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而破碎,用活著來修修補補。
張愛玲曾在《半生緣》中如此寫道:
「如果我不愛你,我就不會思念你,我就不會妒忌你身邊的異性,我也不會失去自信心和鬥志,我更不會痛苦。如果我能夠不愛你,那該多好。」
但事實上,很多女性的人生悲劇,恰恰出現在不是愛的匱乏,而是滿溢,直至潰不成軍,直至千里決堤。
當她們的生命被汪洋大海席捲而去的時候,徒留人間一聲嘆息。
可是當我們透過籠罩其上的陰霾時,就會發現,在一些悲劇的背後,盤根錯節的,豈止是那些簡單的、愛而不得的情事?
2005年11月18日,韓國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最寵愛的小女兒李尹馨在紐約自殺。
年僅26歲。
李尹馨遺照
三星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作為如今已傳至三代的家族企業,三星集團早就躋身世界500強企業。
因此貴為豪門千金的李尹馨香消玉殞的消息傳來時,舉世譁然。
但是李尹馨的父親卻讓媒體對外報道說:「女兒是出車禍去世的。」
就在女兒葬禮那天,李健熙及妻子洪羅喜雙雙沒有出席。
是無法承受喪女之痛,還是難以面對蒙羞之恥?不得而知。
在中國,無論是名門望族還是普通人家,家裡最小的孩子往往都獨享優待,出生在韓國三星家族的李尹馨也是如此。
1979年,李健熙最小的女兒李尹馨出生時,正是三星集團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因此,李健熙一直將愛女視作福星。
李尹馨(第二排最右)全家福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作為三星集團的掌門人,李健熙也是一樣,他勢必要培養有能力、堪當大任的繼承人,而前三個兒女都不負重望,相繼在三星集團各有所成,一起領導推動著三星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老來再得女的李健熙並沒有讓小女李尹馨像哥哥、姐姐們那樣,學太多的規矩,去參與企業內部的管理,他只是想讓她健康幸福地成長。
李尹馨的性格天真爛漫,活潑又開朗,她喜歡什麼,父親就竭盡全力地滿足她。
所以,李尹馨從小到大,一直如翩躚於麗日晴空下的雲雀般,自由自在,活在無憂無慮之中。
李尹馨
就在她20歲成人禮之際,李健熙直接送了李尹馨1.9億美元的集團股票作為禮物,使李尹馨一躍成為韓國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李尹馨從韓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畢業後,獲得了法語和法國文學藝術學士學位,其後,李尹馨並沒有走進家族企業去一施所長。
畢竟,作為家世顯赫的小公主,她的人生只負責最大限度地去採擷快樂。
在韓國,每個女生都對她艷羨不已,李尹馨家境富有不說,關鍵是父親對她的寵溺無以復加,很多事情都安排人去替她一手操辦。
對於財富與地位、快樂與幸福,均不需努力,就一切在握的人來說,她已不必如普通人一般奮鬥。
李尹馨(第一排最右)全家福
但置身於過度的保護與頂級奢華生活中的李尹馨,卻漸漸對人生產生了迷惘和困惑。
加之她在受到萬眾追捧時,也不斷遭遇網絡暴力。
那時的她迷戀上了賽車。
她試圖在速度與激情中,去觸摸與迎接生命中另一種維度上的挑戰。
但她沒想到,這讓她靜海無瀾的人生,驚濤拍岸。
她充分領略到了瑰麗壯美的浪花飛濺,也隨之被裹挾到了萬丈深淵。
2003年的一天,李尹馨為了發泄自己在網上被無端攻訐的憤懣情緒,跑去漢城賽車場賽車。
為了一消胸中塊壘,她選擇了一個高難度的賽道。
這個賽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需要經過一個45度角的急轉彎,一旦駕馭不好的話,就會撞到護欄,後果不堪設想。
一向倔強的李尹馨錯估了自己的技術,結果,反覆多次,均未能如願。
坐在賽車裡的李尹馨沮喪至極。
這時一個高大的男生走過來,鄭重其事地提醒她:
「你沒有認真聽導航的話,你從心裡就不信任它,所以你總是把握不好那0.5秒的轉彎機會。這位小姐,我是你的話,要麼換人,要麼把命交給導航!」
聞聽此言,一向任性的李尹馨非但沒有生氣,反倒嬌嗔道:「那你教我啊。」
結果男生打開車門,動作嫻熟地,帶著她走完了這條高難度賽道。
下了賽車的李尹馨心如鹿撞。
這份悸動不是來自於有驚無險的賽道,而是趙文虞。
由於父親的嚴格保護,讓她與外界接觸並不算太多。而這,是她24年人生中,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來自男性世界裡的巨大衝擊波。
李尹馨(最右)和朋友
賽車後,兩人一起去喝咖啡。
臨走的時候,李尹馨還說了一句:「謝謝您的咖啡,這應該是我今生喝過最好的咖啡了。」並將自己的手機號破天荒地給了這個只見過一次面的趙文虞。
她無法確定趙文虞是否會給她打電話,因此一整天,她都處於滿心期待和惴惴不安之中。
那天晚上,當趙文虞打通給李尹馨的電話時,這個三星小公主頓時開心得歡呼雀躍。
趙文虞英俊不凡,且待人彬彬有禮,在與他交流的過程中,讓李尹馨如沐春風。
但趙文虞只是出身在一個普通之家,靠勤工儉學讀完了MBA,後來在漢城的一家外貿金融公司當起了投資顧問。
他也是賽車愛好者,因此在與李尹馨的交流中便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
李尹馨(最左)、李敘顯、李富真
出生在富可敵國的財閥世家,李尹馨向來是要風得風,求雨得雨,寶馬香車,錦衣玉食,且一直被眾星捧月,從來不缺高高在上的尊榮,唯一美中不足的,似乎就是尚欠一份令她怦然心動、兩情相悅的愛情。
因此在後來的日子裡,兩個人來往頻繁,從暗生情愫,到心意明朗;他們也從最初的友情,迅速升華成戀人。
兩人雖然身份相差懸殊,但在李尹馨看來,愛情永遠大於一切,她不在乎對方是什麼家庭,什麼工作,什麼身份,她屏蔽掉了諸多不利的因素,自動為他籠罩上了一輪愛的光暈。
儘管兩人一直低調約會,但一舉一動幾乎都置於閃光燈下的三星小公主,是沒有如普通人一般的戀愛自由的。
2005年,李尹馨和趙文虞的約會照被韓國的《女性周刊》曝光。
神通廣大的媒體順藤摸瓜,查到了趙文虞的出身背景。於是,三星集團的公主竟然在和一個窮小子談戀愛的消息不脛而走,並在韓國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人們熱衷於古代千金小姐愛上窮書生的故事,但在善於權衡利弊的當代人看來,這顯然不是一個合乎現實利益邏輯的愛情組合。
當很多看客在津津樂道這份「門不當戶不對」的豪門戲碼時,在李尹馨的家裡,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李尹馨的父親李健熙,此前一直被蒙在鼓裡,當他知道自己視作掌上明珠的小女兒竟然背著家裡,和一個家世平平的職員偷偷摸摸談了兩年的戀愛時,頓時勃然大怒。
李健熙動怒的理由,不僅僅是因為趙文虞與女兒階層的巨大差異,更是因為此前有大女兒的前車之鑑。
李富真
大女兒李富真擁有麻省理工的MBA學位,氣質超群,能力絕倫,最後卻偏偏看上了一個出身低微,德才雙欠的保鏢任佑宰,並不顧家裡的強烈反對,嫁給了對方。
結果,婚後的任佑宰不僅不學無術,揮霍無度,而且酗酒成性,甚至在李富真懷孕時對其家暴。
2014年,李富真終於忍無可忍,決定上訴與其離婚。
沒想到無賴般的任佑宰竟獅子大開口,索要1.2萬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72億元)的天價和解金。
李富真和任佑宰結婚照
李富真自然不肯,官司一打經年,最終,賠償金額從1.2萬億韓元縮減到了141億韓元(摺合人民幣8370萬),這才為這樁狼藉不堪的婚姻划上了句號。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李健熙絕不肯再讓小女兒重蹈覆轍。
於是,在女兒不知情的情況下,李健熙派人找到了趙文虞,要求他和女兒分手。
李健熙
籌碼是10億韓元的分手費。
趙文虞雖然出身寒門,但面對金錢的誘惑,並沒有動心,儘管他也深愛李尹馨,卻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與李尹馨之間的天塹根本無從跨越,他也根本不可能與李尹馨走到最後。
同時因為李健熙還找人跟蹤監視趙文虞,整日提防他跟李尹馨再次會面。
最終,不堪其擾的趙文虞去往美國,斷絕了與李尹馨的聯繫。
但此前一直沉醉在愛河中的李尹馨對這一切渾然不知,她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和男友見了面,也不知道男友已遠走異國,只是一連好幾天都聯繫不到趙文虞,讓她心急如焚。
直到有一天,趙文虞突然給李尹馨打了個電話,在電話里,他淡然地說出了那句:「你忘了我吧。」
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父親從中作祟。
一面是父親的強烈反對,一面是她對男友的情深似海。
站在人生與感情的歧路,何去何從?李尹馨由此想到了兩個姐姐的婚姻。
李尹馨(最左)、李敘顯、李富真
大姐李富真遇人不淑,真情錯付,直至慘痛收場。
二姐李敘顯遵照父母之命,於2000年嫁給了韓國《東亞日報》前社長金炳晚的次子金載烈,兩人婚後育有4名子女。
金載烈李敘顯夫婦
她雖然從大姐那裡看到因門第不對等而導致的人生殘局,但李尹馨不認為大姐遭遇的不幸婚姻會復刻到自己身上。她也不願意跟二姐一樣,作為任由父親擺布的一顆棋子,成為家族利益的犧牲品。
來自外界和家庭的巨大阻力非但沒有讓她及時止損,反倒讓她愈陷愈深,欲罷不能。
她始終相信趙文虞,相信她的直覺,相信他是可以守護她一生的人。
所以,李尹馨不甘心就這樣與趙文虞斷絕關係,一生不見。因為她對他的感情,早已覆水難收。
在接到趙文虞電話的第二天一大早,李尹馨就買了機票,飛到了美國,並且動用了自己所有的關係,開始尋找趙文虞。最後,終於在一家公寓里找到了他。
李尹馨見到趙文虞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願意放棄現在的一切,只要和你在一起。」
趙文虞看著李尹馨痛苦萬狀、淚流滿面的樣子,深深感動於李尹馨對他的情深義重,卻不忍心讓心愛的女子為自己孤注一擲,拋棄所有。
但他不知道,當一個女子決定為愛赴湯蹈火時,可以罔顧其他任何東西。
李尹馨(第二排最右)參加姐姐李富真婚禮
李尹馨先是跑回了國內,懇求父親,讓自己去美國留學。李健熙在女兒的百般纏磨下同意了,只不過唯一的要求,就是李尹馨回國後得接受家裡安排的相親。
李尹馨為了離開,自然對父親的要求一口應承。其實她這麼做,只是作為緩兵之計,除了想去美國陪伴趙文虞,更是試圖瞞著家裡閃婚。
當她興奮地將閃婚的想法和趙文虞分享時,卻遭到了趙文虞的拒絕。
對李尹馨來說,先斬後奏,將木成舟,這是她與趙文虞永遠生活在一起的最佳途徑了,但在對方看來,卻無異於荒唐和不智之舉。
父親的不接納,男友的堅拒,再加上遠在異國他鄉的孤獨惆悵,無盡的思念,讓李尹馨每一天都過得很壓抑,整夜整夜睡不著,終日以淚洗面。她最後去醫院,被確診為了抑鬱症。
李尹馨社交平台內容
但所用藥物並不能立竿見影,更何況當時已處於重度抑鬱狀態下的李尹馨已漸失求生的意志。
曾經的她仿佛掙扎於茫茫的大海上,浪濤洶湧,礁石林立,她奮力泅渡,直至耗盡了最後一絲氣力……某一天夜裡,她看到街上人來人往,霓虹閃耀,卻頓覺於這廣袤的人間,已生無可戀。
人們都認為她擁有了整個世界,但實際上,她最渴望擁有的,卻永遠無法得到。
突然有一天,趙文虞主動來公寓找李尹馨。
李尹馨以為他終於想和自己結婚了。
但他卻說:「我不會私自註冊結婚的,你要好好照顧自己。」
說完即離開。
那天夜裡,徹底陷入了絕望之中的李尹馨無法安睡。
凌晨三點,她換上了自己最心愛的華裳,然後剪斷了那條對外暢通無阻的白色電話線,自縊身亡。
泰晤士報有關李尹馨自縊一事報道
自殺之前,她在趙文虞曾經用過的賽車頭盔上,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文虞,謝謝你!從此以後,你再也不必煩惱了,你自由了!」
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6歲。
她在遺書上曾留下了心底的剖白:
「愛情雖然讓人絕望,但我無怨無悔,致我於死命的,恰恰就是這世間,最美好最迷人的事。」
有人說,時間會融化所有的尖銳。
但我想,不包括所有的痛苦。
有的痛苦會隨光陰漸遠而風流雲散,有的則掩埋於時間的荒丘,歲歲年年,春風吹又生。
對於李尹馨來說,屬於她的痛苦是後者。
但從李尹馨的自殺事件中,我們能看到的,絕不僅僅是愛而不得,而是人世間的諸多不得;也絕不僅僅是豪門千金的不得,而是人性的普遍不得。
佛家有雲,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戴高樂將軍
譬如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創建者,更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1928年1月,戴高樂夫人將要分娩時,不幸遭遇車禍,經醫生及時搶救才轉危為安。
不久,女兒安娜降生了。遺憾的是,由於戴高樂夫人在治療過程中服用了大量的藥物,導致小安娜生下來就是一個先天弱智的孩子。
二戰爆發,戴高樂四處流亡,也歷經百戰。但他一直將安娜帶在身邊。
二戰結束之後,戴高樂因在戰爭期間的卓越表現而被萬眾矚目,新聞媒體希望拍攝到戴高樂家人的照片,或者挖到什麼秘聞軼事。
戴高樂將軍一家在院內玩耍
為了保護安娜,他千方百計地避免讓安娜出現在鏡頭裡或者報紙上。作為一名父親,他決不允許任何人對女兒造成可能性的傷害。
戴高樂曾這樣說道:「只要安娜能跟別的孩子一樣幸福,我們甘願捨棄一切,健康、財產、升遷和前程,所有的一切。」
但安娜20周歲生日的時候,不幸被肝炎奪去了生命。
1970年11月9日,戴高樂將軍因心臟病突發而猝然離世,他的遺囑寫道:
「我的墳墓必須是我女兒安娜安葬的地方。墓碑上只寫:夏爾·戴高樂。」
戴高樂在科隆貝公墓里的墓碑
生前,他曾表達過這樣的心聲:我雖然是一個總統,但我沒有一天快樂過。
2019年,京東原副總裁、國內財稅界和創新創業的代表人物蔡磊被診斷患上了罕見病ALS(漸凍症)。
蔡磊
漸凍症,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被稱作「人類五大絕症」之一。迄今無藥可醫,通常來說,患者將在2~5年的時間內逐漸失去行為能力,並在呼吸衰竭中走向生命終點。
但剛過40歲,便要中途離場,這讓一貫不服輸的蔡磊心有不甘。
他想為漸凍症這個群體和攻克這個疾病做點什麼,於是他建立了目前全球民間體量最大的單體資料庫,他還建立了一個規模數億元的基金,攜手推動六七條藥物管線的研發,建立起一個規模頗大的動物實驗基地。
他飽受疾病的折磨,卻仍像堂吉訶德一樣與頑疾這個「風車」作戰,縱然步履維艱,希望渺茫。
蔡磊在助理的幫助下喝水
如今,蔡磊已立好了遺囑,「他將每個親人的保障,都規劃得明明白白,甚至寫好了一本《指南》,包括教兒子長大後怎麼談戀愛。」
「他想抱一抱兒子,但現在,他的力氣不允許了。」
這場中場戰事,其實早已輸贏立判。
有的人生結局已定,但有的仍在苦尋答案。
前幾天下晚自習後,我在學校走廊盡頭的幽暗處,看到一個瘦削而熟悉的身影臨窗而立,他的肩膀似乎在簌簌顫抖。
我走過去,發現是我所教另一個班級的男生,這個平時在我眼裡陽光得像一個天使的男孩在抬起頭的剎那,眼裡蓄滿了淚水。
「發生什麼事了?能和老師說說嗎?」
「老師,我爸爸媽媽離婚了,我只想讓他們永遠在一起。」
「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可是他們還會照樣愛你。」
「老師,這不一樣,我只想要一個完整的家,和別的同學一樣。」
可是,我多想告訴他,生而為人,我們可以擁有一樣的幸福,也可能最終失去相同的快樂。
因為人始終要面對的兩大困境,一個是未曾得,一個是已失去。
像生於富貴之鄉的李尹馨只汲汲於一份普通人的愛情;
像權傾天下的戴高樂將軍,企盼愛女如正常孩子一樣的健康,不必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悲傷;
像在事業上建樹頗多的蔡磊渴望早日攻克絕症,能多陪陪妻兒,多看幾年這世間的陽光;
像那個17歲的男孩,只想讓爸爸媽媽永遠在一起。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尤金·奧尼爾在戲劇作品《大神布朗》中,曾用這樣的台詞形容人生的宿命性和悲劇性:
「我們生而破碎,用活著來修修補補。」
豪門貴胄也罷,凡夫俗子也好,似乎都要於千瘡百孔中,努力尋找活下去的意義。
故,在生命的大地上,修補那淋濕的翎羽,修補那坍圮的屋宇,修補那萬箭穿心的靈魂,讓她在命運的荊棘叢里,飛越高山與湖泊,飛越月光與時光,仿佛可以一直這樣唱啊唱……文/薺麥青青、陳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