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遊戲之外,長視頻該錨定下一輪競爭力了

2023-05-18     壹娛觀察

原標題:數字遊戲之外,長視頻該錨定下一輪競爭力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娛樂家。

對於長視頻流媒體來說,新的一輪競爭已經在實現穩定且持續的高質量內容供給之後,悄然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5月17日,騰訊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騰訊視頻會員數來到1.13億。對如今的長視頻來說,整體盈利水平的攀升已然成為了比單純追求會員數字更重要的目標。畢竟就連手握大把內容的Disney+也無法避免剛過去的季度里,也因為更加重視盈虧平衡,而直接流失掉了400萬訂閱會員。

事實上,更強調自身的品牌與內容獨特性、更看重長期價值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不久前愛奇藝也在其世界大會上表態:唯一比第一更重要。市場正清晰的認識到,相對於單純去看會員數量,不如更關注營收結構的平衡與優質內容的可持續性。

對於任何商業模式來說,追求增長是天然義務但卻並不代表著這種願望時時都會成真。對於長視頻平台而言,會員數量的周期波動更是與各類不確定因素密切相關,包括影視內容製作的長周期、平台排播策略的選擇、以及整個行業的景氣狀況。

新周期之下,精品內容的稀缺性也最終體現在了平台會員數量的波動上,但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任何行業都必然需要面臨景氣周期的潮起潮落,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面對波動時持續調整策略。愛奇藝的會員數量也曾經連續下滑跌破一億,而如今龔宇則能夠輕鬆表態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對於平台而言,能夠不斷為用戶帶來足夠多的優質內容,成為了平台首要任務,而觀眾也不斷給予著好內容足夠多的正面反饋。《漫長的季節》從9.0的豆瓣開分步步上升至結局當晚的9.5分,成為國產劇近5年來的最高分作品。

同時這種熱度還在持續延燒,根據近期雲合數據等多個第三方平台統計,騰訊視頻聯播的《雲襄傳》、獨播的《平凡之路》《你給我的喜歡》均位列有效播放市占率前五,熱門內容的持續供給也驗證了過去兩年平台策略改變的有效性。

對騰訊視頻來說,長視頻的競爭已然走過了跑馬圈地的時期,除了接近實現盈虧平衡這一商業目標之外,如何在接下來的競爭周期中,不斷通過精品化的內容與多元化類型作品塑造出獨特的平台品牌特色,其實成為了平台當下的重點,波動意味著變化的可能性,長視頻的漫長競爭才行至中途,無人能輕言輸贏。

穿越周期波動,是長視頻的宿命

對於長視頻行業來說,在增長進入到一定階段之後,短期內產生的會員波動幾乎可以說是無法避免的。

這種情況不論是國內的長視頻領頭羊愛奇藝與騰訊視頻,還是海外的流媒體巨頭Netflix、Disney+,都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周期波動的規律使然。

根據此前財報數據,繼2020年第一季度「宅經濟」時期愛奇藝會員數暴漲至1.19億,之後三個季度會員數分別為1.049億、1.048億、1.017億。在過去兩年里,愛奇藝的會員數甚至兩度單季跌破一億,不過回頭去看,這卻並沒有影響之後出現的反彈。

就連流媒體行業的開創者Netflix也沒有逃過這一規律,去年前兩季度Netflix史上首次連續兩季會員負增長,不過隨後因為《怪奇物語》第四季的上線便迎來了強勢反彈。就連原本應該還在高速增長階段的Disney+,也在上一個季度就首次迎來了會員下滑的局面。

《怪奇物語(第四季)》劇照

從最新一季愛奇藝的財報也不難看出,如今的市場已經越發關注長視頻的整體營收狀態和盈利能力,相比過去一味強調跑馬圈地式的亮眼會員數字,更加看重高質量的增長狀態與長線的內容製作能力。

從這兩點出發,對於騰訊視頻而言,今年第一季度的會員下滑完全不用過於緊張。

事實上,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分別進入「億級」時代的節點之後,身處前排的長視頻平台其實不得不面對會員滯漲、尋找新的收入增長來源的現實。也從另一個層面開始激勵平台需要拿出更有效的內容策略與排播方式。

長久以來,以內容作為核心消費產品的長視頻平台不得不面對的另一個問題:影視內容生產的不確定性。從過去多年來各平台的會員增長和下滑的時間節點看,與同期平台是否有熱門內容基本呈正相關,因此內容排播的延遲性的確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平台對會員的吸引力。

站在騰訊視頻的角度來看,過去兩年整個行業面臨的不景氣,各個生產環節都面臨著不同困難。共同疊加之下都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內容生產的周期,進而反映在內容排播上便是很難滿足會員旺盛的內容需求。與此同時,由於如今的平台開始大幅度提升原創自製內容的品質,也進一步拉長了內容創作和生產的周期。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最近的話題之作《漫長的季節》,從劇本階段到開播歷時三年,光是拍攝周期就花費了百天,後期製作更是長達一年,這對於一部僅僅只有12集時長的短劇來說,是非常奢侈的製作時長。科幻劇集《三體》更是如此,前期超長的劇本打磨時間,也都拉長了整體的製作時長。

在這些內部與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都影響到了騰訊視頻去年年底到年初的內容供應與排播,最終這些不確定性也終於反映到了會員數據上。而在排除了周期波動之後,向上的趨勢依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當然,面對長視頻下半場競爭的新格局,各個平台都需要各自度過自己的平台調整期。

不管是通過新賽道進行整體項目規劃,還是新項目開拍和後期製作,平台策略調整後的成果,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

正像騰訊視頻的一把手孫忠懷今年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演講時所提到的,「在主管部門和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有信心在 2023 年開始『踩油門』,加快前行。」

最終反映到平台會員的企穩回升,則只需要迎接一個全新的周期。

對於觀眾來說,《三體》《漫長的季節》以及X劇場的出現,都證明了騰訊視頻策略轉換所能夠帶來的內容驚喜,市場則更需要對騰訊視頻的長跑能力保有足夠信心和耐心。

從重複競爭到「一劇一格」,平台特色才是未來勝負手

其實,長視頻的周期變化比想像中來的更早,而為了迎接新周期,平台也在不斷對策略進行著優化與升級。

2022年4月,騰訊視頻舉辦了一場「早春業務分享會」,提出「降本增效」「成本優化」「創作激勵」等主要理念,以達到讓內容理性生產、成本合理分配,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燒錢十年的長視頻在過去的兩年,紛紛開始「降本增效」,而成效也十分明顯,根據《晚點 LatePost》之前的報道,騰訊視頻2022年全年收入超百億,並從10月開始盈利。即便當下面臨會員數量略有下滑,整體財務狀態依然呈現出持續向好。

同時,內容策略的變化也開始在今年收穫成效,在內容質量與排播精細度上,騰訊視頻逐漸回歸正軌,屬於騰訊視頻唯一性的品牌特點也正在一步步鑄成。

其一,高品質內容湧現與類型化排播聚合口碑勢能。

2023年春節檔制霸市場的不再是合家歡題材,而是各種硬核的強類型作品,即使是公認改編難度極高的中國科幻題材作品《三體》,也在開播後豆瓣評分一路飆升,成為開年爆款。同時《三體》的成功,也不只是局限在該劇本身,更進一步打開了國產科幻影視作品的全新賽道,如今越來越多平台也開始投入到科幻劇集的製作中。

內容市場升級增效的成果,以一種更極致的呈現被觀眾所注意。用戶開始相信內容品質的提升,並對此保持一種更高的期待和觀看的熱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題材類型、檔期的限定。

尤其是在短劇賽道,不久前剛剛收官的《漫長的季節》,作為騰訊視頻「X劇場」的首部作品,以9.5分收官,創下國產劇近5年來最高分記錄。

在懸疑劇過剩的如今,觀眾對劇集質量要求的閾值越來越高,《漫長的季節》結結實實做到了高光名場面接二連三,線索一環扣一環,謎團解開一道又添一道,案件的反轉和人物命運的跌宕,直到最後一刻仍拿捏著觀眾的神經,你很難不為老年王響絕望的吶喊、龔彪前後的反差或是馬德勝的拉丁拍案叫絕。

《漫長的季節》劇照

緊接著《漫長的季節》勢能,近期熱映的網台大劇《平凡之路》,以及引發新一輪CP嗑糖熱潮的《你給我的喜歡》、江湖武俠口碑劇《雲襄傳》等都在5月的劇集市場擁有亮眼表現,與此同時,騰訊視頻5月待播劇還有《公訴》《照亮你》《曾少年》《雪鷹領主》《妻子的新世界》,而《夢中的那片海》《暮色心約》等極高關注度劇集也在進入「網台聯播」的排播選擇,強勢排播的回歸也預示著新一輪內容競爭的重新啟動。

另外,值得重點被關注的則是騰訊視頻在排播方面的悄然變化。

今年2月騰訊視頻提出的「X排播帶」概念。內容市場的布局愈發向兩個賽道集中:一個是頭部大劇,另一個則是精品短劇,而「X排播帶」瞄準的便是後者。一方面,這類內容創作是大勢所趨,類型多元精品頻出;另一方面,短小精悍或是題材限制讓它們很容易在上線後被淹沒。

而「X排播帶」便是主張通過更多元開放的排播方式,實現播出效果的最大化。簡單來講,就是類型聚合排播帶,通過口碑質感短劇的集中排播實現集群效應、或是將類型相同的小眾劇集整合排播實現連續效應。

這一全新排播概念,目前也已經通過《漫長的季節》領銜的X劇場打響了頭炮,接下來更多類型化內容將連番上線,例如陳建斌領銜的探案類型作品《黑土無言》、原創古風懸疑劇《繁城之下》等等。

其二,則是進一步放大深具平台內容調性的獨占優勢內容。在動漫與紀錄片領域多年的布局已然成為騰訊視頻接下來新的增長閥門。

特別是持續有佳作湧現的國漫,讓騰訊視頻擁有了「希望動漫可以成為繼電視劇以外的第二驅動力」的底氣,也逐漸形成了好內容反向帶動用戶需求的一個範例。

除了年番和《一人之下5》《全職高手3》《鏢人》等頭部IP,也在推出更多風格化原創作品,如籃球類熱血動畫《左手上籃》、中國水墨風作品《玲瓏山》和由海內外四位頂級導演打造的《TAISU project》等,滿足更多元的二次元用戶需求。

紀錄片領域的供應深度與廣度,更是國內長視頻中具有獨占特質。沉澱多年的《風味人間》《早餐中國》等紀錄片IP都會在陸續回歸,今年還將看到以陳曉卿個人為IP、更具私分享意味的《我的美食嚮導》等等創新內容,而已經上線的「自然奇境劇場」則主打自然、動物類紀錄片,進一步擴大騰訊視頻的記錄視角。

而《十三邀》《激流時代》等更具有人文內涵與知識深度的訪談性紀錄節目也在逐漸夯實自己的品牌效應,從而進一步在一眾同類內容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足夠的品牌辨識度。

《十三邀(第七季)》劇照

其三,最終還是堅持創作「好內容」的長期主義信念。

無論是劇集方面《三體》《慶餘年》《雪中悍刀行》等作品的系列化規劃和相繼落地、「尾魚宇宙」奇幻IP的長期暢想,還是年番《斗羅大陸》的穩定更新、綜藝IP《心動的信號》《令人心動的offer》等系列的一年一會,再加上《風味人間》《十三邀》等紀錄性IP的持續加碼,以及體育賽事如NBA等長線IP的打造,騰訊視頻正在嘗試以IP系統化可持續開發推進影視產業工業化,逐步實現「短期有驚喜,長期有期待,用戶有信心」,從而進一步放大內容價值。

從這個角度出發,對旗下IP的耐心與信心,也都決定了作為長視頻平台的騰訊視頻,在面向未來競爭時的底氣與儲備,而逐一鋪陳開來的一個個「IP宇宙」也必將成為獨屬於騰訊視頻邁向新周期之下的內容壓艙石。

進入到2023年,長視頻行業已然進入到精品化內容新階段,整個市場環境穩步復甦帶來用戶內容消費、品牌商業合作意願的提升……這些都給整個行業帶來信心的提振。同時精品內容與商業價值共振,平台商業模式成功閉環,進而重新回到穩步提升的全新階段。

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長視頻的競爭已然進入到了比拼內容辨識度的下半場,平台內容的獨特性和藝術創造力將會成為主角,在這個時間點上,騰訊視頻顯然在為更漫長的競賽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不僅僅是去計較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c04c1427c7700864f821cd1fd21fb1d.html