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有這麼一對夫妻,
他們放棄了在大城市舒適優渥的環境,
兩個人在野外生活打獵,一起生活了10年,
用他們的話說:
「我們只不過是過著野外遊牧生活,一晃過去10年,
我們想,我們可能就這麼過一輩子了。」
64歲的Peter和34歲的Miriam來自兩個不同的國家,
一位來自荷蘭,一位則來自紐西蘭。
在認識對方之前,兩個人的生活和普通人沒啥兩樣。
Miriam是撐杆跳運動員,參加過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從小在中等階級家庭的她,
小時候就一直很嚮往能在野外過上無拘無束的生活,
機緣巧合之下,在22歲那年她去了印度旅行,
從而結識了如今的丈夫Peter。
說起來,Peter本身也有一份在紐西蘭大學教書的正職,
只不過厭倦了教書生活的他,
也給自己訂了一張去印度的機票。
因為共同的愛好,讓兩個人迅速走到了一起。
因為思維和想法的高度相似性,兩個人在一起旅行了幾年後,
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賣掉所有家產,去深山過上自由自在的原始人生活!
Miriam說:
「我們和家人說,想去嘗試野外生活一年,只一年就好。
這就好似一個夢想,人一輩子總要有個必須實現的夢想,
而去野外生活,就是我們夫婦共同的理想。」
於是,他們開始著手準備,努力填充野外生活的技能,
比如:
如何在雨天裡點燃柴火;如果躲避野生動物的襲擊;如何在野外找到食物;以及如何在黑暗中看清食物。
在耗費了一年的時間用來研習後,
兩個人就變賣所有的家當,籌集到足夠的資金,
正式開始原始生活之旅。
初入叢林,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填飽肚子。
Miriam從小在素食主義的家庭中長大,
然而因為紐西蘭地處高山地區,
在冬季除了能挖到一些醉針茅根和白漿果,幾乎沒什麼其他可吃的東西。
也因此,Miriam慢慢學會了如何在叢林中尋找食物和打獵。
Miriam一直帶著的項鍊就是她捕到的第一個獵物,
用弓箭成功射到的山羊角上取下的一小塊。
Miriam說,
她至今還記得山羊的眼神,但為了生存,她不得不這樣做。
Miriam和Peter從來不會浪費一點食物,
也會想盡辦法讓肉可以保存更長時間。
因為他們覺得,浪費食物,是對那些死去的生命最大的不尊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這就是這對夫婦幾年來每天生活的真實寫照。
他們沒有時間概念,餓了就吃東西,睏了就睡。
通常,在清晨的鳥叫聲中醒來。
有時候,他們會徒步轉移住處,或者是撿拾乾柴或者打獵。
幾年的野外生活,讓Miriam學會了利用自然來解決一切問題,
比如用尿洗頭髮,這樣頭髮就沒有頭皮屑。
用溪水洗澡。
保暖是用獵物皮毛做衣服、毯子被子,
這樣就可以抵擋得住紐西蘭冬天的刺骨嚴寒。
每隔一段時間,Miriam也會去公路上搭車到附近的城鎮唱唱歌賺點小錢,
再去超市中採買一些生活的必需品。
比如蔬菜、水果,和Peter最愛的茶包...
後來,Miriam把自己這些年來的日記整理成一本書,
書名就叫《我的原始生活》。
書中,Miriam說道:
相對於這個世界而言,我們渺小而微不足道。安定和自由之間隔著一道牆,這道牆就是「恐懼」,而生活在野外,能讓你認真面對意識中被遮蔽的部分。要想自由地活著,你需要學會擁抱不安定,勇敢跨入未知世界。
野外生活的日子,這對夫婦最大的體會是:
「我們很開心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簡單地欣賞自然。
我們想,我們會繼續下去,因為這樣的日子有點讓人上癮,我並不希望它很快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