審犯罪分子的聯繫,後續該犯人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本片刪除了這個犯罪分子,將原片中犯罪分子的跳反作用改到了兒童手錶上。

原版的結局是悲痛的母親用最痛苦的方式燒死了真兇,自己也被繩之以法;而改編後則讓母親意外死亡,兇手被捕判死刑,更符合法治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原電影是犯罪驚悚片,以裸體女性和血腥傷口作為賣點之一。但是,在國內,這些元素顯然無法通過審查。因此,影片在表現性和暴力時會選擇了更加慎重的態度,刪掉這些元素,增加了更多的動作打鬥追逐戲。這種改變雖然可能會影響電影的視覺效果和風格,但也是必要的權宜之計。

電影不走驚悚片的路線,就應該注重情節和人物塑造,而不是過分強調視覺效果或爭取短暫的刺激感。這是考驗創作者的能力,在不依靠裸體和血腥的情況下如何牢牢抓住觀眾。

張小斐在片中的表現很認真,但是演得有點用力過猛。

肉眼可見的是,她展現了非常認真和用心的演技,她為了準備好這個角色,作了思考和準備,也在認真塑造形象,能夠準確地抓住角色的情感和內心世界,想用真實質樸的方式呈現出來。每每遇到關鍵情節,她都可以頂上去表現出力量。

但問題是,觀眾一眼可以看出陳智琪就是在演戲,而不是一位資深律師、一位母親。她總是過分強調了角色的情緒和表演元素,導致有一種過度誇張、過分戲劇化的感覺。這種用力過猛的演出反而會把觀眾推出已經在積蓄的情緒,無法真正融入角色故事。

我覺得表現最佳的卻是出現時間不多的惠英紅。

惠英紅在這部電影中出現時間著實不多,但每次出場時都呈現出了非常出色的表演。她同樣可以準確抓住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狀態,並以非常自然和真實的方式呈現出來。尤其是在重點戲份中,她細膩地描繪了角色內心世界。她的表演是一種非常成熟穩重的風格,能夠在短暫的時間內,用不易察覺卻又能清楚傳遞的表情動作,來展現角色的情感狀態,這種表演很自然也很難得。電影表演和小品不同,並不需要太過誇張,而是以平實的方式引起共鳴。

影片導演的身份會對電影的熱度產生影響。畢竟娛樂圈中,名人或者名人後代都會引起更多的關注和話題討論。如果本片的導演不是國師女兒,肯定不會有現在的媒體曝光和公眾關注。

然而,藝術創作並不僅僅依賴於出身,更依賴天賦。無論是寫作繪畫還是拍攝電影,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只要不是萬中無一無師自通的天才,都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要通過不斷努力和實踐來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

要創造出一個優秀的作品,需要考慮眾多因素,包括劇本、表演、攝影、音效等,一個短板都不行。翻拍作品在有原版電影的基礎上,其實只要做好本土化就好,比如《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二手傑作》都是成功本土化的優秀代表。如果改編的時候畏首畏尾,又沒有自己的創作想法,那就難辦了……

期待導演未來能夠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改編水準一般,

表演用力過猛。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bd506c82de03700d3f485a411046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