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個步,差點把命跑沒了 專家提示:夏季來臨,警惕「熱射病」

2022-06-08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跑個步,差點把命跑沒了 專家提示:夏季來臨,警惕「熱射病」

33℃氣溫下跑步10公里,壯年男子患上「熱射病」進入ICU救治。所幸治療及時,患者生命體徵平穩,脫離了危險。

6月2日,天氣晴,氣溫33℃,18點,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室電話響起,電話那頭傳來院前120醫生的聲音:「有個重症中暑的,做好準備。」3分鐘後,隨著急促的急救警笛聲,擔架護送進來一名正在嘔吐的壯年男性,院前急救醫生胡白波介紹,該中年男子跑步10公里,臨近終點時出現乏力及意識障礙,測體溫40.5度了。

搶救室當班醫生羅婧迅速上前查看患者情況,患者呈現意識模糊、煩躁不安的狀態,皮膚灼熱,身上濕透了,詢問陪同前來的同事和家屬,稱身上有汗,也有他們降溫潑的水。天氣悶熱、又有劇烈運動史,突發意識障礙、高熱,「這是熱射病。」羅婧醫師心下一驚,立即下達醫囑:「上冰毯、冰帽,冰塊!用紗布包一下放在大關節處,開兩路靜脈輸液,用冰鹽水,現在降溫是第一要務,不然生命都有危險。」隨後,她向患者妻子了解患者平時的身體狀況。「他平時身體很好的,兩三天就會去跑一次步,也沒有什麼慢性病。」患者妻子顯然有些慌張,「醫生,他現在情況怎麼樣啊?嚴不嚴重啊?」

羅婧醫師一邊安撫家屬一邊簡單介紹:「他這個叫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死亡率比較高,前期將體溫快速降下來是關鍵,如果能在兩小時內將體溫降到38度以下,那麼後續的希望就比較大。」同時密切關注著患者的體溫情況,冰毯連接的測溫計已經放入其直腸內,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患者體溫在逐步下降,19點50分,體溫下降到了37.8攝氏度。與此同時,初步的檢驗結果也出來了——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動脈血乳酸濃度升高等等問題,也提示機體的各個器官已經受損,後續仍然需要積極的生命支持治療。將病情和預後向家屬解釋之後,患者被收入了ICU進一步治療,經過治療,該患者生命體徵趨於穩定,已逐步脫離了生命危險。

該院急診科主任凌受毅主任醫師介紹,熱射病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熱損傷疾病,其致病原因是機體劇烈運動後,或暴露於極端熱環境時,體內熱量蓄積遠超散熱而導致的核心體溫上升,以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多器官功能衰竭、體溫急劇升高(通常大於40.5度)為特徵。

根據病因不同,熱射病分為兩種:經典型熱射病和勞力型熱射病。經典型熱射病主要見於老年人,通常有慢性病基礎,他們對於體溫調節能力較低、各項生理機能下降,暴露在悶熱環境中極易發生經典型熱射病,這類熱射病相關死亡率高達50%;而勞力型熱射病是一種偶發的急症,它的發生與劇烈的體力活動直接相關,主要累及運動員、體力勞動工人、消防員、軍人等,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以往類似的運動強度、持續時間和環境下,從事類似的體力活動並未發生過任何意外。上述病例,就屬於勞力型熱射病,患者平時堅持鍛鍊,體質較好,沒有慢性基礎疾病,若發病之後認識和治療及時,通常死亡率不超過5%。

夏季來臨,空氣溫度和濕度都較高,大家應避免長時間暴露在悶熱的環境中,注意保持環境涼爽和通風(該開空調開空調、該開風扇開風扇),適當多飲水,更不要進行高強度的體力活動,避免發生熱射病。(急診科:羅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588a9d63708abdf2ebeb0fdde23eb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