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楊梅成熟的季節,那一簇簇紅色的楊梅果掛滿了枝頭。「南方珍果,首推楊梅。」楊梅一直是果中珍品,被譽為「果中瑪瑙」,其口感獨特,酸甜爽口,是夏天不可缺少的時令水果。今天,讓我們在品嘗美味楊梅的同時,翻閱古詩文,在詩行間感受古代文人對楊梅的鐘愛。
觀楊梅
宋-陸遊
溪流曲曲樹陰陰,人語煙中覺塢深。
把定山僧同一笑,明年強健更相尋。
白楊梅
宋-張鎡
興高團雪綴珍叢,彈火燒林一洗空。
驛騎不供妃子笑,冰姿猶勝荔枝紅。
楊梅
宋-陳著
火珠簇壓翠微鮮,丹粒團成蜜顆甜。
爭為渴饕供燕豆,誰知赬汗困償籃。
又次韻楊梅三絕句
宋-史彌寧
釀蜜搓成絳雪團,莫嫌風味欠儒酸。
此詩此果君知麼,一樣驪珠粲玉盤。
憶楊梅
宋-蘇泂
夏祭先供項里祠,鮮香未晏已聞思。
昨宵夢裡依稀見,滿樹薰風重壓枝。
楊梅
宋-徐似道
火齊無光荔實圓,未覺先說齒流涎。
喚回天竺三年夢,參透披雲一味禪。
食楊梅
宋-曾幾
年年梅里見諸楊,火齊堆盤更有香。
風味十分如荔子,何妨盛著絳紗囊。
次韻楊梅
宋-方岳
筠籠帶雨摘初殘,粟粟生寒鶴項殷。
眾口但便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
楊梅
宋-釋居簡
枝繁疑墜地,煙暝欲燉空。
止渴差相似,和羹卻不同。
每嗟龍井白,易變鶴頭紅。
好在文園令,冰盤對晚風。
楊梅
宋-岳珂
渰歷三家市,梅垂萬顆酸。
烽池看火樹,嶁室試金丹。
風露盈籃重,冰霜透齒寒。
它楊應不類,留與子云看。
宴山亭-賦楊梅
元-張雨
鶴頂朱圓,豐肌粟聚,寶葉揉藍初洗。
親翦翠柯,遠贈筠籠,脈脈紅泉流齒。
骨換丹砂,笑尚帶、儒酸風味。
誰記。曾問譜西泠,綠陰青子。
君家幾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
縴手素盤,歷亂殷紅,浮沉半壺脂水。
珍果同時,惟醉寫、來禽青李。
爭似。為越女、吳姬染指。
一叢花-楊梅
清-陳維崧
江城初泊洞庭船,顆顆販勻圓。
朱櫻素柰都相遜,家鄉在、消夏灣前。
兩崦蒙茸,半湖冪䍥,籠重一帆偏。
買來恰趁晚涼天,冰井小亭軒。
妝餘浴罷春纖濕,粉裙上、幾點紅鮮。
莫是明朝,有人低問,羞暈轉嫣然。
摸魚兒-楊梅
清-楊芳燦
記冰廚、吳鹽如雪,滿盤鶴頂初破。
年年筍老櫻殘後,便盼洞庭煙柁。
園叟過。看拎到、筠籠翠箬重重裹。
勻圓百顆。笑嬌小吳娘,玉纖拈處,先怕粉裙涴。
閒銷暑,露井水亭清坐。
不須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紅霞嚼,涼沁華池香唾。
誰餉我。況消渴、年來最憶吾家果。
歸田願左。便買夏論園,山資未辨,作計甚時可。
東風第一枝-白楊梅
清-朱彝尊
鳦鳥歌殘,蓴絲擷罷、冰廚夏果須薦。
卑枝壓地無塵,繁陰滿園如傘。
涼柯新剪,早水市、筠籠傳遍。
問隔江、誰送輕帆,鶴頂半山翻賤。
便流齒、瓠犀詎軟。
便入手、蔥根不染。
任教肌粟長生,愁他翠盤頻轉。
玉容銷暑,最憶是、湘湖南畔。
怕餐來、晚飯都忘,莫被舵樓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