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林淳(1)

2023-10-06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林淳(1)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林淳(1)

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

[宋]林淳

湖波漲新綠,環繞越王山。棠齋清晝餘暇,贏得靜中觀。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雲錦,冰鑒倒晴瀾。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閒。〇隘遊人,喧鼓吹,雜歌讙。曉天澄霽,花羞柳妒怯春寒。好在風光滿眼,只恐陽春有腳,催詔下天關。剩寫鵝溪幅,歸去鳳池看。

林淳,《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林淳小傳曰:

淳字太沖,三山(即今福州)人。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以奉議郎為涇縣令,修復古塘,民多稱之。(淳熙三山志有長溪林淳,隆興元年進士,潮陽尉,或即一人。)(第3冊,第1832頁)

此小傳殊為簡略,且有訛誤,茲予訂補。

林淳,又字質甫。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九《人物類》四《科名·本朝》曰:林淳,字質甫。

號定齋。

宋·徐光溥《自號錄·齋》曰:定:蔡戡、林淳。

清·葛萬里《別號錄》卷一曰:定齋,林淳太和。

按,「淳」字有「沖和」義,故字「太沖」或字「太和」皆可對應其名「淳」。然而林淳字「太和」說未見有其他文獻可相印證,故不取。

福州長溪縣(今福建霞浦)人。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九《人物類》四《科名·本朝》曰:林淳,湜之兄。

按,宋·葉適《水心集》卷一九《中奉大夫直龍圖閣司農卿林公墓志銘》曰:公林氏,諱湜,字正甫,福州長溪人。

林淳、林湜既然是兄弟,籍貫不應有二,故林淳亦當是福州長溪人。長溪,即今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二八《福建路·福州·縣沿革》曰:長溪縣,望,在州東北五百四十里。

《全宋詞》林淳小傳稱其為「三山(即今福州)人」,原無不可。宋·祝穆、祝洙《方輿勝覽》卷一〇《福建路·福州·事要》曰:郡名三山。則「三山」自是福州之別稱。若據當時行政區劃之實名,且精確到縣,則稱其為「福州長溪縣人」似更為精確。

生於高宗紹興二年(1132)前。

宋·葉適《中奉大夫直龍圖閣司農卿林公墓志銘》曰:公林氏,諱湜。嘉泰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卒,年七十一。

按,寧宗「嘉泰二年」,當公元1202年。上推七十一年,是高宗紹興二年(1132)。林淳為林湜之兄,故其生年至遲亦不得晚於此年。

孝宗隆興元年(1163)進士。「乾道八年進士」之「林淳」,別是一人。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九《人物類》四《科名·本朝》曰:隆興元年癸未木待問榜:林淳。

按,孝宗朝別有一「林淳」。清·嵇曾筠等《浙江通志》卷一二五《選舉》三《宋·進士》曰:乾道八年壬辰黃定榜:林淳,於潛人。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二《兩浙西路·臨安府·縣沿革》曰:於潛縣,緊,在府西一百二十里。

此縣已廢,故治在今浙江省臨安市西。

此「林淳」與彼「林淳」,籍貫與登進士第的年份完全不同,顯然為兩人。《全宋詞》小傳謂此林淳「乾道八年進士」,乃以彼「林淳」為此「林淳」,實誤。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e8610c4a9bee96a8b931b04228e7a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