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千年的大道走成河」,道路越走越硬才對,怎麼就成「河」了

2022-09-18     大運河時空

原標題:都說「千年的大道走成河」,道路越走越硬才對,怎麼就成「河」了

以前聽到過一個說法「千年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雖然在網絡上並沒有找到其最初的來源,不過在一些文學作品裡也可以找到,比如呂劇《小姑賢》里就有這一段唱詞,而在作家陶鈍《為了革命的後代》里則用了前半句「千年的大道走成河」。

城市的道路也是「河」

對於「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大家可能都比較理解,就是在古代社會中,公婆處於管理地位,而兒媳婦則是被管理對象,並且還比較受氣。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公婆相繼去世,自己的孩子也結婚有了媳婦,這時候媳婦就成婆婆,也就是管理者,大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意味。

雖然現在社會已經沒有了古代時候的那種舊的婆媳關係,也無所謂「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了,不過作為一個家庭中是否和諧最重要的婆媳關係來說,人們還是需要去了解和摸索以及維護的,所以對這句話還是經常接觸到的。但是 「千年的大道走成河」可能就讓很多人感覺有些費解了,道路越走越硬才對,怎麼就成「河」了?

村邊的道路十分低洼

造成這個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的迅速騰飛,以及「基建狂魔」建設的結果。今天的中國絕大多數地方的道路路面已經有實力全部硬化,甚至田間的小路也鋪設了水泥路面,在筆者所在地方的農村已極少能看到土質的路面。而相對於古代重要陸路交通系統的「官道」來講,今天則是國道和高速公路,更是有著天壤之別。總之,今天的人們無法見到土質路面,也就無法理解「千年的大道走成河」的意思。

木質車輪壓出的深深車轍

土質路面雖然說人走得越多,就被腳踩、車壓越來越瓷實和堅硬,但是因為壓實後路面會變得越來越低,另外因為當時的車輪是木質的比較堅硬,對土質路面損害更大,道路上那一行行深深的車轍就是明證。此外,如果遇到雨天,泥濘的路面會使行人鞋底和車輛輪子上帶走一定的泥土。因此越是人多車多的道路,路面越深,如果降雨水量極大的話,道路就會成了河。

古代交通的車輛,為木質車輪

今天已經無法看到那種「如河」的路面了,不過在上個世紀初,一些外國人來中國傳教、勘探甚至是侵略的時候,照了大量的照片,讓咱們還可以從中了解到這種「千年的大道走成河」是什麼樣的一種情況。

寬闊的大路布滿車轍

您了解到的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f709dc27bd501b65ba265e82de1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