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想中,以為趕上全明星周末將會是多麼幸福的一天,因為熱愛籃球的朋友可以盡享囊括各種競技單項的盛宴,但結果是失望的。
好似這愈發平淡的年味里的年夜飯,沒指望吃上滿漢全席似的珍饈美味,但也不能水準降低到直逼大排檔拼盤或者食堂師傅心不在焉煮出的一鍋燉的地步吧,滿眼望去儘是敷衍。
收視率逐年下滑已經很說明問題了,怪不得球迷直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同樣有類似尷尬處境的,大概春晚可以"媲美"。
觀眾流失嚴重,但年年還在辦,全明星雖沒有那麼誇張,但就本屆而言,受疫情影響,精彩程度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但話說回來,起初本屆全明星賽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可能是要流產的,包括詹姆斯等大佬都極力反對舉辦。
但工會主席保羅和一幫幹將極力斡旋才促成了全明星的順利開展,但在時間倉促的情況下,很難保證面面俱到,精彩程度難免會打折扣,所以,在特殊背景下,聊勝於無,有的看就不錯了。
好比村裡一臉麻子的大齡屌絲二狗子膽敢對丑老婆橫加指責,必有長輩當頭棒喝,就你這鬼模樣,有女人跟你就該燒高香了,還挑三揀四哩?!
二狗子一定會在45度角仰望天空時懷念他的白月光,而我們怎麼可能不會對曾經全明星的美好念念不忘呢?
那時候,藍天很藍,白雲很白,全明星全是明星,各路豪傑齊聚一堂,各有特色,各懷絕技,這不僅是明星的,也是觀眾的嘉年華。
遙想當年學生時代,網絡尚未發達兇猛,播出平台極有限,一年一度的全明星賽絕對令全世界粉絲心旌搖曳,平時哪能一下見這麼明星?所以不惜逃課也要去守著電視看直播。
螢幕上方寸之間,卻承載著球迷投射的最綺麗最夢幻的夢,舞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喬丹時代之後,以四大分衛為代表的球星橫空出世般湧現,爭奇鬥豔——
19歲的科比98全明星單挑喬丹;2000年卡特一扣封神;2001艾弗森與當年自詡世界第一控衛的馬布里聯袂奉獻大逆轉;2002麥迪獨得25分,一記自拋自扣震驚寰宇;
2003東方巨人全明星處子秀,科比揉肩,籃球之神麥可謝幕戰,瑪利亞高歌《英雄》;2004活寶奧尼爾球鞋電話令人捧腹,場上勇奪amvp;
2005,96黃金一代的絕世犟種科比與艾弗森丹佛鬥法;2006,伴隨著03一代的崛起,詹姆斯力挽狂瀾,當時還叫做小牛隊的當家球星盡顯投籃造詣,遠投大賽折桂;2007韋德連續兩年摘得技巧大賽冠軍;
2008,加內特當票王,阿聯參加新秀賽,霍華德超人歸來;2009、2010,身高175公分的內特羅賓遜繼2006年之後,再度兩次稱雄扣籃大賽,續寫了土豆韋伯之後"小個子也能飛"的神話……
21世紀第二個十年,這十年里,人來人往,那些並不總是扮演全明星主角的人們,如小霸王斯塔德邁爾、活塞四大金剛、飛刀里德、駭客馬里奧、妖刀吉諾比利、單打王喬詹森、三分王子佩賈、零號特工阿里納斯……亦對全明星的精彩呈現上做出了貢獻。
包括納什、基德、德隆、帕克等老派後衛也匆匆穿插而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舊輩老去,新人完美接過旗幟,緊接著,庫里、杜蘭特、歐文、哈登、威斯布魯克。。。潮水般湧來。
但已經成長起來的80後、90後們俗事纏身好像已經無暇分太多心思和年少時的狂熱去關注全明星賽了,當下的社會構造和秩序隨著網際網路的衝擊已經與往日大相逕庭了,不知不覺間連庫里都年逾三旬。
是哪一夜的雨後春筍,這地球上竟驀然多出了胖虎、莫蘭特、特雷楊、東契奇、字母哥呢?
那些舊日的面孔消失不見,不禁讓人感嘆歲月如梭,流下淚水,也難逃厚古薄今的通病和窠臼,不可逆的舊日時光總是帶著濾鏡,顯得如此美好,如夢似畫。
回歸到現實,當下的NBA正在遭遇祛魅期,媒體、網絡的無孔不入讓NBA不再神秘和高高在上,曾經那些披著神秘面紗的球星在推特上可能就是個逗比、憨憨、神神叨叨的網癮少年……
這個時代,我們和球星的距離越來越近,好?壞?無法定論,但人類更迷戀未知的、神秘的東西,不是嗎?而且娛樂化高度發達的今天,選擇多元化,籃球不再是唯一選項(當然,真正熱愛籃球的總是矢志不渝)。
近幾年來,全明星愈發無聊,這也是NBA高層立志改革的原因,對賽制、規則各方面都做了調整,但目前來看,對於閾值和興奮點越來越高的球迷來說,效果甚微。無異於春晚語言節目的笑星使出渾身解數撓你咯吱窩博你一笑,尷尬極了。
本屆全明星,技巧大賽有保羅,挺期待的,但他戲劇的上籃不中,沒能給多年落後的小個子扳回一城。
現在技巧賽的賽制更有競爭性,可看性比以往略強,但是偶然性太大,爆冷局面頻發,也算一看點。
扣籃大賽則是破罐子破摔了,像多年夫妻,看厭了身子,半斤贅肉令虎狼氣短,參賽的幾位名氣不響,技巧性、創造力、觀賞性,全都沒有水花。
如果卡特當年的銷魂表演能讓你欲仙欲死不能自拔,今年這幾位則大機率讓人立刻不舉,糊裡糊塗就出了個冠軍。
閉上眼,回想一下,他做了什麼?不知道,扣了個寂寞嗎?
三分球大賽維持了高水準,庫里過分吸睛,甚至在正賽上夥同利拉德賣弄風騷,讓七十華誕的全明星老人終於肯臊著臉穿了一把情趣內衣,老來俏。
最大的缺點當然是沒有觀眾。沒有觀眾,何來氣氛?沒有氣氛,何來動力?乾巴巴的總是不太得勁。你想,全明星怎麼樣才好看?
一要集齊足夠多足夠大牌的球星,二要觀眾多,滿坑滿谷那種,場邊坐著帥哥美女,明星名人名流名媛,再有斯派克李、哈特那種閒不住的角兒,嘰嘰喳喳,吵吵鬧鬧,燈光一打,DJ音樂響起,拍掌聲、口哨聲、罵娘聲此起彼伏,短群小姑娘中場跳跳舞,焉有場子不燥之理?
三是時代變化,球員風格越來越趨同化,動輒三分動輒三分,固然刺激,但總是太過單一,過去能看到喬丹、科比背身單打和古典中投、艾弗森大幅度crossover、納什擊鼓傳花、吉諾比利靈蛇舞步,現在幾乎看不到這麼多花樣了。
你吃慣了色彩鮮艷、味道濃郁、分量十足的大盤菜,再碰上"素麵朝天""不施粉黛"的江南小蝶,必定會遭遇舌尖與味蕾的雙重否定,判你個"雞肋"之罪是板上釘釘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mwqG3gB9EJ7ZLmJ0j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