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全球,搭載渦扇-20的運-20BE現身航展,誰會是第一個買家?

2023-12-13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進軍全球,搭載渦扇-20的運-20BE現身航展,誰會是第一個買家?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運-20BE已經正式出現在2023年杜拜航展上,意味著這款搭載國產渦扇-20,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產戰略運輸機,開始向出口市場發力。國內在驚訝運-20B快速成熟的同時,也開始琢磨究竟誰有可能獲得這款200噸級的大傢伙。

運-20BE展出意味著運-20的真正成熟

現代運輸機並沒有非常嚴格的種類劃分,特別是當美製C-17A被賦予「戰略運輸機」的稱號後,原本C-141和C-5之間清晰的劃分也逐漸模糊。國內官方將運-20稱為戰略運輸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C-17A的影響,也確實符合現代運輸機噸位增長的趨勢,但從性能上來說,運-20其實和俄制伊爾-76屬於同一層級。作為蘇聯時代最重要的空中運輸平台,伊爾-76產量到90年代初就已接近1000架,除滿足蘇聯自用需求外,還對外出口數百架,足跡遍布全球各洲。而像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和敘利亞等國家,更是伊爾-76的首批海外用戶。因此,運-20雖然看起來氣勢非凡,價格不菲,中航工業也缺乏高段位國際用戶,很難大批量出口,但以伊爾-76的表現為參照,僅僅亞非市場也是能有一些訂單的。

伊爾-76作為大型運輸機,使用範圍非常廣泛

巴基斯坦是中航工業甚至中國軍事工業的鐵桿用戶,其明面上的運輸機主力是美製C-130,看起來似乎是養不起大型/戰略運輸機。但有趣的是,在數年前其向奈及利亞交付「梟龍」時,卻又出現由「伊爾-76」運輸的一幕。真相聽起來則有點離譜:運輸「梟龍」的巴基斯坦空軍「R09-001」號機,其實是伊爾-78加油機。早在2006年,也就是印度從吉爾吉斯收到6架伊爾-78M後,巴基斯坦就以超低價從烏克蘭獲得了3架伊爾-78,編號從「R09-001」到「R11-003」。由於價格低廉,這三架伊爾-78的狀態並不好,巴基斯坦也是苦心經營,艱難維持。而早期伊爾-78的狀態比較特殊,其機艙內搭載燃油使用的是移動式大油桶,隨時可以拆下變回伊爾-76,作為純正的運輸機使用,這就是明明巴基斯坦沒有採購伊爾-76,卻有「伊爾-76」可用的原因。

早期伊爾-78搭載的可拆卸大油桶

相比之下,印度從吉爾吉斯(蘇聯時代的伊爾-78總裝線在這裡)獲得的伊爾-78M是後期型號,機艙儲油設施不可拆卸,靈活性降低了,但載油量增加了。巴空軍的3架伊爾-78出動率並不高,據傳言是烏克蘭當初保存不妥,交付時又沒有仔細處理。數年前巴基斯坦曾試圖和俄羅斯合作,升級這三架伊爾-78,但後者的報價遠遠超過預計(3架總計需要4000多萬美元),這事就耽擱了。現在俄烏打得熱火朝天,連印度放在俄羅斯升級的裝備,都不時被徵調上前線,巴基斯坦就更不敢貿然行動了。不過,需求是很現實的,巴空軍裝備的「梟龍」、殲-10CE都不是體型很大的戰機,空中加油機能顯著提其高戰鬥力。此外,大型運輸機對巴基斯坦這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來說,也是極為有效的空中救援平台。

印度伊爾-78M則是不可拆卸的設計

現階段運-20油已經問世一年多,技術路線和早期伊爾-78一模一樣(國內也獲得了3架伊爾-78),是可以在加油機和運輸機之間切換的狀態。換句話說,巴基斯坦空軍未來用運-20油取代伊爾-78的可能性很大,相比於現在有些混亂的加油/運輸體系,原汁原味的運-20油和殲-10CE、「梟龍」的組合,無疑擁有更強戰鬥力。唯一的問題是,巴基斯坦養不起太多的大型運輸機,3到6架應該就是頂值。相比之下,另一個近年採購不少中國武器的國家——阿爾及利亞,雖然名氣沒有那麼大,但潛力卻遠超巴基斯坦。其現在裝備著11架伊爾-76和6架伊爾-78,雖然在2018年發生了一架伊爾-76墜毀,導致257人遇難的惡性事件,但目前仍然是阿爾及利亞的空中運輸主力。

運-20的出口潛力還是不錯的

現實是,阿爾及利亞裝備的伊爾-76/78隊伍中,除了3架伊爾-76MD服役年限短一點,其他都是30年往上的老裝備了。儘管蘇制裝備一直以皮實可靠著稱,但也經不起這麼長時間的摧殘,更新已經是迫在眉睫。而俄羅斯新推出的伊爾-76MD-90A雖然性能大幅提升,但造價也是驚人——交付俄軍的採購價為1.15億美元,並且廠家還聲稱每架虧損約2700萬美元。再考慮到出口利潤,阿爾及利亞如果選擇伊爾-76MD-90A,則根本扛不住價格。要知道,即使是美製C-17A在出口英國、澳大利亞、卡達等國家時,均價也不過是1.9-2.2億美元。伊爾-76MD-90A以明顯更低的性能,賣出基本相當的價格,那是不可能的。

俄羅斯伊爾-76MD-90A不可能繼承伊爾-76的出口市場

國產運-20B已經實現全部國產,不需要再使用相對昂貴的進口發動機,參考其他軍用機型的出口比值,1.2億美元上下是比較合理的量產型出口價格,這對於阿爾及利亞來說是能接受的。只不過,究竟是選擇運-20BE加運-20油,還是乾脆就由運-20油包打天下,就不好說了。與此同時,近幾年開始採購中航工業產品的中東國家,也是運-20BE的潛在用戶群。畢竟現在能提供大型/戰略運輸機的國家並不多,其中美國C-17A還已經停產,俄羅斯伊爾-76MD-90A不堪大用,歐洲A-400M乾脆就是渦漿運輸機,一度因為跨洲際飛行在歐洲引起轟動的運-20,優勢還是挺明顯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19b83298bfd78b2964bf741d7adb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