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促進鄉村振興

2024-11-02   海峽導報

在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的尾林村,一片翠綠的茶園在晨霧中若隱若現,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與過去不同,這些茶葉,不再只是普通的商品茶,它們將被轉化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新產品——尾林軒野茶啤酒,不僅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更成為新質生產力促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日前,好消息傳來,尾林軒項目在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福建省級選拔賽中表現出色,以強大的實力從2081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專項賽(鄉村振興)一等獎,並代表福建省入圍國賽,最終斬獲「創翼之星」獎。這不僅是對尾林軒項目的肯定,更為同安區乃至更廣泛地區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1

「打造廈門自己的啤酒」尾林軒成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

尾林村位於廈門北部山區,距離蓮花鎮政府駐地約20公里,全村共有156戶,總人口502人。這裡的茶園面積達到1700畝,但長期以來,茶葉品種主要是毛蟹、本山等,價格相對較低,村民們的收入也較為有限。

如何打破這一困境,讓尾林村的茶葉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成為擺在村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2022年,尾林村迎來了轉機。在蓮花鎮人民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尾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哈時代農科技(廈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共同成立了尾林軒農業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啟動了哈時代「尾林軒」鄉村振興合作項目。該項目以尾林村現有資源為基礎,傾力打造「尾林軒」品牌,通過「產業先導,科技賦能」的方式,因地制宜落實「就尾林、建尾林、富尾林」的鄉村振興項目。

具體來說,尾林軒項目將尾林村的茶葉與麥子等原材料結合,釀造成野茶啤酒,這不僅延長了茶葉的產業鏈,還有力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我們在打造廈門自己的啤酒,自去年9月試生產以來,尾林軒野茶啤酒一經上市便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去年年底,該項目已經為村民分紅5萬元。」尾林軒農業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負責人葉融奇表示,尾林軒項目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還帶來了社會效益。村民們通過參與項目,不僅提高了收入,還學到了新的技能和知識;與此同時,尾林軒項目的實施也促進了尾林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不僅授人以魚,還授人以漁。」葉融奇說。

值得關注的是,尾林軒還積極探索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未來,該項目將研發生產一系列以尾林高山茶為原材料的茶產品,如茶飲料、茶食品等,進一步提高尾林高山茶的附加值。同時,尾林軒還將通過產業整合,開發「一園多村」的產業綜合體,以鄉村產業為基礎,建立並整合橫向和縱向交互的以鄉村振興品牌為支柱的產業園區,真正將鄉村「產業先導」落地鄉村、振興鄉村。

2

向「新」而行新質生產力撬動新發展

尾林軒的成功,不僅是同安區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更是同安區近年來不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展現。

新質生產力,是指以創新為主導、以產業為載體,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尾林軒項目正是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將尾林村的茶葉資源轉化為了高附加值的野茶啤酒產品,實現了生產力的轉型升級。」葉融奇介紹,尾林軒農業科技公司應用世界500強的核心管理經驗,結合數字科技,搭建起一套智慧農業駕駛艙;建立以一產(農產品生產)、二產(深加工製造)、三產(市場銷售)無縫連結的數智化管理大中台,以及創新無人移動工廠設備理念等,大力發展數字化農業和智能農業。「沒有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我們的項目很難取得今天的成績。政府為我們提供了堅實的後盾。」葉融奇表示,同安優越的營商環境、優厚的扶持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目前,尾林軒農業科技公司與多個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希望通過新質生產力,撬動更多新發展,為尾林村乃至整個同安區的鄉村振興貢獻更大的力量。

導報記者 江小聰 通訊員 余雪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