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遺體落入宜居星球,會成為生命起源嗎?另一種可能更讓人深思

2021-08-05     怪奇菌

原標題:人類遺體落入宜居星球,會成為生命起源嗎?另一種可能更讓人深思

在很多科幻作品中,經常會出現空間站或飛船破裂,內部巨大的氣壓將人從裂口處推進茫茫宇宙的鏡頭或情節。

這讓很多人心中出現了一個疑惑,這些漂泊在宇宙中的人類遺體,如果偶然間落到了一顆宜居星球上,會不會成為這顆星球生命的起源呢?

探究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人類死亡之後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正常的環境中,如果不做任何的處理,那在死亡之後人類的身體只會有一個結果——腐爛。

這主要是由於死亡後身體失去免疫調節,身體中原本就蘊含的微生物開始肆意繁殖,將身體慢慢分解重回自然循環。

而在空間站或飛船中,人類的身體和在地球上沒什麼區別,免疫系統依舊能夠正常運轉,所以身體中的各種細菌和微生物能夠和諧統一。

可一旦因空間站或飛船破裂被吸入宇宙中死亡,那事情可就不一樣了。

如果進入宇宙的人身穿太空衣,那麼起初身體中的微生物繁殖量會暴增,然後以人體剩餘物質為能量分解人體。但這種分解不會持續很久,因為它們的增殖會被太空衣損壞後的惡劣環境再次抑制。

倘若在進入宇宙時的太空衣是破損的,那身體中的水分會被宇宙真空的環境快速蒸發,但由於沒有空氣這樣的導熱介質,所以身體中的熱量散去的較慢,微生物還能夠在這種環境下存活。

但這種存活依舊是暫時的,太陽散發出的強烈熱輻射很快就會讓遺體變得滾燙,微生物會死於陽光「消毒」中。

地球上身體腐爛是因為微生物分解,現在微生物全都死亡了,身體自然也就不會出現腐爛的情況。

那麼在宇宙死亡,遺體一定會飄落到其他星球嗎?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是在距離地球很近的位置死亡,由於遺體還處於地球引力範圍內,因此會被引力捕獲,成為一顆臨時「衛星」。

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力會將遺體慢慢拉入大氣層,然後在與大氣層劇烈的摩擦中化為灰燼,重新回到地球生態循環中。

倘若是在周圍沒有大質量恆星或行星的深空中死亡,並且還獲得了較高的初速度,那麼遺體就會在宇宙中開始漫長的飄蕩,直到被某顆星球引力徹底捕獲。

不過,就像上文說的那樣,無論是有防護還是無防護,身體中的菌落和微生物都無法長時間在宇宙中存活。

所以如果遺體在宇宙中流浪時間過長,那即便是落到了宜居行星上,孕育生命的機率也要低很多。

最後關鍵的問題來了,如果人類的遺體完整落在一顆宜居行星表面,會成為這顆行星生命的開端嗎?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身體是由大量有機物組成的,而這其中也包含了生命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胺基酸。

就像不是有了一汪水就一定會出現魚一樣,有了胺基酸也不是一定會出現生命。若生命是一座華麗的宮殿,那胺基酸只是這座宮殿的牆磚,如果沒有匠人們的巧手,牆磚不會組合成宮殿。

因此,就算人類遺體完整落到一顆宜居行星上,也不一定就能夠點燃這顆行星的生命之火。

那麼怎麼提高孕育生命的機率呢?答案就是落到這顆宜居星球的海洋中,並且周圍還得存在熱泉,這種環境能夠極大機率促進生命物種的合成,繼而提高生命出現的機率。

其實對於人類遺體落入其他星球的這個腦洞,著名微生物學家蓋瑞·金(Gary King)同樣很感興趣。他指出,如果人類身體落到已經存在基本分子結構的星球表面,孕育生命的機率將大幅度上升。

眾所周知,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目前科學界主流觀點是化學起源說,也就是非生命物質通過複雜化學變化慢慢演化而來。

而現在人類的身體有可能成為某個宜居星球的生命起源,那麼結合化學起源說,我們是不是能夠得到另一個讓人深思的可能——若干年前,某個外星生命的屍體落入地球,繼而開啟了地球生命的盛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1607761_12009047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