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3天,美國大選結果就會揭曉,儘管是美國人自己的選擇,但對世界格局影響還是很重要的。
比如說,伊朗不希望特朗普獲勝,因為特朗普很激進,而且會全力支持以色列,哈里斯相對更好一些。
烏克蘭希望哈里斯獲勝,民主黨將會延續支持政策,而特朗普已經多次表示不會再給烏克蘭錢。
北約和歐洲更希望哈里斯獲勝,因為特朗普的不確定性讓北約和歐洲壓力很大。
相比各方的謹慎,韓國如今也成為關注焦點,因為韓國是否援烏取決於美國大選誰獲勝。
如果特朗普獲勝,有可能結束俄烏戰爭,儘管特朗普的政策很離譜。
10月28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特朗普的烏克蘭政策,主要目標包括凍結烏克蘭戰爭,減少美國介入,將和平保障責任轉嫁給歐洲國家。
包括在俄烏邊境建立自治區和非軍事區,以上區域歸俄羅斯,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以中立為代價維護其主權,和平進程的保障者角色交給歐洲國家。
很多人強調特朗普政策很靠譜,但更多是「以實際控制線」讓烏克蘭就範,這恐怕不是最優解決方案。
而英國前首相詹森堅信特朗普會援助烏克蘭,他認為,一切在於特朗普的不可預測性。
而更大不可預測的就是韓國是否援助烏克蘭,這將成為決定俄烏戰爭走向的決定性作用。
韓國的軍事實力、裝備和軍工業遠遠超過歐洲,光是為補充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物資,韓國提供的武器就比所有歐洲國家加起來還要多。
如果韓國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榴彈炮、炮彈、防空系統援助,那麼烏克蘭就能扭轉戰爭局勢,這將對戰爭起決定性作用。
澤連斯基考慮向韓國派遣代表團,要求提供火炮和防空系統等援助,但韓國還沒有最初最終決定。
韓國向烏克蘭派出代表團,評估形勢,更多的是等待美國大選結果才做出決定。
韓國總統總統尹錫悅很強硬,但是否援助也取決於韓國民眾和韓國議會議員的決定。
據悉,在韓國議會中占多數的左翼反對派韓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擔心韓國與烏克蘭的合作可能導致朝鮮半島局勢升級。
而且只有13%的韓國人希望韓國向烏克蘭提供致命軍事援助,而66%的人則更願意專注於人道主義援助。
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俄烏最終被迫停戰,而俄羅斯也未分享先進軍事技術給朝鮮,那麼就不存在影響半島變化的條件,韓國也不會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如果哈里斯入主白宮,烏克蘭戰場仍在繼續,援助仍在抵達,俄羅斯將不得不與朝鮮做出交換,這意味著韓國將大機率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一旦所有條件符合,以尹錫悅的強硬態度,韓國將會大力援助,能決定俄烏戰爭走向的因素又回到美國大選,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