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如何防制?

2023-12-14     搜狐城市-東莞

原標題:病媒生物如何防制?

開展病媒生物防制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什麼是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有哪些?病媒生物的主要防制方法?

什麼是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齧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

病媒生物有什麼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

1.鼠類,可通過寄生蚤、尿、血液等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羌蟲病、斑疹傷寒、鼠咬熱等。

2.蠅類,通過體毛、抓墊、邊吃物邊吐等形式,傳播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霍亂、傷寒、沙眼等。

3.蚊類,通過吸叮人血可以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黃熱病、瘧疾、絲蟲病等。

4.蟑螂類,體內攜帶多種病原體,可傳播痢疾、各種胃腸炎及寄生蟲病等。

什麼是病媒生物防制?

病媒生物防制是指通過環境治理以及物理、化學、生物的方法,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的過程。通過病媒生物防制可預防病媒疾病的傳播與流行、提高居民健康意識、減輕病媒生物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1. 蚊蟲防制

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排名NO.1,屬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紀錄有3亞科,35屬性,3600種及亞種,中國已發現370餘種。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傳播疾病,據研究,蚊子傳播的疾病多達80餘種。雄蚊子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莖、葉里的液汁為食;雌蚊偶爾也嘗嘗植物的液汁,然而婚配後,非吸血不可,因為只有吸血後,才能使卵巢發育。吸血的雌蚊可傳播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等。

要注意環境衛生,徹底消除蚊蟲滋生地。填埋窪地、污水塘、樹洞;清理閒置的積水容器,倒干積水;對有用的貯水容器、水植盆景等,定期每周更換1~2次;不亂丟飲料瓶、罐、盒;不露天堆放廢舊車胎;經常檢查並清理生產用的陶瓷、窖缸;清理地面、屋頂的積水;清理排水口。

對飛入室內的成蚊可使用擬除蟲菊酯類的藥物進行殺滅,目前市面常見的擬除蟲菊酯主要有氯氟醚菊酯和四氟甲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在安全性上則優於氯氟醚菊酯。一般將藥液噴洒在門後、柜子後側、桌子底部、衛生間等成蚊停留棲息的部位,也可使用蚊香、電熱蚊香等進行驅趕。使用這些藥物時最好避免有人在場,尤其要保護好嬰幼兒。

紗門、紗窗、蚊帳是最環保的防蚊設施,合理使用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要經常保持紗面乾淨,不要破損。

蚊蟲叮咬人體時,會分泌出一種有機酸——蟻酸,從而引起皮膚瘙癢、紅腫。被蚊子叮咬後,要保持局部衛生清潔,避免搔抓。可用鹼性的肥皂、洗手液清洗叮咬處;可冷敷以緩解不適;及時塗抹花露水、爐甘石洗劑、風油精等藥物;被蚊子叮咬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很小,如果出現昏迷、呼吸困難、全身蕁麻疹等嚴重症狀,應儘快就醫。

蒼蠅防制

蒼蠅繁殖力旺盛,具有一次交配可終身產卵的生理特點,一隻雌蠅一生可產卵 5~6 次,每次產卵數約 100~150 粒,最多可達 300 粒左右,一年內可繁殖 10~12 代。主要蠅種是家蠅、市蠅、絲光綠蠅、大頭金蠅。

蒼蠅體表多毛,足部抓墊能分泌黏液,多以腐敗有機物為食,因此常見於衛生較差的環境,喜歡在人或畜的糞尿、痰、嘔吐物及屍體等處爬行覓食,非常容易附著大量病原體,如霍亂弧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蛔蟲卵等;蒼蠅具有舐吮式口器,取食時先將唾液吐在食物上,將食物分解後再食入。蒼蠅飽食後即可排糞,由於它排糞頻繁,失水較多,又促使它頻繁取食,因而它在人們的食物上邊吃、邊吐、邊拉,給食物造成嚴重污染,人吃了蒼蠅污染的食物就可能被染上多種疾病。

注意保管好食物,防止蒼蠅叮爬;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倒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潑污水,垃圾做到日產日清,保持環境乾淨整潔,減少蒼蠅產卵繁殖;公共場所要有專人保潔,農貿市場、食品加工的保持下水道、化糞池的通暢,防止堵塞、溢滿,減少蒼蠅的滋生垃圾要袋裝清運;安裝紗門、紗窗和風幕機,有效阻擋蒼蠅的飛入; 誘蠅籠、粘蠅紙都是捕殺成蠅的工具,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使用;在蒼蠅活動高峰期,對垃圾箱、垃圾中轉站等場所可適當使用化學藥物進行噴殺。

老鼠防制

老鼠的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有鼠類大約480種,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對農林業、食品和衣物等的危害很大,是城市、農村防治的主要對象。

老鼠常出沒於下水道、廁所、廚房、雜物堆、垃圾堆放處等處,在帶菌場所與乾淨場所來回行動,經由鼠腳、體毛及胃攜帶物來傳播病原菌。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貯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對人類傳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斑疹傷寒等57種。

經研究老鼠傳播疾病有三個途徑:

1. 鼠體外寄生蟲作媒介,通過叮咬人體吸血時,將病原體傳染給人;

2. 體內帶致病微生物的鼠,通過鼠的活動或糞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類食後發病;

3. 老鼠直接咬人或病原體通過外傷侵入而引起感染。

防制措施

化學藥物防制:主要是採用高效低毒的抗凝血劑慢性滅鼠毒餌,使用過程要注意安全,防止小孩、老人、寵物誤食中毒。在投放藥物後3-5天,要檢查是否有死鼠,及時清理,防止環境污染。

物理防制:家庭、辦公室、寫字樓的小家鼠比較多,用粘鼠板的效果安全可靠。粘鼠板要沿「鼠道」布放,放在門的後側和櫥櫃的底部,保留3-5天可以奏效。 傳統的鼠夾、鼠籠,選用油條、花生仁作誘餌,以增強誘捕作用。下水道進出口採用網孔小於1*1cm的鐵絲網罩,防止老鼠竄入。廚房、餐廳、倉庫、熟食間、點心房的門要釘上高30cm的擋鼠板。不亂扔垃圾,減少老鼠的食物來源。

蟑螂防制

蟑螂已被證明攜帶約40-50種對脊椎動物致病的細菌,如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鼠疫桿菌等,可引起食物中毒,傳播肝炎、脊髓灰質炎、肺炎、結核等致病細菌。

它又是多種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可攜帶蛔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牛肉絛蟲、燒蟲、鞭蟲等多種蠕蟲卵,也攜帶有多種原蟲,其中有四種對人或動物有致病性。它也可攜帶真菌,中國在江蘇南京和南通,也曾在室內捕獲的蟑螂體內分離出多種真菌,包括大量黃霉曲病菌。

此外,蟑螂的排泄物與其屍體中的蛋白可誘發人的過敏性鼻炎和哮喘。

防制措施

採用物理方法最為可靠,常用的方法:保持室內衛生,及時清倒垃圾、清理堆積雜物,減少蟑螂滋生場所;將蟑螂躲藏的縫隙、洞孔用水泥或玻璃膠封死,使蟑螂無處可藏,無法繁衍後代;經常查找在廚房、洗滌池下和各種櫥窗角落處的蟑螂卵鞘,一旦發現將其除死,減少蟑螂的孵化數量。

化學藥物的合理應用能迅速降低蟑螂的密度和數量,常用的有滅蟑螂顆粒毒餌、滅蟑螂粉筆、滅蟑螂煙霧劑等。

來源:大朗融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c5ada86ef6818c6393a304a768329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