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家庭條件越好的學生,越不願意讀理工科?理由很現實

2023-03-21     青湖已

原標題:調查顯示:家庭條件越好的學生,越不願意讀理工科?理由很現實

理工類專業向來熱度都很高。主要是理工類專業好就業,社會需求量大。但很多理工類專業的畢業生,也面臨著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不佳等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不太願意選擇就讀理工類專業。相比來說,他們更願意扎堆就讀藝術、商科專業。這裡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下這個問題,看看家境優渥的學生是怎麼考慮的。

調查顯示:家庭條件越好的學生,越不願意讀理工科?理由很現實

學習難度大,工作太辛苦,理工類專業學習難度比較大,比如醫學類專業、化工類專業,都是出了名的難啃。

學生想要順利畢業,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理工類畢業生工作也要辛苦,很多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都不願意吃這樣的苦,不願意選擇這類專業。

選擇讀商科,更有利發展,家庭條件好的學生,更願意讀經濟類、金融類專業。這類學生在畢業後可能會進入家族企業工作,學習商科顯然,對未來工作開展更有幫助。

還有部分學生傾向於選擇管理類專業,家裡能夠提供機會和條件給他們,在畢業後也能順利走向管理崗。

這類學生傾向於考文科,主要是因為文科生在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時占據優勢。在招考職位表中,可以找到很多適合文科生報考的職位。這類學生很有可能會因為家裡背景關係選擇考公職,未來發展情況也是非常不錯。

文理專業各有利弊,普通學生需進行全面的考慮

文科專業優勢很明顯,在考公職時可選職位更多。學習難度不大,學生可以順利畢業,大學四年生活也相對輕鬆。但文科專業劣勢也非常明顯,畢業生就業壓力比較大。

和理工類相比,文科專業性並不是特彆強,畢業生可替代性比較強。很多文科生在找工作時,都沒有選擇和本專業相關的工作。

理工專業的優勢是容易找工作,很多畢業生在大四時就被企業簽走了,根本不用發愁找工作的問題。和文科生相比,理工類專業畢業學生起薪也更高,通常可以拿到更高的起薪。

理工類專業畢業生的劣勢,則是工作比較辛苦,和畢業後大多出入於寫字樓的文科生不同,他們需要出入各種工作場合,面對不同的工作環境,工作壓力也不小。

家庭條件不同,對學生成長發展的影響不容小覷

不同家庭條件的學生,發展起點明顯不同。得到家裡幫助的孩子,不需要承擔生活上的壓力,可以勇敢自由地追求內心的夢想。

家庭條件不佳的孩子,則需要承擔經濟上的壓力,沒有追逐夢想的基礎,只能自己一點點努力。兩者相比,當然是前者起點更高,後者需要更多時間,才有機會做到和前者比肩。

教育理念上的差距,是最不明顯的差距,但對孩子的影響卻非常大。一般來說,經濟能力強的父母,眼光也都比較長遠,他們能帶給孩子更積極的影響。

經濟能力差的父母,因為自身眼界的局限,也很難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教育理念的差距,讓孩子的成長速度,也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早早就樹立了自己的理想。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父母對孩子物質條件的支持了。都說窮人家孩子早當家,他們很早就知道父母不能給自己太多物質條件,想要什麼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可以「任性」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知道,不管自己怎麼折騰,都有父母可以依靠。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也隨著家庭條件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大。

家庭條件相對優渥的學生,容易把目光放在藝術類專業、商科專業上,而對理工類專業敬而遠之。當然了,說的也是部分情況,並不是說所有家庭條件好的學生,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有部分學生會選擇攻讀理工類專業,在本科畢業後繼續讀研讀博,發展前景同樣也很可觀。

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非常大,父母的素質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成長狀態。是不可否認的是,自己的努力程度也非常重要,不能自暴自棄。

大家認為,為什麼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不太願意選擇就讀理工類專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67459b725c6decaf2d33de24f77b7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