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Phone 13 系列發布會過去一個月之後,蘋果第二場、主題為 " 來炸場 " 的秋季發布會在北京時間 10 月 19 日凌晨 1 點與各位果粉見面。
在上一場發布會上 iPhone、iPad 和 Apple Watch 都已悉數登場,令人期待的 MacBook 則是今天發布會的主角。那麼,它是否稱得上炸場呢?
M1 Pro/Max 晶片 堪稱地表最強
自從去年下旬蘋果發布了 M1 晶片之後,其高性能與低功耗等優異表現,在市場和用戶側留下了不錯的口碑。用庫克的話來說是 "Mac 表現最好的一年。" 隨著蘋果從 Intel 處理器完全疊代至自研 ARM 架構處理器的兩年之期的臨近,M1 的後續升級產品以及其所搭載的硬體設備如何進化,深受市場以及消費者的關注。
與發布會前爆料的一樣,蘋果在本次發布會帶來的是 M1 Pro 和 M1 Max 兩款晶片。
M1 Pro 採用了 M1 的架構和 5nm 製程工藝,帶來了最高 200GB/s 的內存帶寬以及最高 32GB 統一內存。
M1 Pro 封裝了 337 億個電晶體,配備了 10 個 CPU 核心,包括 8 個高性能核心以及 2 個高效能核心,在速度上比去年發布的 M1 晶片提升了 70%。同時,M1 Pro 具有 16 顆 GPU 核心,這使得讓它的圖形處理速度是 M1 的 2 倍,同時擁有媒體編碼器來加速視頻剪輯時的媒體編碼。
正當大家為 M1 Pro 的性能提升大喊牛掰時,更強大的 M1 Max 登場了。
M1 Max 晶片在 M1 Pro 的基礎上,將內存帶寬提高至最高 400GB/s,並配有最高 64GB 的統一內存,集成了 570 億電晶體,配有 10 核 CPU 以及最高 32 核 GPU。
蘋果官方也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我們製造的最強大的晶片。
M1 Pro 和 M1 Max 的強大不僅表現在性能上,還體現在擁有優異的能耗比。蘋果表示,M1 Pro 和 M1 Max 在 CPU 性能相同的情況下,對比相同性能的其他晶片時可以省電 70%;相同 GPU 性能的情況下,比獨立顯卡功耗低 40%。在低電量情況下,能夠發揮出更強的性能。
如此強大的兩塊晶片所搭載的 MacBook Pro 會是怎樣的呢?
增設劉海屏但不能刷臉開機
在發布會開始前不久,網上流傳出新款 MacBook Pro 將 " 繼承 "iPhone 劉海屏的消息。
怕什麼,來什麼。
在介紹 M1 Pro 和 M1 Max 處理器之後,全新設計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 和 16 英寸 MacBook Pro 揭開了面紗。
劉海屏被不幸言中,全面屏且作安慰。全新 MacBook Pro 相比舊款左右邊框縮窄了 24% 的寬度,上邊框縮窄了 60%。前置攝像頭模組被放在了劉海中,攝像頭增加到了 1080p 級別,官方表示通過算法帶來更高的視頻質量。不過新款 MacBook Pro 並不支持 Face ID 功能,所以這個設計再 " 令人窒息 " 的同時,也讓人 " 黑人問號 "。
兩款 MacBook Pro 均配備了 Mini LED 技術和 XDR 超視網膜顯示屏,支持最高 1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支持今年登陸 iPhone 13Pro 系列的 ProMotion 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刷新率高達 120Hz。
在整體外觀方面,全新 MacBook Pro 更加圓潤,造型頗具 15 款 MacBook Pro 神韻。新款 MacBook Pro 採用了全新設計的鍵盤,取消了此前出現在 Pro 機型上的 touchbar 觸摸條設計,並支持 Touch ID。
同時在接口上,新增了一個 HDMI 接口、一個 SDXC 讀卡器、以及 MagSafe 3 充電器,並且依舊保留了 3 個雷靂 4 接口和一個 3.5mm 高抗阻接口。生產力較前代大幅提升。
此外,兩款筆記本均搭載 6 揚聲器系統,低音增強了 80%,支持空間音頻技術。
在續航方面,14 英寸機型支持連續視頻播放 17 小時,16 英寸機型支持連續視頻播放 20 小時,並首次具備快速充電系統,30 分鐘可充電 50%。
處理器方面,兩款 MacBook Pro 都可以選配 M1 Pro 和 M1 Max 處理器。官方宣稱全新 16 寸相比上代頂配的 i9 機型,CPU 性能提升 2 倍,全新 14 寸相比上代 13 寸頂配 i7,CPU 性能提升 3.7 倍。內存的選擇從 512G-8T,共 5 檔。
最後是大家關心的售價,14 英寸機型 14999 元起,16 英寸機型 18999 元起,最高 45999 元,今天開始預售,下周正式發售。
總結,這場名為 " 來炸場 " 的發布會的確足夠炸。一方面,從 M1 系列開始,蘋果放棄了與 Intel 的合作,全面採用自研處理器,到最新的 M1 Pro 與 M1 Max 兩款專業級晶片炸場,給同行帶來了絕望級的壓力。而另一方面,兩款晶片搭載的 MacBook Pro 的設計卻不盡如人意,是否會帶歪行業,是否會影響銷售進而提高採購成本,我們拭目以待。
ZAKER 科技出品文 / 李佳華 編輯 / 倪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