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的大明星,可能是假滴

2024-05-14     張書樂

原標題:你追的大明星,可能是假滴

活躍在巴黎時尚秀場上的明星居然也開始帶貨了……

楊冪、劉亦菲竟然賣起了減肥茶……

媒體報道,3月末日晚上9點,點進電商直播間,「楊冪」和「劉亦菲」竟然賣起了減肥茶,不久後「迪麗熱巴」也加入到直播帶貨中。

在短短4個小時的時間裡,依靠著「明星同款」「頂流力薦」的標籤,直播間內的商品銷量已達上千件。

消費者在直播間裡看得一頭霧水,但卻因「眼見為實」屢屢瘋狂下單,被騙了還渾然不知。

但只要直播時間一長,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該直播間內的「女明星」如果動作稍大,就會暴露「面具」之下的本來樣貌,或者出現「面具」出畫的現象。

很顯然,這是AI換臉出來的「假人」。

事實上,活躍在直播短視頻上的許多「歪果仁」,也可能是「假人」。

來自瑞典的網紅拉納布萊克利的臉,也被移花接木到了中國人臉上。

在視頻里,「她」大談中國人的勤勞善良,並且嫁給中國老公,餘生在中國定居。

中國新聞網則報道稱,不久前,烏克蘭網紅Olga Loiek發視頻控訴她的面孔被非法盜用,例如在國內社交平台上活躍的卡塔琳娜。

在社交平台上,卡塔琳娜是一位在中國生活了5年的俄羅斯女孩,今年1月開始發布視頻,多數附帶著商品連結。

她擁有超過10萬粉絲,看起來只是眾多帶貨網紅中的一個。

但如果留意就會發現,和她「共用一張臉」的帳號有許多,有的叫娜塔莎,有的又叫琳娜、波娃.....

AI換臉,也開始變成了一個產業,除了「假人」直播,還有培訓教程。

有從業者打出「包教包會」的旗號當起了職業培訓師。

「培訓費用」從29.9元到上萬元,涵蓋工具、承諾包教包會,消費者繳費後才知道所謂的包教包會,是「只售出無售後」。

從「AI換臉」到「Sora」,當消費者們還沉浸在科技對世界的重塑力上時,有這樣一些商家早已經構建起了一條低成本牟暴利的灰色產業鏈。

此外,此前AI復活親人異變到復活明星,引發巨大社會爭議,也讓這一問題被大眾所關注。

AI「假人」現象集中爆發,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中存在的隱患問題?

對此,中國新聞網記者邵萌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技術無罪,但運用者動了歪腦筋。

目前的數字人技術,確實可以提供高度神似真人形象的虛擬複製,但本質上也僅僅只是形象和語音語氣上的復刻。

AI「假人」作為一個新的細分產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AI復活親人。

但無論是復活親人還是明星,又或者克隆健在之人,都有一個大前提,即如果是復活親人,必須直系親屬確有需求,並主動要求。

而復活明星或克隆活人,則要取得相關版權方、當事人的許可。

以後隨著大模型的成熟,確實可以給逝者,包括我們自己定製一個高仿的虛擬數字人。

同時,這一領域,如果只是看定製生意,市場規模不會大。

但如果延伸來看,在取得相應授權之後,來打造一個數字永生的IP,這可能帶來各種可能。

如真人底色的虛擬歌手演唱新的歌曲、參與商演、代言或影視劇中,類似於現有的數字虛擬人如初音未來、洛天依那樣,則可以形成巨大的商業價值,這樣的方式,才是科技向善。

目前而言,此類AI「假人」生意有極大的隱患。

主要是內容生產方往往缺乏對需求方的資格審核,而讓所謂數字人定製可能完全沒有授權而侵權。

甚至可能導致「作品」被濫用,例如類似充氣娃娃式的虛擬形象、電信詐騙,以及用AI生產真人形象進行各種違法行為等。

不過,目前來說,AI數字人的技術門檻還是比較高,當下流入市場的技術其實是AI換臉和變音,即真人表演、換臉造假。

此外,AI「假人」的識別難度不是太大,如面臨可能的詐騙風險時,要求對方按下鼻子,能很快洞察。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產業評論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2ddf65a9e5b7245c652afeade9922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