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人社系統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制約人社發展和群眾關心的問題,將學習教育成效聚焦在調查研究、檢視問題和整改落實上,通過主題教育系統梳理人社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21個,逐項制定整改措施,13個已得到解決。」 近日,市人社局主題教育辦副主任、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機關紀委書記張有俊向記者介紹道。接下來,市人社局將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始終,以務實舉措推動主題教育見實效,全力促進全市人社工作提質增效。
厚植人才集聚沃土
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市人社局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結合強省會、「三抓三促」行動和市委「1139」決策部署,大力開展人才引進工作,推動我市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
「為了吸引更多人才,市人社局進一步優化完善了引才工作機制,構建了從國內外頂尖人才到一線實用人才的全領域人才引進渠道。」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副科長張傑介紹,截至目前,我市開展了急需緊缺人才引進活動4批次,為市屬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567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2%。吸引人才是第一步,留住人才是關鍵。為此,市人社局積極協調各用人單位強化服務意識,加強專家人才信息維護,及時落實兌現各類津貼、補貼和工作經費,為專家人才免除後顧之憂。深入實施「金城萃英」人才計劃,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激勵力度,發放兌現市級人才津貼334.2萬元,人才租房補貼381.95萬元。
全力守護農民工錢袋子
2022年,榆中縣農民老楊在當地工廠里幹活時意外受傷,經工傷鑑定為傷殘九級,但工廠未按標準賠償,這讓老楊感到非常苦惱。「沒辦法,今年我就到蘭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申訴,經過裁決,支持我的工傷保險待遇135000元。」如今,老楊已拿到了應有的工傷賠償。
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像老楊這樣的務工者有了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綠色通道」。今年6月,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創新庭審方式,設立了「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對涉及農民工工資支付、工傷待遇方面的案件,實行容缺受理,廣泛開展要素式辦案。據介紹,此類案件的審理期限由原來的45日壓縮至30日,目前通過速裁庭處理涉及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45件。
此外,針對快遞員、外賣員、網絡主播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該院還成立了「新業態勞動者維權中心」。自維權中心成立以來,為新業態勞動者提供各項服務150人次,處理涉及新業態勞動者案件18件,為勞動者挽回損失近130萬元。
把就業服務送到家門口
在市人社局的指導幫助下,城關區靖遠路街道九州創城社區充分聚焦社區服務,拓展「就失愛你」就業再就業服務品牌效應,把招聘會辦進社區,把就業服務送到家門口,真正實現老百姓的需求在一線回應、問題在一線解決、服務在一線落地的目標。
今年以來,暖心服務小陣地「就失愛你」就業再就業大平台陸續開展「春風送崗、職向未來」就業援助專項活動暨「家門口」招聘會、「手作嘉興·江南情調仿古街」居民自主創業活動、「開啟創業夢想·拓展就業思路」創業培訓微講堂等就業服務,截至目前為轄區居民提供171家企業1200個崗位,達成初步報名意向631人。
「今年我們和社區、就業部門聯合開展了職業技能培訓,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面點培訓課程,累計培訓了100多人,解決就業20餘人。」蘭州愛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工會主席丁志表示,通過與社區開展此類培訓服務,能夠切實幫助靈活就業人員和失業人員掌握一技之長,為他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萬山
編輯丨金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2aff78d4e36e992c0cadc07857fd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