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空鏡子》《請回答1988》,我朝聖過的影視劇外景地

2021-09-27     鄭捕頭

原標題:《西遊記》《空鏡子》《請回答1988》,我朝聖過的影視劇外景地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鍾愛一部影視劇,在喜歡劇中的情節和演員之外,還會愛屋及烏地喜歡上劇中那些場景。如果在看完作品之後再去那些外景地看一看的話,那絕對就算得上一種享受了。

比如,《肖申克的救贖》里那一大片監獄,《阿甘正傳》里那個人來人往的白色羽毛掉下來的公交車站,《無間道》里劉德華和梁朝偉站上去的天台,《大話西遊》片尾,至尊寶和紫霞在那裡擁抱的高高的土城門,還有《羅馬假日》里奧黛麗赫本吃著冰淇淋的高台階……

這次就來說一說,我曾經朝聖過和偶遇過的那些影視劇外景地。

01

先說一個全北京甚至是全國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吧——天安門。除了那些政治意義更強烈的影視劇,關於天安門,我首先想到的是三部影視劇。

電視劇《士兵突擊》當中,班長史今就要退伍了,連長高城問他有什麼要求儘管提,他說整天說保衛首都保衛首都,可天安門我都沒見過呢。當兵的開著車,晚上就拉著史今和高城到了長安街。

快到天安門的時候,高城讓司機開慢點兒,讓史今班長好好看夜幕下的天安門廣場,高城還給史今嘴裡塞了一塊兒糖。張譯扮演的史今班長,先是笑然後是哭,最後哭得滿臉是淚,既有見到首都中心地帶的激動,也是對部隊和戰友們的不舍,加上那段盪氣迴腸的配樂,每次看到這兒我都很激動。

02

還有電影《立春》。

蔣雯麗扮演的王彩玲,是小縣城的一個文藝青年,在夢想和現實之間苦苦掙扎。她一心想去北京工作追求藝術夢想,卻一次次被人騙。有一天的晚上,她倚在天安門廣場的欄杆上,向發出耀眼光芒的天安門城樓方向看著,她的身前身後,車來人往。那個小小的背影,讓我們看到小人物的憂傷,也可以說是一個矛盾體的憂傷。

前兩個都是讓人有些傷感的,第三個電影卻是黑色幽默。

電影《瘋狂的石頭》里,文化館那個哥們兒拿到了假冒的可樂中獎憑證,在大冬天千里迢迢趕到北京,他期待的是兌獎之後陡然而富,等待他的卻是深冬時節天安門廣場上,嗖嗖兒的冷風。那段配樂也嘲笑了這個倒霉蛋兒,用的是兒歌《我愛北京天安門》,「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

平時生活在北京,很多時候我都會路過天安門廣場。有些時候不會太在意就過去了,但如果是晚上經過,看到那兒明亮的燈光和車流,我十有八九會想起《士兵突擊》里那段兒,有一次經過那裡,我還專門放了那段富有感染力的音樂來聽。

03

說完影視劇里的地標性外景,我再說幾個因為愛上一部劇,主動去尋找過的真實存在的外景地。

首先就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我們都知道南禮士路的國務院宿舍,其實只是借用了一些景別,除了攝影師和道具師,演員們是沒去那裡拍過戲的。但因為那個古樸的三層樓,在《我愛我家》鏡頭上出現過太多次,尤其很多次轉場戲都要用到,二樓那個透出燈光的窗口,就總是充滿著吸引力。

小時候我是在河北看的《我愛我家》,到北京之後沒多長時間,我就有意去那裡看過。最開始還怕這種級別的宿舍門口管得嚴,進門時發現並不太嚴格,加上我長得也是面善。第一次看到還挺激動的,真的有一種朝聖之感。第二次去就是要寫背後故事的那本書,專門拿了相機去拍,在門口正好還見到了在那家住著的一位老人。

再後來,我搬到離那個小區騎車十分鐘距離的地方住,很多時候就經過門口。我帶從國外回來的家迷進去過,也帶我開始看《我愛我家》的女兒進去過。

04

再就要說到白塔寺東夾道。它在《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出現過,在《空鏡子》里更多次出現,簡直就是《空鏡子》里貫穿始終的鏡像,高處有白塔,一長溜兒的紅牆,孫燕兒孫麗、馬黎明他們,無數次從那裡走來走去。到北京之後,我坐公交和開車曾經很多次經過那裡,知道它叫白塔寺東夾道,但總不合適停下來進胡同里看看。

直到2018年正月的一天,我和家裡人專門去那附近的胡同里轉悠,專門走了走。那天天氣很好,差不多有了早春的氣息,我在胡同里慢慢地走,找《空鏡子》里的感覺。胡同中間的地段,還開了一家咖啡館,可以坐在房頂上,可以近距離看就在眼前的白塔。

拍《鋼的琴》和《耳朵大有福》的導演張猛,2016年還拍了一部電影叫《一切都好》,儘管也有意在這條胡同里取了景兒,張國立範偉也都是好演員,但《空鏡子》里那種北京味兒已經出不來了。片名叫「一切都好」,其實這個電影里的一切都不怎麼好。

因為喜歡本山劇,2017年國慶期間去遼寧,專門到《鄉村愛情》和《劉老根》的外景地看了看。這兩個外景地那時就基本已經廢棄不用,顯得很是破敗。上個月,扮演謝大腳的演員於月仙老師忽然去世,我還專門找出當年在大腳超市拍的照片看了看。物是人非,有點兒感慨,不細說了。

05

說了幾個國內的外景地,再說一個國外的,那就是韓劇《請回答1988》。我不怎麼看韓劇,但特別喜歡這部劇,仔細看過兩遍,第二遍還是會被逗笑和感動。

2019年國慶假期去韓國,我專門去金正峰和曼玉去過的那家咖啡館兒看了看。這個劇裡面有好幾段愛情,我覺得最打動人的是他們倆。他們都是不被看好的人,如果遇到別人也許會讓雙方痛苦,好在他們陰錯陽差走到了一起。

在這個並不太起眼的咖啡館,兩個笨拙的人一次次錯過,好在最終他們走到了一起。理察·馬克斯那首經典的《right here waiting》,就是《在此等候》,也成了專屬於他們倆的BGM,每次前奏一響,就讓人起雞皮疙瘩。可惜我去的那天,咖啡館裡沒有放這首歌。

06

除了上面說過專門去看的外景地,我再說兩個偶然遇到的。

我經常去鼓樓西劇場看演出和觀摩各種活動,很多次都要從長長的胡同里走過,拐角兒的那個破敗的寺廟也很多次經過,但就是沒有跟影視劇聯繫起來過。直到2018年的一次,那天到那兒參加活動富餘的時間還比較多,沒事兒就在寺廟前面看了看。

這一看不要緊,我看出來是電視劇《無悔追蹤》里很多次出現的重要外景地。那是劇中人常常聚集的一個公共空間,很多歷史階段的場景都是在那兒拍的。這個寺叫拈花寺,並不對外開放,看上去很破敗,但從正面的細節還是能看出很多電視劇里的痕跡。

07

再說另一個外景地偶遇。

十幾年前我在在一家行業報做記者,有一次到濰坊去採訪,有一天稍微有個小空,被當地人帶著去了當地一個小公園轉了轉。叫十笏園,笏是古代官員上朝帶的那種白色笏板,所謂十笏,是說園子的面積很小。去之前我沒太多興趣,但轉悠的過程中他們指著一個小二樓的古建說,這個地方當年拍過《西遊記》。

我馬上想起來是《計收豬八戒》那集,就是高翠蘭被鎖的小二樓的房子。孫悟空變成高小姐來捉弄豬八戒,也是發生在這兒。包括小樓旁邊的亭子和池水,也都似曾相識,那一集裡也都出現過。經他們這麼一說,我就來了興趣,多在那裡呆了很長時間,反覆琢磨當時是怎麼拍的。

因為喜歡1986版《西遊記》,我也知道劇組當年曾經到過全國很多地方取景,當年我還和同樣喜歡這部劇的資深劇迷聊過,是不是可以來一個重走《西遊記》外景地的活動,那一定非常過癮。可惜也就是說說,至今沒有成行。

倒是這部劇的總攝像師王崇秋老師,也就是這部劇的導演楊潔老師的愛人,這幾年舊地重遊,去一些拍攝地看了看,拍了一些今昔對照的鏡頭,那種幾十年間的變和不變,看上去很讓人感慨。

08

影視外景地的魅力也許就在這裡,你喜歡那部影視劇,到了當時當地,就一一聯繫起那些經典畫面進行對照,看相同的地方,看不同的地方,想想當年拍攝的場景,想想背後的故事,挺有意思的。而且看過現場,對於那部劇的相關情節也就理解更深了。

按理說影視劇選景帶有一些偶然性,不過一旦選定並且拍攝和記錄下來,那些建築那些場景就成了永遠,尤其對於經典影視作品來說,客觀上對時代也有了記錄的作用。

在你心裡,有哪些心儀的值得一去的影視劇外景地?國慶假期,正好可以去轉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2370117_12100664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