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用的是老機型華為Mate RS,想必很多粉絲也都知道。就在最近的一批內測招募中,小編中籤了,已經使用三天。雖然不是第一批內測升級,但是還是想說一下真實的感受。
作為一款搭載麒麟970的設備,若不是由於影像能力與後置指紋+屏下指紋,真的是打算換機了,換一款紅米note10 Pro不香麼?但鴻蒙的發布,又讓小編等了一個多月。在小編還未升級的時候,就已經有更新的小夥伴發出體驗感受:首先是說不殺後台了,第二是說內存增大了,第三是說電池耐用了,第四是說使用流暢了;還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說系統變醜了,說設備發熱了,說勿擾模式不好用了,說耗電更嚴重了等等。下面,小編就來說一下親身體驗。
首先是殺後台的問題,很多小夥伴說升級鴻蒙後,殺後台現象改善很多,甚至可以與iOS相媲美。小編升級後,由於在更新日誌中有提到,升級後可能有部分安卓應用出現卡頓、閃退等問題。小編的設備為6+256的版本,除華為應用外,還安裝了40多款軟體,其中還有部分破解軟體。升級完成後,小編依次打開所有的APP,沒有出現卡頓和閃退問題,在查詢後台的時候,發現只有最近打開的20個應用,而再次打開駐留後台的應用時,並不一定是離開時候的介面,有大部分猶如重新打開一樣。小編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畢竟是麒麟970和6G運行內存的版本,如果是之前的EMUI,表現不會比升級鴻蒙好。
再說一下電池的相關問題。在升級之前,小編也是做了部分功課,升級鴻蒙後要持續充電一定時間,系統會對所安裝的應用進行優化,而在此期間也會產生髮熱的現象。的確,小編一直在充電,卻沒有讓設備安安靜靜的優化,而是進行了一番倒騰。在負一屏到首頁的翻頁過程中,的確還有掉幀情況,見怪不怪,說實話,這個設備使用EMUI的時候,掉幀和卡屏的現象我見得多了,這點不算什麼。而發熱是真的很明顯,即使是只打開微信,溫度也是不怎麼低,但是倒也不至於到降頻的程度,耗電方面,的確也很明顯,但是也在可以接受的程度,畢竟還是原裝電池,電池壽命有不同程度的損耗。這些問題在使用過兩天以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發熱現象再也沒有出現過,耗電相較EMUI差別不大,經過了一次「*#*#2846579#*#*」的補電,也沒有太大的差異。
再說一下鴻蒙應用。在華為應用市場中搜索鴻蒙,即可看到Harmony OS專區,在推薦應用中有17款,其中最常用的有微博、京東、優酷視頻、央視影音等,小編下載了微博和優酷視頻,在安裝微博的時候,並不與之前安裝的安卓版微博發生衝突,所以套不套殼不攻自破。鴻蒙版比較輕量級一些,相對應的功能上,也與安卓版有很大差別。安卓版的微博較為臃腫,軟體內有很多不常用的功能,而鴻蒙版較為簡潔或者可以說為「簡陋」,在熱搜欄,只能看現有熱搜排行,卻不能搜索;個人中心介面只有微博來源、微博、關注、粉絲狀態和關於我們的幾個項目,真的可以說「不夠看」!而鴻蒙版的優酷視頻在使用上幾乎與安卓版無異。
在升級鴻蒙以後,與安卓的使用習慣相差無幾,更多的改變都是在細微的地方,總體來說,更便捷!而與EMUI相比,更加流暢,也可能是EMUI不會再升級了,所以研發人員也不再為其投入精力,所以在升級到鴻蒙後,許多人性化的東西在新系統上都能感受到,所以體驗上比EMUI更好一些。就說下最簡單的色深模式,EMUI所支持的應用可謂是極少,即便是安卓底層都已經支持了,也沒有多出幾款可適配的應用,而升級鴻蒙後,幾乎大部分的軟體都適配了色深模式。
在升級以後,廣告方面的確覺得少很多,而且使用EMUI時候,為了避開廣告使用的「輕啟動」在鴻蒙系統上發揮得更加流暢自如。還有側滑返回,作為全面屏的常用操作,鴻蒙又增加了側滑懸停工具選項,能夠調出最近打開的應用情況,小編還沒有適應過來,但是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功能。
其餘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第一次打開暢連或者撥號的時候,會刷新幾秒,當然,這很可能與設備硬體性能有關。在拍照方面,不管是打開速度還是成像速度,都是「出了名得快」!還有發布會上就已經說過的音樂播放功能,可以選擇超級終端進行播放,打開兩個播放軟體可以讓不同的設備播放不同的音樂,這個可玩性很高。另外就是智慧生活,只要是連接的設備,都可以直接在右側下拉中進行統一管理,這個真的太方便了,並不需要安裝或者打開任何應用,也不需要紅外等傳感器,輕輕一碰,就完成。而且支持的第三方平台非常多,突然覺得智慧生活離我們越來越近。
要寫得好像還有很多,可細緻地寫,今天時間可能不夠用了,總體來說是非常值得升級的。在華為升級計劃中還未升級的,等待一下,升級體驗就知道了。沒有在升級計劃里的小夥伴也不要著急,小編會繼續將最真實在的體驗分享給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78229098_12089114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