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放任不管的熊家長,娃有這些壞習慣別縱容

2021-10-13   兩口育兒

原標題: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放任不管的熊家長,娃有這些壞習慣別縱容

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這是人之天性,需要記住的是,愛一定要與理智並存,更要鬆緊有度,千萬不要像老話說的那樣:老婆總是人家的好,孩子總是自己的乖。蒙蔽雙眼的爸爸媽媽最後會會發現,你不是愛孩子,是害了孩子。

生活中撩開女性裙子的小孩子,暴力毆打家長的小孩,隨意損壞公物的小孩,他們的父母僅僅用一句孩子還小,不懂事就試圖逃避掉所有的錯誤,哪怕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捨不得說句重話。

我們雖然不認同體罰教育,但是放鬆的管教方式,是否可以約束孩子的錯誤行為呢?

如果孩子任性,口吐髒話、語言頂撞,甚至暴力相向,經常對同齡的小朋友甚至是家長和老師都大打出手。

這是家長們想要看到的教育結果嗎?

你們期望的快樂和寬鬆的教育,會讓孩子成為大眾口中的熊孩子,也會因此一步一步邁向犯罪的邊緣。

如果孩子有以下幾種行為,一定要及時制止

撒謊

孩子會用說謊的方式來避免責備,這個只是他們下意識的行為,大可不必一上來就嚴厲的批評指責,這樣反而會嚇壞孩子,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

當然也不能一味地原諒,這是在縱容孩子,會讓他們把撒謊當成習慣,甚至把撒謊當成逃避懲罰的一種方法。

教育撒謊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懲罰和鼓勵同步進行,不要一味使用消極的教育方式。引導和教育更能讓孩子意識到撒謊是不對的行為。

同時也要反思,孩子說謊是不是因為我們太過嚴厲,導致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所以才用說謊的方式來逃避我們的懲罰。

在生活中,我們要引導孩子,犯錯了不要緊,每個人都會犯錯,接受懲罰也是正常的,知錯就改也是值得被表揚的,獎懲適當,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會改掉說謊的習慣。

說髒話

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出口成章,或者出口成髒的,所以一味的抱怨孩子髒話連篇,沒有教養的家長們,不妨從自身或者孩子所處的環境找一下原因。

孩子最初的行為和語言肯定也是受父母影響的,如果爸爸媽媽們在平時經常互相問候彼此的祖宗八輩,滾字滿天飛,就沒有資格責怪孩子,要知道孩子是以你為學習榜樣的。

想要你的孩子文明用語,自己先要停止那些粗俗不堪的語言攻擊,正視自己的行為,不隨便說髒話;其次,當孩子偶爾講髒話時,家長也要適當地進行引導,告訴孩子這樣說話是不對的,並告知正確的表達方式。

發脾氣

一般來說,2歲以下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弱,還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當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時候,就會大發脾氣。

這個時候家長們要有耐心,用詢問的方式去了解孩子,最後給孩子對應的幫助,可以阻止孩子發脾氣。

如果一時間無法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也可以用其他的玩具或者食物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三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相對完整的表達能力,他們亂發脾氣時,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將情緒上發泄出來。

然後再和孩子好好地談一談,一定會要讓孩子知道,通過發脾氣來發泄也是不對的,可以跟爸爸媽媽或者自己的好朋友說出來,心理會舒服一些。

也可以找一些朋友一起出去玩,或者是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聽聽自己的喜歡的歌曲,並且家長朋友一定要注意安慰孩子,讓孩子遠離負面的情緒。

喜歡順手拿別人的東西

4歲之前的孩子,對物體歸屬的劃分是不清晰的,只要是我喜歡的,我想要的,就是我的,並沒有什麼偷的概念。

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及時地阻止,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除了家裡的東西之外,誰的東西也不可以隨手拿,這是不好的行為。

一定教育孩子及時歸還和道歉,還要有一定的懲罰,例如,讓孩子用自己的東西作為道歉的補償,例如今天不許看喜歡的書和電視節目等等,教育是手段,記住並且改正才是目的。

不要縱容孩子的錯誤

當你看到孩子和別人打架占了上風,你不是第一時間去道歉,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讚揚孩子能幹,有力氣;

如果孩子損壞了公物,你不是想著去賠償,而是用一句孩子還小去逃避責任,那麼恭喜你,你成功榮升為熊家長,並且培養了一個合格的熊孩子,你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你,滑向罪惡的深淵。

無法滿足自己要求就撒潑耍賴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撒潑打滾哭鬧不止,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這個時候你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告訴孩子,結果是既定的,你的行為起不到任何改變的作用。

如果孩子繼續無理取鬧,那就冷卻處理,讓孩子自己使勁哭鬧,你躲起來靜靜地觀察他。

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方法並沒有引起關注,他自己就會停止這一行為。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妥協,孩子嘗到甜頭後,你會經常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

年齡小的時候,很多事情你尚且可以滿足,走上社會之後,誰會縱容她呢?如果因為自己的所求得不到滿足,就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家長們後悔都來不及。

有位國外的教育家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犯了過錯的人應當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應受懲罰,並非因為他們犯了錯,而是為了要使日後不去再犯。」

作為家長,在孩子犯小錯的時候,不以為然,甚至是放任孩子犯錯,你這是給孩子犯大錯提供溫床,讓孩子沒有輕重,無視規則,總有一天,社會道德和法律,會代替你教育你的孩子。教育孩子,適當懲罰孩子,這才是真的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