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潮汕與廣州的人,一頭是繁華都市,一邊是恬靜平原,感受自是不同。今天,我們從「房子」說起,
而潮汕人在廣州,大概又可以說出另一番故事來了。潮汕村落PK廣州城中村,看看有哪些區別。
1
廣州&潮汕,村落建築風貌各異
從大環境上看,廣州城中村是城市「夾縫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邊緣農村被高樓大廈包圍,完成了田園牧歌到出租的過渡。
以著名的航母級城中村石牌村為例,它淡定地身處天河旺地,周身電腦城、中高端商場環繞。它一口氣吞下數萬務工者,在浩浩蕩蕩的改建中,房屋密度高,樓層參差,成為它的標籤。
圖片來源於廣州日報
又像是眾人熟知的批發市場所在地番禺沙溪村,啟動舊改前的狀況,房屋同樣密密麻麻。
回看潮汕,其地處沿海平原地帶,聚落建築別具特色。大宗小宗,錯落有致,有分有合,多以紅磚砌面,遠望過去對稱平衡,頗為壯觀。村落民居的樣式很多,它們的名字也生動活潑,「下山虎」、「四點金」、「駟馬拖車」等。
簡單來說,「四點金」類北京的四合院,前後4個正房齊向天井,外圍一般有圍牆;「下山虎」則比「四點金」少兩個前房,整座格局前低後高狀如下山之虎;「駟馬拖車」則是「四點金」的升級版,中間是正廳,兩邊是兩條火巷,有相互對稱的幾座四點金分列兩旁,就像是4匹馬拉著1輛馬車,而擁有這樣「豪宅」的人家,一般都是富貴望族。
其中,素有「嶺南第一僑宅」之稱的澄海陳慈黌故居就是以典型的駟馬拖車為主體,公共有廳房506間,面積2.54萬平方米,堪稱潮汕頂級大宅,也難怪常有人說潮汕人房屋面積成謎。
揭陽德安里則像是一本建築大全,糅合駟馬拖車,外包四點金、下山虎等,形成「百鳥朝凰」之態。
2
廣州&潮汕,一個熱鬧一個安靜
從內環境來看,廣州城中村向來是熱鬧的。
雖密布「握手樓」、「一線天」,但村中「基礎設施」之全也超乎想像,超市、飯館、菜市場、診所、理髮店等無不嵌在其中,滿足所有廣漂者的需要。更有甚者,像是龍洞,擁有一條商業步行街,自成一方天地。
廣州的城中村,是村也是城。除了日常生活功用,還有成千上萬個小廠隱於其中。在海珠區的村子,不少製衣廠三五步可見,廠子雖小卻也可能造出某個淘寶爆款。
城中村的熱鬧還體現在它們不斷續寫的傳奇:眼見舊村起高樓,眼看村民身價暴漲。在廣州舊改中,走出了獵德、楊箕這樣的CBD地段新貴,還有文沖等一大批後繼者不斷追隨。
圖為改造後的文沖村
據統計,2019年,廣州共有28條村完成公開選擇合作企業的流程,總投資超1600億,改造面積超3300萬㎡。造富神話,還在轟轟烈烈相傳。
對照起來,潮汕村落顯得「安靜」了些,唯余居住功能格外突出。鳳凰花下,古榕樹旁,巷道清凈,石板路兩側,建築布局低矮,部分牆體飽經滄桑,但內里木雕等仍熠熠生輝。
少了噠噠作響的作坊,村落人家多以手工藝品謀生,或是玩具配件,或是各式粿品。
潮汕自然村的存在,以同姓聚居為多,在地名上也會冠以某個姓氏,如郭隴等。潮人聚族而居,超萬人村不勝枚舉,以本地人為主,甚至在一鎮21個村中有13個為陳姓也並不離奇。
其中,僑鄉特色也融入地方的血肉里。糅合潮汕民居特色與西式洋樓,華而不宣,立於一方寧靜土地上。
而今在村落周邊,不乏有美貌的自建房,也有把它玩出花樣來的,有車庫還有私家K歌房,有些人也開玩笑道:「我大概是對村子有什麼誤解。」
3
廣州&潮汕,兩地房價天壤之別
說到兩個地方的房子,就不得不提各自的房價,它們之間更是天壤之別。
據克而瑞數據統計顯示,從2015年—2019年,廣州從每平15137元升至28009元,漲幅達12872元。而我們知道,在廣州上車買房基本上都是3字頭。
看回潮汕的房屋均價,以汕頭為例,近5年從每平7691元升到9186元,升幅為1495元。中國房價行情網上最新錄得的數據顯示,汕頭房屋均價10673元/㎡,揭陽為7460元/㎡,潮州為6167元/㎡。
換句話說,在潮汕買個四房兩廳,大概能在廣州買個單間,對比起來也是相當震撼。
只是,從潮汕出發的廣漂人還是前仆後繼,骨子裡愛拼的氣息蔓延在工作生活里,在距離老家500多公里的地方,或打工或經商。
而潮汕人在廣州,大概又可以說出另一番故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