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審題規範和答題思路集錦 你做過哪些離譜的地理題?

2023-08-13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高考地理審題規範和答題思路集錦 你做過哪些離譜的地理題?

一、審題規範——確保答題方向不跑偏

只有正確理解題意,才能把握命題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審題最重要的是把握題目中的4大關鍵詞:

1.條件限定詞——一般為地理事物的範圍、時間或性質等。

2.內容回答詞——題目必須回答的內容。

3.題目中心詞——答案論述的直接對象。

4.解答方式詞——回答問題的方式要求。

例如:

二、思路規範——確保答題角度對而全

1.特徵描述類

描述類答題模板
命題角度 答題步驟 答題術語
位置特徵 第1步,依據經緯線描述經緯度位置特徵;第2步,依據海陸分布描述海陸位置特徵;第3步,依據不同區域的位置特徵描述其相對位置特徵 東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緯度,熱、溫、寒帶;內陸地區、沿海地區;大陸東岸、太平洋西岸;太行山以東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等
分布特徵 第1步,關注宏觀大致分布;第2步,關注微觀局部分布特點;第3步,綜合分析歸納特徵 分布均勻(不均),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東部地區最多等
變化特徵 第1步,看總體變化趨勢;第2步,關注轉折點,看分段變化趨勢;第3步,綜合分析歸納特徵 逐漸上升(下降),波動起伏,波動上升,先上升後下降等
自然特徵 地形 第1步,讀等高線,確定地形類型和地形崎嶇狀況;第2步,讀等高線數值變化及河流流向,確定地勢特徵;第3步,讀海岸線形態,確定海岸線曲折或平直 地形以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為主;地形崎嶇(平坦);地勢東高西低;海岸線曲折(平直)等
氣候 第1步,根據地理位置、氣候統計圖表判斷氣候類型;第2步,根據材料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描述氣候特徵;第3步,關注氣溫和降水的季節變化 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等;氣溫:終年高溫、夏季高溫、終年溫和、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等;降水:降水量大(小)、季節分配均勻(不均)、集中在夏(冬)季等
河流 第1步,依據河流地理位置及相關地形地勢,確定河流水系特徵;第2步,結合流域內氣溫和降水的組合狀況,確定河流水文特徵;第3步,關注流域內植被狀況 河流的發源地、流向、長度、流域面積、支流及水系狀況、水量、汛期、結冰期、含沙量等
資源 第1步,依據相關資源分布圖確定資源種類及其儲量;第2步,依據相關材料確定資源埋藏情況及開發條件 種類多(少)、儲量大(小)、品質好(壞)、埋藏深(淺)、開採條件好(壞)
人文特徵 人口 第1步,確定人口的密度及其分布特徵;第2步,確定人口增長速度及其結構特徵;第3步,確定人口遷移及其影響 人口密度大(小)、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區、增長速度快、老齡化現象嚴重等
聚落 第1步,依據材料及其圖表確定聚落分布特徵;第2步,依據資源開發及經濟發展趨勢確定聚落髮展趨勢 聚落沿交通線(河流)分布,多分布在平原(河谷)地區,聚落沿交通線向東南方向發展
農業 第1步,關注農業地域類型;第2步,關注農業區的自然地理特徵;第3步,確定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農業部門,生產規模大(小),機械化水平高(低),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兩熟、兩年三熟等),農作物種類,主要分布,依靠科技發展立體農業等
工業 第1步,關注工業分布特徵;第2步,關注重要工業中心、結構及技術水平等;第3步,確定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地域分布(靠近礦產豐富地區、靠近市場等)工業化水平高(低)、結構齊全(單一)等

2.分析類

原因分析類設問在高考題中經常出現,如分析某地河流徑流量變化大的原因、分析某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等。回答原因分析類設問時,一般要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大方面進行分析。

措施分析類設問常見設問詞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議」「發展方向」等。該類設問在高考中最常見的呈現形式有「具體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麼」「應採取哪些重要措施」等。措施分析類設問最基本的答題思路是根據問題的特點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措施。對於措施分析類設問,即使題中沒有對原因進行考查,在解答時也應該先找出造成問題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然後針對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

原因分析類答題模板
命題角度 相關因子 舉例說明
太陽輻射 緯度 緯度高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小,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少,如我國的東北地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少於華北地區
天氣和氣候 雲量多、降水多的地區,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少,如赤道地區、我國的四川盆地
地勢 地勢高,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如青藏高原是我國太陽輻射能最豐富的地區
坡向 向陽坡的太陽輻射能多於背陰坡
氣溫 緯度 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角越小,獲得的太陽輻射能越少,氣溫越低,如冬季我國北方地區氣溫遠低於南方地區
海拔 海拔每升高1 000 m,氣溫下降約6
大氣環流 冬季時,我國北方地區受冬季風影響大,氣溫遠低於南方
地形阻擋 四川盆地的北邊有高大山脈阻擋冷空氣,故其冬季氣溫較高
氣候特徵 太陽輻射 低緯度地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較多,往往具有全年高溫的特徵;中緯度地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季節變化明顯,往往具有夏熱冬寒的特徵,四季較分明;高緯度地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較少,往往具有全年低溫的特徵
大氣環流 低氣壓帶和西風帶控制的地區降水往往較多,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極地東風帶控制的地區降水往往較少;受季風環流影響的地區,在冬季風控制下往往少雨,在夏季風控制下往往多雨
人口遷移 遷出區的推力 人口增長快、人多地少、資源短缺、就業機會少、醫療衛生條件差、自然災害突發、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等
遷入區的拉力 工作機會多、工作條件好、工資待遇高、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礎設施齊全等
產業轉移 勞動力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勞動密集型產業會向勞動力資源密集且廉價的地區轉移,如我國沿海地區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
市場 隨著某地市場的飽和,產業會向市場潛力較大的地區轉移,如目前許多國外企業在我國合資建汽車廠
內部交易成本 產業有向內部交易成本較低的地區轉移的趨勢
資源調配 資源分布 資源分布不均、有些地方資源豐富、有些地方資源貧乏
消費情況 各地資源消費量不同,經濟發達地區資源消費量一般較大,需要調入資源;經濟欠發達地區資源消費量一般較小,會通過調出資源來增加經濟收益
能源消費結構調整 經濟 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人們通常會選擇效率高、價格低廉的能源
環境 隨著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人們更傾向於選擇對環境污染小的能源
洪澇災害 自然 地勢平坦、排水不暢、降水豐富且相對集中,河道彎曲、水流不暢
人類活動 破壞地表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河道淤塞;圍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對河流水量的調節作用
泥石流、滑坡 自然 地形崎嶇、地質構造複雜,岩石鬆散、碎屑物質多,降水集中等
人類活動 植被破壞、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
水土流失 自然 土質疏鬆、多暴雨沖刷、地表植被覆蓋率較差
人類活動 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破壞了地表植被,使地表土壤失去保護;坡地開墾
荒漠化 自然 氣候異常、降水少,地表多沙質沉積物,冬春季節多大風
人類活動 人口增加導致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等不合理的農業活動;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措施分析類答題模板
問題 表現 措施
人口問題 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快,人口素質較低 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已開發國家人口老齡化嚴重 鼓勵生育,接納國外移民
城市化問題 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 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業,建立綠化隔離帶;污水達標排放,建設污水處理廠;及時清理垃圾,實行分類回收利用;噪聲大的工廠遠離城市布局
社會問題:交通擁擠、就業困難、住房緊張、治安環境差 合理布局城市交通,加快城市交通建設,大力發展公共運輸;加快城市住房建設;增加就業機會;加強治安管理
工業化與城市化問題 產業升級困難、城市建設相對落後、生態環境問題嚴重 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地區的產業升級;構建大城市群,城市群內各城市合理分工與合作;加強規劃與管理,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我國的能源問題 能源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不足;地區分布不均衡,開發難度大;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能源需求增長快,供求矛盾突出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的循環經濟,實現產業升級;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廣技能技術,實施節能管理;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建設石油儲備基地;實施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工程;提高公民的節能意識
我國的糧食問題 人均糧食產量不高;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農業自然災害頻發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實施科學種田,通過改造中低產田、使用優良種子、採用先進經營管理模式等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傳統工業區改造問題 傳統產業衰落、環境污染嚴重 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調整工業布局,各行業均衡發展,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營造綠色空間
區域協調發展問題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 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取長補短,區域合作,共同發展
流域開發問題 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 從防洪入手,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利用土地資源,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漁業;改善環境與發展旅遊相結合
環境問題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因地制宜,實行農林牧綜合發展;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改善天然草場的植被狀況,實行合理放牧;大力開展礦區的土地復墾工作;綜合採用工程、生物、技術措施,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
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風沙 鹽鹼地的治理:引淡淋鹽;井排井灌;秸稈覆蓋;營造防護林;間作套種等。防治風沙的措施:營造防護林;種草治沙。防止旱澇災害的發生:興修水利;加強生態建設
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 合理利用水資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體系,調節農、林、牧業用地之間的關係,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水污染問題 節約用水,減少污水排放;興建污水處理廠;農業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完善環境法律法規,污水達標排放

3.比較類

比較類試題主要用於考查對兩種或兩種以上類似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分析判斷、比較鑑別能力。比較類試題的設問方式主要有:比較圖中××和××的差異(相同或異同),分析××和××的共同特點(問題)等。

比較類設問一般分為兩類:

名詞比較類,把握名詞的特徵,從名詞的含義入手,比較其異同點;

區域特徵比較類,主要從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比較類答題模板
比較對象 比較要素或內容
河流 水文特徵 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流速、水能等
水系特徵 長度、流向、流域面積、落差、河道曲直情況、支流多少、水系形狀等
補給方式 東北地區以春汛為主,內陸地區以夏汛為主,東南沿海地區以雨水補給為主
氣候 氣溫 年均溫、氣溫高低、氣溫年較差、氣溫高低的月份分配
降水 季節分配、總量、變率
氣候特徵 氣候類型、氣候要素的分布、影響氣候的因素、氣溫和降水的組合狀況
資源 資源問題 多少(是否短缺)、開發情況(是否破壞)、發展趨勢(是否面臨枯竭)、治理措施
人口 人口問題 人口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人口老齡化
城市 城市區位 地形、氣候、河流、交通、政治、軍事、宗教、科技、旅遊、地質、歷史等
城市化 城市區位、城市化表現、城市化標誌、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進程快慢、城市化階段、城市化問題等
區域地理特徵 自然地理特徵 地形、氣候、土壤、水源、植被、自然資源等
人文地理特徵 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商業、環境問題等
農業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與我國東北商品糧基地 地形、氣候、水源、土壤、技術、勞動力、市場、政策、交通、機械化水平、勞動生產率、商品率
工業 德國魯爾工業區與我國遼中南工業區 區位條件、工業部門結構、存在問題、整治措施

4.評價類

評價是運用一定標準對地理事物的準確性、實效性、經濟性等方面進行評估。評價類設問詞一般有「評價」「影響」「分析利弊」等,該類設問在高考中最常見的呈現形式:評價大型工程(如水庫建設、跨流域調水、能源跨區域調配等)帶來的影響,如評價俄羅斯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北亞地區的影響;評價區域工農業發展條件、城市區位等,如評價某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依據圖中信息對其區位進行客觀評價等。

評價類設問一般有兩種情況:

(1)設問要求直接評價某個地理事物或者現象,包括評價地理事象的影響、區位條件或發展條件等,對於這類設問一般從兩方面進行分析: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來辯證闡述,針對優勢和不足進行全面論證;要從多角度分析利弊。

(2)設問給出限定條件,如「與××相比,評價其優勢或者不足」或「從××方面進行評價」,對於這類設問,要注意審題,抓住限定詞,是評價利還是弊。「從××方面進行評價」限定了條件,只能從所要求的方面進行評價。

評價類答題模板
區位評價類 地理事項 評價要素 評價方向或指標
區域發展條件 優勢 優越的地形、氣候、水源、土壤條件;豐富的礦產和能源;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發達的科技和教育;政策支持;環境優美等
劣勢 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方面的不利條件;礦產和能源資源短缺;交通不便;污染嚴重;勞動力資源短缺、素質低;科技落後;自然災害的影響等
農業區位 自然條件 氣候(熱量、降水、光照、晝夜溫差)、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會經濟條件 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等
工業區位 自然條件 土地(多少、平坦)、水源、礦產等
社會經濟條件 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農業基礎等
理論條件 工業污染企業布局要考慮風向、河流流向及距城市遠近等
資源開發 有利條件 資源儲量豐富,開採條件好,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等
不利條件 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造成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風蝕沙化、土地塌陷等)和資源枯竭問題
影響評價類 水利工程 有利影響 經濟效益:產生防洪、發電、航運、灌溉和旅遊等綜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調節庫區氣候,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攔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質
不利影響 上游地區:庫區蓄水會淹沒原有生產、生活設施以及文物古蹟等;改變庫區原有生態環境,水域內害蟲孳生,可能導致傳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河流攜帶至下游的泥沙大大減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徑流量減少,海浪對海岸的侵蝕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斷縮小等
城市化 正面影響 有利於大量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帶動農村發展;有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有助於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城市成為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便於城市文化向鄉村擴散和滲透,提高鄉村的對外開放程度,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負面影響 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質惡化,城市內澇等;住房緊張、交通擁擠、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等
人口遷移 有利影響 改善了人口遷入地區勞動力不足的狀況;提高了人口遷入地區的城市化水平;緩解了人口遷出地區的就業壓力;促進了人口遷入地區和人口遷出地區的經濟、社會交流
不利影響 對遷入區:造成交通壓力,帶來一系列城市化問題;對遷出區:造成部分人才流失
產業轉移 積極影響 對轉出地:原主導產業向外轉移,使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為產業結構順利調整創造條件;將環境污染向外轉移,環境污染狀況得到改善。對轉入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有助於緩解就業壓力
消極影響 對轉出地:就業機會向外轉移,減少本地區就業機會,引起失業人口增加。對轉入地:接收產業轉移的同時,往往也接收了環境污染

三、答題規範——確保答案卷面很靚眼

1.采點答題——判斷得分點,確定答題基本思路

每個設問往往包含著若干個得分點,先要明確試題的得分點有幾個,是關於哪些方面的,然後確定答題的基本思路。具體如下:

2.規範答題——呈現得分點,嚴謹條理組織答案

在明確了基本的得分點和答題的基本思路之後,就要思考如何表述問題了。

(1)抓住關鍵詞,用規範的地理語言表述

例如,說明現階段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應從流入地區經濟收入高、就業機會多、生活環境好等方面回答,但有考生答成「因為我國農村人口多,生活貧困,農民只好進城打工,靠出賣勞動力來養家餬口」。這種表述雖沒脫題,但不準確。因此,答題時要用關鍵性術語,確保陳述的科學性。

(2)組織答案時要注意序號化、段落化,體現條理性和層次性

(3)答題時點要多,但應避免重複采點

如分析某地的工業區位因素,有的考生寫「陸地上鐵路網稠密,公路四通八達,沿海海運便利,是重要的航空港」。其實這都是從「交通」這一得分點上作答,只能得一個分值。

高考主觀題解題的思維過程圖示如下:

我們經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無所不知。

那些年出過的奇奇怪怪的地理題更充分的證明了地理知識檢驗學問的標準。

為什麼叫地理呢

因為沒有天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那些年讓考生抓狂的地理題!

長壽村為什麼大多在半山腰?

參考答案

天天走山路,鍛鍊身體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XX地區為什麼大量種植紅棗?

參考答案

紅色喜慶,是中國人喜歡是顏色

所以大量種植紅棗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為什麼你遊手好閒

你母親會說你等著喝西北風吧?

參考答案

因為東南風溫暖,濕潤西北風凌冽,

並會抽你一大耳光子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從地形角度分析一下

西南地區多山歌的原因?

參考答案

因為西南地區山高谷深,

縱列分布人們溝通不方便,所以用喊。

久而久之形成了山歌。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阿根廷蜂蜜出口量大的原因?

參考答案

因為當地人不喜歡食用蜂蜜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為什麼台灣人

要把企業遷到福建泉州?

參考答案

因為泉州是這個老總的故鄉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浙江省室外滑雪場布局分散的原因?

參考答案

滿足南方人對滑雪的好奇心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原題

打卡真題 | 浙江人工室外滑雪場布局(點擊查看)

為什麼山羊要上樹?

參考答案

因為地上沒有草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為什麼道路兩旁的樹不一樣?

參考答案

因為行政管轄不同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原題

為什麼沙漠裡的公路都是彎彎曲曲的,

沙漠裡既沒有房子也沒有地形的阻擋?

參考答案

因為彎曲符合人類審美

因為想多欣賞沙漠風景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人們在「地坑院」的正中央

栽種一顆大樹,其主要作用是

參考答案

防外人跌入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原題

簡析丁真這種帥的成因???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參考答案

地形:高原山地 太陽輻射強皮膚黝黑

氣候:高寒 ,鼻樑高挺有利於禦寒

人文:康巴藏族,異域風情

生長環境單純,民風淳樸心地善良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美國最東邊的州是哪一個州?

A. 夏威夷州

B. 阿拉斯加州

C. 麻薩諸塞州

D. 緬因州

參考答案

阿拉斯加州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葫蘆娃是哪個省的人?

參考答案

雲南人

可是經過了認真的地理分析:(葫蘆娃家的)

尖頂茅草屋利於排水,可見當地排水量大,在我國符合這個條件的,只有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周圍環境中出現了鐘乳石和石林,屬於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雲貴高原正是以喀斯特地貌著名;動畫片中出現過蛇、蠍子、蜘蛛……可見這裡生物多樣性強,雲南省垂直地帶性顯著,氣候類型的多樣造成了

生物種類的多樣。

點擊此處查看答案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3ec5a04116f9eb8d434a45856d4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