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一直是家長們的痛,幾乎許多家庭的小孩,每個周末都奔波於各類補習班來回的路上,這也讓接送孩子成了每個家庭所面臨的一個難題。雖然看到許多聲音,給孩子減負,但是面對著孩子的成績以及孩子的未來,家長又如何能做到放手呢?
身為孩子的父母,自然是希望能有人時時刻刻接送孩子,確保安全。
可是身為爺爺奶奶,作為老一輩的他們,卻不是這麼想的。
老人們認為:自己年輕時每天不管孩子,隨著他們在田裡跑啊跳啊,哪有每天接送那麼嬌貴。和子女住在一起,每天下午街坊下下棋,晚上廣場舞跳跳,這樣提前退休的生活,不要太舒服。
子女們卻認為:做家務可以請阿姨或者買個掃地機器人,多少能讓老人不那麼勞累。但是,孩子的安全問題總要幫忙照看著點的吧?不然叫老人大老遠的從鄉下過來,提前讓他們退休,這無疑也是增加了我們養家餬口的困難。
久而久之,什麼婆媳問題也要慢慢爆發,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所以說,為了能夠維持更好的家庭氛圍,讓老人和子女一起住的時候,彼此理解,子女試著這麼和父母解釋,需要他們接送孩子的原因:
交通問題
我們都知道,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私家車,馬路上更是車水馬龍。不管是高峰時期的交通堵塞,還是平日裡電瓶車來回穿梭,也不管是成人還是小孩,交通事故都不是我們所能預判的。
更何況,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要是在回家路上出了什麼事故,那無疑是對整個家庭的重大打擊,今後的日子,家人都將會活在深深地懊悔中。
這也就要求有條件的,儘量找個人接送孩子,自家的老人其實是最好的選擇。一方面,省去了請阿姨的費用;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增進老人和孩子的感情,老人也有機會去城裡逛逛,而不是只局限於小區附近。
拐賣問題
生活中大家應該看到過不少報道,每年全國失蹤兒童的數量是很令人震撼的。這些失蹤兒童中,占絕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獨立行走,被人販子盯上,毫無還手自救能力。
雖然父母日常里會常常教導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聊天,不要和他們講話,可當事情真的來臨的時候,我們能確保孩子還有這種意識嗎?很顯然,是不能的。
現如今人販子的手段變幻多樣,他不一定是突然出現,他可能是和孩子打幾天交道,讓孩子認為他們已經是熟人了,放鬆孩子的警惕性,然後再進行拐賣。之後的事情,光是想像,就已經很後怕了。
家裡老人接送,能很好地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當然,也要要求老人時時刻刻關注孩子,不能自顧自聊天,一不留神孩子都不在了,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孩子內心問題
試想一下,補習班、幼兒園的門外,烏泱泱站著一群家長,孩子在裡面滿懷期待的張望著,卻沒有發現接送自己的家人,這心理落差還是很大的。人家都是爺爺奶奶接送,幫忙背著小書包,帶著小零食開開心心回家,自己卻只能自己坐校車孤零零回去吃晚飯。
別說是小孩子了,就算是大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心裡也會難免失落。就好比別人都有接機的親朋好友,自己只能推著行李打車,是一個道理,都會很難受。
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和父母疏遠了,不再願意向父母分享在補習班發生的事情,因為已經錯過了他們最想分享的時間,他們所有的快樂也會被一點點時間消磨。
不是說一定要老人幫著背書包,也不是一定要帶零食,只是當孩子放學的時候被人等待接回家的感覺是最快樂的。孩子可以分享著所有的趣事,可以和朋友一起手拉手回家,一個人的話,多少有點落寞。
所以說,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如果只是為了一味地享福,這肯定是不行的。力所能及幫著子女做點事情,會讓家庭更加和諧,也會增進老人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彌補了子女因為工作不能照顧到孩子接送的遺憾。
社會的不斷進步,現在的教育理念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了,現在的社會是很複雜的,不像過去鄰里之間那麼聯繫緊密,可能一單元的住戶都不認識幾個。孩子的安全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應該是放在每個家庭的首位,一旦出了什麼事情,就算是一輩子活在後悔之中,也不能換回曾經完好無損的孩子,這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不管是接送多少次,哪怕是一天都圍著孩子轉,也不是什麼值得丟臉事情。無論如何,孩子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他不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